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翁张劲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s1970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博文

《渔樵闲话兴废事》简介

已有 2156 次阅读 2022-5-19 22:45 |个人分类:古典文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渔樵闲话兴废事》简介

25191739.jpg
作者张劲松
出版社贵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01

简介

《渔樵闲话兴废事:两宋咏史怀古词之政治文化叙述》“渔樵闲话兴废事”,取自柳永怀古词句,而苏轼亦有笔记《渔樵闲话录》一篇,以“闲话”形式吊古说唐代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的盛衰。其中有“盛衰得失,岂不有由而然也”的议论,此正是整个宋代咏史怀古词的政治抒怀的核心所在。以政治文化为全书论述的脉络,叙述和阐释两宋咏史怀古词的文化渊源、文学流播、政治文化心态、文化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这在两宋咏史怀古词的学术领域还属首次,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


目录

绪论*章两宋咏史怀古词之文化景观*节两宋咏史怀古词诞生的文化渊源第二节两宋咏史怀古词的创作群体第三节独特的词牌用调与叙述“剌点第二章两宋咏史怀古词之传承流变*节“汉家陵阙”——唐五代咏史怀古词的尝试第二节“渔樵闲话”——北宋咏史怀古词第三节“英雄无觅”——南渡咏史怀古词第四节“一曲哀弦”——宋季咏史怀古词第三章两宋咏史怀古词之政治文化*节政治抒情与政治寄托的宿命第二节两宋士大夫的政治精神第三节两宋咏史怀古词的政治心态第四章两宋咏史怀古词之美学意蕴*节政治叙述的哲理之美第二节素雅词韵之美第三节历史人物形象之美第四节古迹意象与空间之美第五节两宋咏史怀古词与诗之不同艺术韵味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两宋咏史怀古词选扁舟花溪听雨客——代后记出版后记


经典语录及文摘

《渔樵闲话兴废事:两宋咏史怀古词之政治文化叙述》:一、士大夫主导的政治体制的形成两宋三百二十余年政治文化特质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结果亦非君主与士大夫阶层所预料。宋承唐五代“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与此起彼伏的军人夺位的乱局而起,皇权的长期稳定遂为开国之主*关心的事。宋太祖建国之后,先后诛杀了谋反的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等,“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①。这首先当然是顺应了五代以来兵戈不息人心思安的社会现实,但更重要的是其担心禁兵拥立之事再次发生,核心还是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所以当赵普进言自“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并献策“今之所治也,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②,正好与太祖之意一拍而合,其后的“杯酒释兵权”遂成为宋代文人主导政治的开始。军阀武人自唐末以来长期操纵政权之蔽既革,文人学士势必成为君主稳固王朝,得享长治久安的主要依靠力量,故“崇文”成为宋廷政治制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不过,宋代根本的政治制度亦是秦汉以来大一统君主专制的继续,而其中央集权特别是君权比前代实际上更为加强。又因唐以来的贵族门阀势力的彻底衰落,使皇权更加强大,缺少了贵族阶层这种在一定程度上抗衡皇权的“*自然的中间的、附属的权力”,君主的专制统治也就更为严密,更为有效了。③宋廷削弱地方分权可谓成功。以中央之官知州、县,以转运使将地方财权受归中央,地方割据的可能性遂绝。为了扩大皇权,宰相的权力受到多方面的分割和制约。其财权归于三司,其军权又为枢密院所分,其行政决策权又被副相和参知政事所分。而唐以来本为宰相僚属的谏官,权力却大大增强。宋废三省别置谏院,庆历初诏除谏官毋得用见任辅臣所用之人,谏官遂成为君主控制宰相的助手。而纠察百寮的御史也几乎成为为皇帝个人服务的工具,专以察人主之意而行动,如开封府“岁旱放税……太宗不悦。御史探上意,皆露言开封府放税过实,有旨下*、西两路诸州选官覆按”①。故南宋理宗就曾说:“御使乃天子耳目之官。”②与此同时,唐代宰相论坐之礼亦废,“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③。宰相与君主的“坐而论道”乃是制约皇权的符号象征。而宋太祖在召见宰相范质时就设法“密令中使去其坐矣”。④宋朝皇帝不仅忌“宣力之武臣耳”⑤,对文人士大夫其实亦猜忌防范甚严。北宋作为宰相独相者不多,从宋太祖至神宗“七朝独相者七人,唯赵韩王十年,其次王魏公、章申公七年*久”⑥。而赵普独相较久,太祖就因忌其专权,“欲置副贰以防察之。……乾德二年,乃以薛举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⑦。冯拯与寇准有隙,密奏其“朝廷事一决于准,威福自任,纵恣不公。太宗大怒,贬知褒州”⑧。而王旦之所以能够长期担任真宗朝的宰相,只是因为他能低调行事,逢迎君主,“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⑤。宋朝君主对于朝廷宰执大臣一般都不予以久任,以防其专权,威胁皇权的稳固。因此,大宋帝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保持皇权的*稳固,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与士大夫分享政治权利。而此种集权虽然杜绝了军人干政,但也成为宋代政治制度上的软肋。因其既集权于皇帝,但又不废相乾纲独断,遂使士大夫们在君主的猜忌严防中以老成持重维持局面。因此后来的庆历变政和熙宁变法都难以成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7716-1339339.html

上一篇:铜面将军——宋代文化视域下之狄青研究内容简介
下一篇:萋萋盐井桥
收藏 IP: 111.121.95.*| 热度|

1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