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2018年终总结(2019.1.18黄好)

已有 2753 次阅读 2019-2-14 23:09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9118日晚

地点:教科院会议室

点评人余小波

摄影:沈晓岚、童雨溪

撰稿:黄好

参与者:余小波、范玉鹏、刘潇华、张然然、张欢、梅诗琪、马秋阳、刘花香、张金峰、唐兴、肖惠卿、张亮亮、童雨溪、沈晓岚、黄好

 

时光荏苒,一年的光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本期沙龙以总结2018为主题,由每位同学陈述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情况,再由余小波老师进行点评。余老师希望通过总结,大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取得的成绩,找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鞭策自己不断奋进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1.jpg

博士研究生范玉鹏率先发言从科研和生活两个方面回顾过去的一年。科研硕果累累,玉鹏在2018年共发表五篇高质量论文,其中和余老师合作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进”一文发表在权威期刊《高等教育研究》上。生活幸福快乐,亲人的陪伴与鼓励,让他收获了无穷的力量,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谈到不足,玉鹏认为自己的科研效率有待提高,以后会继续努力,力争做到专注高效。

随后,博士研究生刘潇华对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做了总结。学习上,他认为自己的收获主要有三点:一是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拓宽了眼界,训练了思维。二是参加了多场学术会议,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研究视野,更是学到了不少演讲技巧。三是参加了不少课外活动,同学间的聚会研讨让他学会了放空自己,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潇华认为自己的不足在于,对待工作学习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日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

余老师从成绩和期望两方面点评了两位博士研究生。首先他肯定了两位博士研究生取得的成效,既有玉鹏科研产出丰收的显性成效,又有如潇华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的隐性成效。其次,余老师分别对两位博士提出要求,他认为玉鹏在为人处世方面要更加稳健,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而潇华则要更积极主动,勇于表现自己,才能把握住机会飞得更高。

2.jpg

研三的总结从马秋阳开始,她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一是学习方面,毕业论文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课外通过参加岳麓讲坛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是求职方面,通过不断应聘收获了多个offer,也寻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三是生活方面,秋阳通过出游缓解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秋阳认为,过去一年最大的突破,是自己变得敢于直面挫折,正视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寻求改变;新的一年里,她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写好论文,同时努力尝试,不断提高自己。

梅诗琪对2018年的学习和求职经历做了简要回顾。学习方面,除了每个月按进度修改大论文,她还阅读了不少自己感兴趣的书,既丰富了知识,也充实了生活。求职方面,诗琪前期一直积极备战公务员的招考,却因报考岗位不合适而放弃,机缘巧合的是后来顺利通过某高校的招聘,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发芽”。

张欢就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年度总结。就学习而言,她主要通过广泛涉猎专业书籍,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课外积极参与了多个学术会议。就工作而言,欢欢还处于迷茫和纠结之中,经历一些工作尝试后仍未找到明确的方向。就生活而言,她谈到因临近毕业,面临多方压力,总体状态欠佳,希望利用假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3.jpg

张然然的总结围绕学习、生活和工作三个方面展开。学习上,然然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论文,平时也没有放弃日语专业的学习。生活上,丰富的师门活动增进她与同门之间的友谊,同级的三位同学的支持和鼓励,更是让她感动不已。工作上,然然的求职不太顺利,她希望能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兼顾工作。

余老师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面对研三同学的总结进行了点评。学习方面,研三同学的毕业论文的总体完成的不错,毕业论文的基本架构已经成形,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充实论文的内容。工作方面,大家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在日后求职过程中要勇于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生活方面,余老师鼓励研三的同学调整好心态,努力克服焦虑情绪,积极面对毕业和求职的压力。同时,他希望大家平时多帮助来自蒙古的留学生苏娅,作为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更加需要大家的关心。

刘花香开启了研二同学总结的序幕。她用一门特长、一个家庭、多篇文献、一本书和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总结了2018年的收获。一门特长是自学了尤克里里;一个家庭是指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多篇文献指的是研读了不少硕、博士论文,学习了如何构建框架;一本书是科幻小说《三体》,通过阅读此书自己克服了畏难情绪;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是指前段时间去厦门旅行,重走了余老师当年求学之路。花香认为,自己还存在三点不足:一是读书少特别是专业书籍的阅读量不够,导致专业研究还欠缺理论支撑。二是交际少,待在寝室的时间较短,缺乏和同学之间的深入交流。三是锻炼少,平常缺少运动,身体状态不好。

张金峰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做了总结。学习方面,她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顺利修完了专业课程。课外之余,金峰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见到了德高望重的潘先生,先生的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活上,她尝试了很多新鲜事物,认识到自己做事有些急躁,遇事不够冷静成熟。此外,金峰认为自己有三点遗憾:一是对家人的关心问候不够;二是因为犹豫错失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机会;三是论文的撰写不够理想。金峰希望,未来可以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去更多地方,结交更多朋友。


4.jpg

肖惠卿分享了自己在过去一年的收获。学习上,多次参与专业研讨会,使她对研究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外阅读了不少名家之作,拓宽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工作上,惠卿通过参加全国十八大团代会,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对团组织、学生工作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惠卿还利用暑假在电视台实习锻炼,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惠卿认为自己的不足主要在于专业书籍的阅读还不够,导致论文撰写缺乏理论支撑,她希望能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籍来提高科研水平。

唐兴从学习和工作两个方面对过去的一年进行了梳理。学习方面,通过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增长了见识。唐兴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首届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近距离领略了学者风范;暑期去南京高校调研的经历,也让她收获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工作方面,她从两个方向进行了尝试,一是积极准备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编制的考试,收获了不少经验;二是在学校担任助管,从事行政工作,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唐兴认为稍显遗憾的是,在专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家人的关心,希望自己以后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家人。

5.jpg

余老师检查了研二同学的论文,直言其完成情况无法令人满意。他希望,研二的同学们将重心放在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上,只有快速完成质量达标的毕业论文,才能腾出空余的时间去充实自己。余老师要求研二的同学,利用假期的时间继续打磨自己的论文,不断完善提高论文质量。

张亮亮领衔研一的发言,他从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学习方面,亮亮抓住一切时间不断提升自己,课堂内钻研专业知识,课外拓展研究方向,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社会实践方面,亮亮和同学一起组织了“壹行”公益项目,每月和山区的孩子们通信,为农村小学制作校刊,使他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此外,亮亮积极参加了学院的各项活动,在校运会的赛场上留下了飞奔的身影,在迎新晚会的舞台上给大家带来了阵阵欢笑。取得成绩的同时,亮亮指出学习效率不高和抗压能力不足是两个需要提高的方面。

童雨溪分享了自己过去一年的成长经历,她认为通过学术沙龙的熏陶,不光学到了很多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她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专业问题。雨溪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能从三个方面提高自己:一是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二是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三是通过写沙龙纪实锻炼自己的文笔,为之后的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

沈晓岚围绕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方面对过去的一个学期进行了总结。学习方面,晓岚主要把精力集中在专业学习、参加学术讲座和撰写沙龙纪实,此外她还阅读了不少课外书籍,丰富了思想认知。工作方面,她通过参加了院研会和校研会的工作,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同时还结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方面,晓岚利用课外时间坚持锻炼,强健了身体,同时培养了养了唱歌、弹琴等爱好,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黄好用“两个转变”和“一个不变”总结了自己的第一个学期。“两个转变”指的是身份和思维的转变,黄好本科毕业五年后重返校园,迅速完成从教师到学生的身份转变,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同时,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过平时的学术训练,她逐渐认识到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一个不变”指的是始终坚持教育的初心,虽然她离开了讲台和自己的学生,但是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用行动支持着了更多需要帮助和关心的孩子们。

7.jpg

余老师首先对研一的同学在完成繁重课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学院活动表示了肯定,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特别值得表扬的是,部分同学一直很热心学院的活动,而且没有因为参加活动而耽误学习,在学业和活动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出色余老师希望,各个年级的同学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珍惜研究生时光。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要牢记自己是教科院的一员,积极参与学院的活动,为学院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62233.html

上一篇:大山里的呼唤——对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思考(2018.12.21张亮亮)
下一篇:2019年度展望(2019.3.1童雨溪)
收藏 IP: 59.7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