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失败乃成功之母"浅论科研创新是奢侈的
许秋雨,2019.1.5
也不知道为啥一到周末就有很多题目想写。这不,刚才吃完晚饭后走路时又想到了人类耳熟能详的"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来了。
我们从小老师们家长们就这么鼓励我们,题目做错了,不要急,失败乃成功之母。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会不懂这句彦语。后来想想也是,做错了题,再做不就完事了么,了不起多用一两张纸,多花一点时间,而纸便宜,对小朋友来说时间又多得是,所以再做几遍都很便宜,费用不大,无妨。
后来,老听到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一个就是居里夫人,她的实验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她这个情况,我估计,她拿到的科研项目比较大,学校又给了她无穷的时间,注意,她的薪水可不低。所以她的成功应该是不计费用的,肯定是奢侈的。但是,她成功了,所有的费用都值了,这就是科学创新的魅力。
另一个著名科学家的例子就是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巧的是,今天下午刚刚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看到他带他太太讲故事。他是在新汉布什大学数学系做代课老师时做的一个题目出了名。但是在出名前,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好在他是做数学的,只要便宜的纸和笔即可做,从材料上讲,倒也不奢侈。但是,他只是代课老师,一代就是好多年,且收入不高。他太太说,他们的家还是她支撑着。所以对他自己来说,他做的科研也是奢侈的。
再想想,除了创新科研这个行业外,作为行业(学生作业不算),还有任何别的行业你可以总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么?设想一下,在平时做大工程项目时,能失败么?做南京长江大桥,失败了再来一次?敢么?做高铁,失败了,出事故了,再来一次?敢么?做大飞机,掉下来了再来一次?敢么?这样的奢侈,大家一定就接受不了。只有真正的科研创新工作,可以允许失败,可以支付失败,可以让你奢侈。
可是,如果做科研创新人的队伍太大了,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奢侈,社会养得起么?这里面能最后成功的又有几个?所以,做创新科研的队伍一定不能过大,否则,要不就像张益唐一样,自己对自己奢侈,能忍住自己多年薄弱的收入多年清贫的生活;要不,国家就会最终破产,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家里若摆架钢琴一样。
如要做到另外的第三种情况,那就会像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一样了。给广大科研工作者分等级,让部分人对自己不奢侈只对国家奢侈。问题的问题是,让谁有这种奢侈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