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phaDa 研究兴趣: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社会心理与治理。

博文

坐冷板凳:科研训练和科研工作中的情绪调适 精选

已有 7453 次阅读 2022-6-18 12:41 |个人分类:学术志趣|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和同事讨论了“考研三战学生”的话题(此处“三”为虚数,意为多次),交流最后都涉及到这类学生的一个核心问题:学业情绪。这类学生对自己有着近乎于苛刻的要求,这是“三战”的后遗症:比如,“要求自己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到实验室,晚上10点离开实验室”,“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室友可以睡懒觉,我却睡不着”,“为什么他们的实验做不出来,一点都不着急”,“我怕我导师认为我不努力”,“我怕导师认为我很笨”。如果是“三本”(以往的独立学院)生源,这些表现可能更甚。

  相信类似的学生有挺多的,失败也是绝大多数科研人不可回避的话题。学术创新过程中充满了“尝试-失败-调整-失败-调整...”。也就是说,“考研三战学生”和大部分研究生或科研人员遇到的失败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对失败如何调整情绪(当然这里并没有说三战的学生、三本学生就比其他学生更差,虽然这个问题很复杂,但这里也只讨论情绪调适这个问题)。我们常说做科研,特别是做出大成果需要心无旁骛、坐的冷板凳、把冷板凳捂热等等,说的就是科研过程中“情绪”这个事情。情绪有四种功能,动机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此外还有适应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所以说,科研中个体的情绪很重要,好情绪它可以促使你有更多的行动,让你与周围有更好的关系,调动你朝着某个方向努力,适应科研生活。偶尔一些坏情绪能引起你反思,亦不错。但坏情绪太多,破坏作用就凸显了。科研工作中做好情绪调适,我们尝试做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学术工作本身的特征,通过做科研而修身。学术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次挑战都冲击个体智力、能力、性格的极限。学术观点、科学发现一经发表就会成为过去、变成旧知识,学术工作大部分是创新,是一种无休止、不确定、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对个体提出很多要求,比如“好奇心驱使并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对未知的容忍”“不要先想着发财”“有冒险精神”“喜欢新事物,不喜欢重复性的工作”,等等。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些品质,我们就可能不胜任这份工作。学术训练除了增长知识和科研技能外,我们不要忽视了学术工作对我们人格培育作用,就是不要忘了科研能育人,俗话说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往往强调做人,但做人排在做事之后,即在做事过程中学做人。这个道理可见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做学问,就格物,格物致知,诚其意,正其心,方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科研育人最早的表述了。

其次,我们心要诚、动机要正。科学诞生过程中,曾经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科学必须价值无涉。我们暂且不论搞科学只是为了真知,还是为了使祖国强大。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要反思我们搞科学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问自己,我们读研究生的动机是什么。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相形见绌、自惭形秽。我们读研人、读博人的动机,有多少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为了更好的工作、又或者是为了出人头地等等这些外在因素?追求硕士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带来的“身外之物”,而没有看到学术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进入修身之境。如果动机不正,必然心猿意马,焦虑和抑郁随之而来。

最后,我们尝试把上述联系起来,调适科研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是,道理我都懂,但是“臣妾做不到啊”。这时候,我们可能忽视了交流讨论过程中,“倾诉”和“倾听”本身就具有治愈的作用。我们要试着回味,我们和“智者”交流的时候,我们的倾诉带来了舒畅的感觉,对方的倾听、适时地追问总是让我们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重视“失败”之后的交流和讨论。这些交流讨论,对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攻击你。如果你听成了攻击,比如多次失败后导师说你这里那里做的不好,可能跟你处在焦虑和抑郁情绪中有关。交流之后,我们就会有力量去格物了(做实验)。把大目标,分解为众多的小目标,完成一件件小事情,就是接近了自己的大目标。很多人不能接受0.99,他那种“实现目标是1,其余都是0”的思想,是让他裹足不前的原因。这种固定型思维,僵化,没有弹性,也就失去了对未来的畅想,失去了乐观和希望。我们需要成长型思维,那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开阔胸怀。放下执念就等于成功,你不想着毕业你就开始毕业了。

情绪问题出现,我们总是找回最初的原因,我们如果初心不正,那么就再给自己一个初心吧。我们再想想我们做科研的初心,如果出现偏差,我们就暂时调整一下我们做科研的初心。在短暂的三五年,好好享受科研过程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育人功能吧。何况,你享受完了之后,你还能得到一些荣誉、工作、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3728-1343505.html

上一篇:疫情下的科学教育,我们做了吗?
下一篇:生十个孩子,也亟需重视养老的问题
收藏 IP: 117.140.168.*| 热度|

16 曾荣昌 郑永军 尤明庆 许培扬 李哲林 段法兵 葛素红 王涛 郑强 李东风 郭战胜 姚伟 王飞 余国志 李陶 陈齐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