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我最想说的一句话”(2021.4.23陈怡然)

已有 2387 次阅读 2021-4-28 10:42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时间:2021年4月23日晚

地点:教科院会310议室

点评人:余小波

摄影:王艺霖

撰稿:陈怡然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童雨溪、刘花香、徐淼、李泓达、张择宾、袁琳、彭悦、仇国伟、王艺霖、赵晴晴、易凡、孙汪帆、廖俊宏、陈怡然


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凝结着人类独特的文化智慧。作为一种外在表征符号,更传达了人们深厚的情感,尽管可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却也是向他人表明心迹的最佳方式。本次沙龙以“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为主题,让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彰显出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深刻展现了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的教育本质,余门学子在无形的浸润与熏陶下去领悟教育真谛。

沙龙伊始,研一的赵晴晴以白岩松对当今研究生教育现状“有学历,没文化;有知识,没智慧”的言论为例,反思自己充满迷茫的学习状态,表示要认真规划好未来的学习生活,不能枉为“研究生”,更不能虚度三年的青春年华。易凡则分享了半年来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适应,易凡已能够做到主动看文献,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她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王艺霖联想到世界读书日表达了对“读书无用论”的看法,她认为读书好似竹篮打水,看似是一场空,但在多次沥水之后,竹篮却愈发澄清,从而给人以心灵洗涤。

4.jpg

廖俊宏分享本学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师生羽毛球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并深刻感受到教科院老师的温暖。仇国伟最想说的是感谢,不仅感谢教科院提供给自己继续深造的机会,而且对余老师和张老师的指导表达感谢,国伟希望日后能不断强化学术和科研能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陈怡然由中南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反思研究生要懂得调适心态和热爱生活,并且将“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作为自己面对人生不如意之事的宽慰。身处教学一线的孙汪帆,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理念,并对目前普遍焦虑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刻的剖析。

5.jpg

接着,研二的徐淼从2020年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报告中广大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出发,号召大家重视生命价值,在“自助”的同时也要学会“助人”。彭悦结则认为当前在读研究生普遍缺乏“远大志向”,并从家庭代际角度深思产生的原因,同时她也与大家分享自己了选专业和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袁琳从目前的“就业内卷”现象反思高层次人次不应局限在固定的专业领域,要能够有勇气跨专业就业,不断尝试新的行业。张择宾以“文科生读研是为了什么”向大家发问,并阐述自己认为文科生读研不是为了驳斥和雄辩,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要锻炼学习和思辨能力,学会思考和权衡。李泓达感概教育学的博大精深,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领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可能专业知识越丰富,局限性也越大,泓达表示会坚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学识与眼界。

9.jpg

研三的刘花香针对当前研究生过于追名逐利的现象,分享了一段话:“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她认为当前研究生要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理想,要沉下心来,勇于扎根。接着,花香特别感谢了余小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她特别佩服老师的深藏功与名以及对学生的辛勤培养,她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将这种力量传承下去。童雨溪则感叹临近毕业季,做学生的日子已所剩不多,她特别感激余老师、各位同门以及教科院,希望自己带着余门大家庭所给予的温暖再去温暖他人。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博士生刘潇华认为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很多情况下看似选择很多但其实多是无奈的选择,只有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把握住自己期望的机会。潇华劝戒大家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在困境和压力面前未雨绸缪,努力提高技能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

最后,余小波老师从三个层面对今天的沙龙作出总结。第一,阐释沙龙主题的选取原因。余老师打趣道,这次的沙龙讨论既有苦情路子也有感激的话,充分反映了目前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态,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彼此的困惑与迷茫,彼此之间能够相互汲取力量,从而学会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并适时调整心态。第二,对教育学专业的理解。余老师认为,教育学到底应该怎么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就业,研究生应该将眼界放的更高更远,要做到终身学习。第三,以人生阅历强调“规划”的重要性。余老师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总结出人生要做到整体规划、通盘设想和考虑,努力走出每个人的幸福人生。

3.jpg

季羡林先生曾说:“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本次沙龙,大家各诉衷肠可谓酣畅淋漓,思绪万千中想说的话语林林总总,看似简单一句话却蕴含着每位同学最深刻的思考,这场兼具思想与情感交锋的沙龙也终近尾声。余小波老师的话语如醍醐灌顶,镌刻在每位同学的心底,最终使个人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收获汇入湘水余波的思想洪流之中,浩浩汤汤,奔涌向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284162.html

上一篇:如何实质性推进教育评价改革?(2020.10.9袁琳)
下一篇: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 ——南京大学会议论坛经历分享(2021.5.14赵晴晴)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30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