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为什么中国近期不能有科学大师出现?

已有 3746 次阅读 2016-11-25 03:26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 个人, 大师

上回说过成为大师的个人条件,现在说说大师出现的外部条件。

科学界能否容忍'其谈怪论'的探讨,是能否产生大师冒出来的外部条件。科学人有一个最坏的毛病,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所谓专家。多数人一见到离经叛道的说法,就会断然否定,所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大师者,其研究必然会打破常规。中国科研不支持个人,国家基金只支持团体,所以大师难以出现。

中国科学评价的整体水平低,基本上以国外平价作为评价,不敢认可真正突破性的成果。

中国科研结构单调,大学办成了一个模式。大师的研究不易在所谓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以论文为标准提升待遇的条框抑制了大师级创新研究。

中国科学界不允许打破常规,不允许涉足看起来不可能的领域。例如,钱学森支持人体特异功能研究都被说成。。。

中国科学舆论界强烈的不自信,科学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大师出现。

国家没有一套支持个人科学研究的办法,拒绝支持个人拿国家科研基金,不相信个体的责任,以为单位可以保证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岂不知单位管理者并不懂学术,更喜欢国家给钱。所谓科研团队容易出现矛盾,反倒不利于创新研究,因而不利于大师出现。又有研究方向指南为准,何来独创?

关注科研领域的新观念,新观点,允许挑战权威观点,允许置疑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自由科学讨论,大师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科学的春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1016613.html

上一篇:纯离散数据是不可近似计算的,近似计算是伪命题
下一篇: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大师?
收藏 IP: 120.52.92.*| 热度|

5 余国志 马志超 高友鹤 李颖业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