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寻访古建筑之美(2016.06.05欧阳静文)

已有 1883 次阅读 2018-9-28 13:28 |个人分类:研途风景|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读书期间,我利用大大小小的假期游览了不少地方,收集了厚厚一本相册。若论自然风光,我曾为江南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倾倒,也差点被吐鲁番盆地的烈焰烤成葡萄干,还遇到南海的台风过境刮得不见天日、不能出行。受到导师余小波教授的影响,他会把外出访学的见闻分享给我们,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观念,还有许多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和校史轶事,引人入胜。我在观光的过程中也加些许文化探究和个人思考。

6631495475721833793.jpg       西方古建筑,不管是宫殿、庙宇还是广场、教堂,最重要的特点是独立的、单栋的,讲究立面的比例和构成,包括装饰、雕塑等。具体例子包括古罗马神庙、圣彼得广场、巴黎圣母院等。我们面对高耸入云的西方古建筑,难免望而生怖,这是否体现了一种“神性崇拜”的意识,故而西方建筑往往追求宏伟巨大。当走进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时,我立刻感受到了光影色彩的强烈冲击。不止美学的享受,圣家堂还体现了高迪深厚的力学功底,屋顶上树枝一样交错的斜柱和拱顶,需要计算复杂的倾斜角度和结构,如果热爱科学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可以手把手带他认识抽象的蜗牛、飞鸟、青蛙和植物等建筑细节所表达的自然想象力和力学原理。你看他看屋顶的样子,像仰望星空的孩子,从中探寻自然万物生长的奥秘。




西班牙圣家堂              

与哥特式建筑不同,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展现了恢弘大气的巴洛克建筑风貌。教堂正面中央的三角墙上方站立着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南北两边被两排巨大的大理石圆柱构成的半圆形柱廊环抱着。人潮熙熙攘攘,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因为不懂古罗马历史和天主教教义而倍感无趣,但是凝视那些构图均衡、造型精美的壁画、雕像和浮雕时,聆听唱诗班的管风琴演奏和诵经时,我会感受到教徒们对神的用心。欧洲神权大于君权,宗教建筑是献给神的,必须不朽,所以施工周期长,穷几百年之功来修缮一座座教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除了被精美工艺所吸引,我还体会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6631549351791594909.jpg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4948048615697873816.jpg        普拉多博物馆始建于18世纪,主要收藏着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博物馆的建筑更讲究实用,建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比较静谧。参观者们拿着小册子,到不同楼层鉴赏绘画、雕刻、艺术品等。不像教堂里的屏声静气,在博物馆人们或小声交流,或听着讲解器,不时见到以家庭或班级为单位的小团体,兴奋地在某经典作品前叽叽喳喳,还有席地而坐现场临摹的。大尺寸的作品,在不同角度的打光效果烘托下,让人感受大师画作的质感、形体、空间、明暗对比,仿佛与之产生了共鸣。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回到国内继续寻访古建筑之美,我发现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与自然相融合的、群体的布局。建筑群落和山水园林的交汇,由若干单栋独立的建筑组成院落,木质结构的温和持久,这种美感世间罕见,无出其右。全国各地的佛寺、道观、百姓的祠堂、我们学校的岳麓书院等,都是群居的。只有风景名胜之地有少数点睛的独立建筑,如深山藏古寺。

中国古建筑的民居居的。只有风景名胜之地有少数点睛的独立建筑,如深山藏古寺主要采取轴线对称的组合,一进一进的庭院纵深感,代表古人的身份等级。而中国园林一般是自由式平面组合布局,

例如上海城隍庙里面的豫园,抬头一望便是银杏飘落的江南秋景。左边的亭子飞扬着重檐歇山顶,右边的楼阁舒展着单檐卷棚顶,这些古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形如字,天上地下,以人为中,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6631568043489266559.jpg


上海豫园

        江南私家园林之中,自然不能错过苏州拙政园。走在曲廊回合的桥上,两边是一池碧水,金鱼悠闲地游来游去,映着粉墙黛瓦,花木扶疏,典型的“山楼凭远,竹坞寻幽。”

4814066526783159220.jpg       园林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借景,通过在园中堆山,筑亭台楼阁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园林可以说是古代士大夫寄情于山水的代表,我们可以把建造主体的处事思想作为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切入点,或亲近自然、或修身养性、或隐逸超脱。儒者造园以入世,道家造园以出世,佛陀造园以修禅。苏州园林建筑重视天然,通过栽植梅兰竹菊、放置太湖石、盆景微雕,力求园林景观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以小见大,表现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苏州拙政园

        以前读到一句话:最美的风景是人。寻访古建筑,我发现了造景布局之美,历史文明之美,也看到了带着家人接受美育的文化传承之美。历史建筑是一本书,期待善读的人去细细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7537.html

上一篇:旅途拾忆(2016.07.12 李乐)
下一篇:半月谈——想念大家的少年在宝岛台湾 (2016.04.12单曦影)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