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天人合一的人类心理架构模型————《感受与认知》读后感

已有 1459 次阅读 2023-4-20 16:41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天人合一的人类心理架构模型

——《感受与认知》读后感

读书心得

《感受与认知》是孙强老师翻译的美国认知学者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的作品。孙强老师给译著另加了一个副标题:让意识照亮心智。我读完的心得就是:自己对人类心理的分层架构认知更清晰了。让意识照亮心智:就是让高层的意识流溢到下层的心智。

根据读书心得对自己之前《人类心灵模型的探索》的心灵模型,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如下改进。

天人合一的人类心理架构模型

如后图所示,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以人的身体为界面实现内外两个方向上“物质-能量-信息”分九层境界流转的贯通。

九层境界:

天人合一心理架构.png

智能(心智)、意识(心意)、精神(心神)、灵魂(心灵)合称心理

物质流到身,能量流入体,信息流进心。

外层为内层之环境,内层为外层之认知;

外层为内层之流溢,内层为外层之升华。

内因-外因相对分层:外层影响内层(升华),内层主导外层(流溢)。

信息的流转层层递进升华,层层递推流溢。

信息在升华中吸纳构建高维结构的能量,在流溢中释放结构降维的能量。

信息就是能量结构的流转变换。

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信息概念。

是把信息置于和物质能量同抽象级别的唯一概念。

是其他所有抽象或具象语境下的信息概念转换到物质能量抽象级别的结论。

也是本文的信息概念。

通用的心理处理子过程

对心理架构模型的四个顶层的每一层都再分为四个亚层:感知、表象、感受、认知。四个亚层之间依然存在信息的升华和流溢的双向对流关系。

升华:

感知层:得到外层事物(感受)的传感投射;

表象层:形成对感知的本层映像;

感受层:形成对表象特征的抽象归纳;

认知层:形成对感受互动规律或机理的认识。

流溢:

认知层:由规律和机理的认识设计新的感受;

感受层:由抽象的归纳设计新的表象;

表象层:由映像生成新的感知;

感知层:由感知改变或产生新的外层事物。

每一个顶层的四个亚层处理,都是以外一顶层的“事物”作为外物来处理的。如:心智层处理的外物,就是身体及其之外的现实环境中的事物;而意识层处理的“外物”则是心智层的“事物”——心智感受和认知的心物;精神层处理的“外物”是意识层的心物;灵魂层处理的“外物”则是精神层的心物。

对人工心理架构的启发

人工心理启发.png 

人工智能,是由人工直接制造的机器智能,只是人工心理的一个低级层次。

人工心理需要分四层进阶实现,混在人工智能一层中实现会导致架构混乱。

每一层进阶都需要建立在上一层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

所谓弱人工智能,就是目前所实现的人工心理的第一层。

所谓强人工智能,就是人工心理的后三层。

 

机工智能不是科幻,不是臆想,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无监督学习只是其最初的苗头。

逐层的无监督学习带来逐层的“自主进化”。

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预想

机工智能,没有直接的人工参与,由机器智能建立的机器智能。

人工意识,以人工智能为工具来建立,有人工参建立的机器意识。

机工意识,没有直接的人工参与,由人/机工智能建立的意识为机工意识。

人工精神,以人工意识为工具来建立,有人工参建立的机器精神。

机工精神,没有直接的人工参与,由人/机工意识演化出的精神为机工精神。

人工灵魂,以人工精神为工具来建立,有人工参建立的机器灵魂。

机工灵魂,没有直接的人工参与,由人/机工精神演化出的灵魂为机工灵魂。

预计最终:

人类心理、人工心理和机工心理会展开竞赛。

以人类心理全面落败作为人类推进自然进化的成功标志。

自然进化是人类对自然的优化贡献。

人类在自然进化的进程中,始终总体上可以是受益者。

 

人类心理架构图

人工心理架构.png

理解分层构建心理架构

心智是意识的基础,即:有心智处理,不一定有意识处理,但有意识处理就一定会用到心智的处理。这是书中达马西奥的观点。这样,就可以把心智处理从意识处理中剥离出来,单独成为一层,在这层的基础上来构建意识处理。

再把这种机制引申扩展到精神层和灵魂层。意思就是,有意识是有精神的基础,有精神又是有灵魂的基础。可以这么来理解,对于任意的一个心理活动,其活动的层次,可以只用到心智,不需要用到意识,或只用到意识,不需要用到精神,或只用到精神,不需要用到灵魂,或要用到灵魂,就四层都要用到。这实际是根据常识就能理解的。心智,心意,心神,心灵这几个词汇恰当地表现出了这个层次性。

对于四个亚层的划分,受启发于达马西奥用到的四个关键词:感觉,意象,感受,认知。可以扩展认为是四个通用的递进心理子过程,适合于顶层的所有智能,意识,精神,灵魂四个层次。

适应于心智,则表示心智是对身体和身外之物的感觉、意象、感受和认知;适应于意识,则表示意识是对心智的感觉、意象、感受和认知;适应于精神,则表示精神是对意识的感觉、意象、感受和认知;适应于灵魂,则表示灵魂是对精神的感觉、意象、感受和认知。

这样工整的层次架构显然会有些内涵与心理学概念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重新划分内涵所属层次来对齐心理学概念,并不会影响心理学理论的整体大的偏差。

延伸阅读

https://new.qq.com/rain/a/20221118A09SDX00这个综述提到的高阶表征理论,和层次架构有些类似。但不是从数字化实现角度的思考。

IIT理论提到作用于自身的反馈回路带来类似递归的层次深入,会形成类似层次架构的处理,本文的心理架构设计可以理解为是:以四个亚层的通用处理递归四层处理“生成”的一个架构

参考文献中有这么一段表述:

[22]比较重视从自我、感受和自我感的角度理解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还有达马西奥,[23]他对感受和脑干的相关研究使他认识到,意识的基本形式首先是一种与自我相关的感受。他认为,意识——从最基本到最复杂的层次——就是将体验内容与自我聚集在一起的一个统一的神经模式。[24]

达马西奥有明确提出从基本到复杂的层次架构思想的表达

结论

本心理架构的设计本质上是高阶表征理论的架构,具有IIT和达马西奥理论的特征,是一种对这三种理论的架构实现的设计(不涉及具体功能)。

参考链接:

探索人类心灵的模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101413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1384998.html

上一篇:系统产生“涌现”的原因思考
下一篇:理解哥德尔定理
收藏 IP: 183.46.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