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是真书"呆子",否则一步步晋升是有必要的
许秋雨,2019.1.30
纵观科技发展史,有很多重大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是出自书"呆子"英语叫nerds。这里书"呆子"并不是指真呆子,而是指他们真正的兴趣就是在读书和做研究上,甚至于不被别人和环境所能左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便提了。当然还有很多科技发现发明是出自一般之人,因为这部分人底数多,最后能有很大造就的也有不少,他们大多会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体制中按部就班地出现。
我老大的高中是我们州里最好的公立高中,也在全美国的公立高中里排到过前50名。他们学校得过数次国际奥林匹克中学生竞赛的金奖。我老大的年级有250多人,他的同学有很多进入了美国各大名校。
今年老大第一年工作后回家过圣诞节时,约了一位同学去一同用午餐。我问他是谁,他告诉我是谁。说,他已拿到佐支亚理工的博士奖学金了。我问,是不是你两年多前说的那位要读硕士的同学。老大说,是。老大告诉我,他这个同学,就是想读博士,一心一意,学习多少年如一日。其实这位同学在高中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上的大学也是很一般的大学,甚至他读硕士的学校也非常不出名,但是他就是坚持学习,意志非常坚定,没有任何人强迫他。
我问老大,他们班上还有谁去读博士了,他说不知道有任何别的人。其实经过多年的观察我觉得我老大应该是很好的读博士的材料,他知识面广又愿意读书。他在一个不错的大学读硕士时,在一门课的设计项目中,花了很多时间写了一篇论文,修改了又修改。论文看上去还真像模像样的。我跟他提议,再去读博士。但是他死活都不愿意读,他不愿拒绝已经到手的好的工作offer。
我总结了一下,在美国上中小学的学生中,可能也就千分之几的学生后来读博士了,这部分人是真喜欢读博士,完全是自愿的,是他们真正的兴趣。
对于真书"呆子"来说,如果他们博士一毕业就进入研究型高校做教授,即便一开始就给他们正教授,我想,他们还是会努力做研究的。他们应该不会因为有了职称而停止做研究,即便他们做出了特别惊人的成果,他们也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喜欢做研究,这是他们真正的兴趣。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博士一毕业就到某高校做上了正教授,从职称上来说确实没有了后顾之忧,想必对他们科研的自由度是好的。但是,对他们的科研生命来说是真好么?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在他们知识面还不是很广的时候,就没有了任何压力,对他们的发展不见得是好事。环顾四周,人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反面的不成功的例子。在年轻的时候,那怕是一点点压力,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创造力,因为年轻的时候正是创造力最大的时候。
现在国内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找工作时,总想一步到位,即一进去就想是正教授。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从此就想停止他们的科研,相反他们就是不想受到所在单位太左右自己而妨害做科研,害怕国内高校现有的千奇百怪的,不透明的,每年都变的,有一定比例的晋升制度。这些晋升制度不知道害惨了多少年轻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创新。
讲到晋升制度,我不得不讲一下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晋升制度是一个大学里最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它在学校的bylaw里,它是公开的,且多少年不变。要修改它,那是要花大力气的,必须得到学校的校董委员会批准。全校教师的晋升都是按照这个bylaw来进行。所有新来的教师一进学校都会了解这个bylaw,也会按它来做,做不到就晋升不了。所以,能入职研究型大学的年轻老师都非常了解其晋升制度,并不害怕它。
在美国,一般来说,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入职一开始都是助理教授,然后升副教授,再升正教授。绝大多数学校在升副教授时,也会得到终身制即tenured。每一步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一过程在工学院最普遍,有时在理学院会有一些差异。比如谁(不管多年轻)证明了一个多少年的猜测,他她可能会立马升成正教授。张益唐就是从讲师一步跳到正教授的,尽管他不年轻。我本人,是博士毕业后,做了一年多博士后,然后到一个研究所做了一年半的研究员。再到大学做助理教授等等。在我申请大学职位时,压根就没想过要试试申请副教授的位置。我从小学到现在没有省过任何一步。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整个过程也是我早已事先知道的,也是有准备的。我自己的这个例子只是美国研究型大学老师的最一般的例子。
我觉得,国内如果要想真正提高科研原创性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入职最为重要(我以前说过,一定要严格限制研究型大学老师的数量,让大多数人成为教学型大学的教师)。其次就是晋升制度,晋升制度要成为bylaw。它必须是透明的,稳定的,公正的,让年轻人有希望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众多年轻人的科研动力,多出新成果(我特别要标注的是,现如今,新成果不同等于科研论文了。遗憾的是,现在有非常高比例的科研论文里没有任何新成果)。真正有新意的科研成果多了,总会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成果出现。到那时,又何愁不能真正强大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