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phaDa 研究兴趣: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社会心理与治理。

博文

学业-生活平衡选题兴趣的由来 精选

已有 7875 次阅读 2018-5-24 13:23 |个人分类:学业生活平衡|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业-生活平衡, 研究生, 心理健康, 选题由来

社会科学研究有质化研究范式和量化研究范式两种。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之一是质化研究旨在描述人或社会过程的复杂性,它追求的是将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尽可能地描述清楚,而不追求由经由这个现象得到的规律是否是一般的,其结果能否推广到其它个体或情境中去。质化研究结果的推广和效度,依靠读者的肯定和共鸣,能自觉地采用,我们说研究结果就是很有效的。质化研究认为研究者就是研究工具,跟自然科学的质谱仪这些研究工具是一样的。为了让其他同行熟悉并认可这个“研究工具”,使用质化研究范式的研究者,需要将自己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在民族志中叫田野日记或反思日记,或者是备忘录。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研究者的可信和可靠,研究者必须对研究过程中个体的思考进行反思。研究者通过反思日志,可以观察记录自身研究动机、经历经验对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可能带来的影响。


下面回到正题,记录下我研究的反思过程。即这篇研究心得是我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思日记。我选题的过程是一个纠结的过程,可谓绞尽脑汁。这个选题,和我的专业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已有的“心理资本”研究经历有关。在做导师的自科项目,重大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相关研究的调研和访谈中,我们发现科研人员取得高绩效的代价,伴随着心理健康恶化。而具体得到学业-生活平衡这个题本身,主要来自自己学业-生活的失衡。下面一一道来。


考博之前的工作是很轻松的,可谓“死于安乐”。我硕士毕业后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了五年。工作的五年,我几乎沉浸在日常工作的繁琐事务中,并没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学术训练。五年期间,我只发表了一篇北大核心文章。日常工作和学术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差异。忽视学术写作,造成我学术写作能力慢慢退化。在心理咨询工作方面,我得心应手,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很轻松的,就是因为这种满足,我愉快地“荒废”了。在成家生小孩后,我看到这个岗位上我职业生涯的尽头,让我产生要改变的念头。并不是我不喜欢心理咨询的工作,而是,我想趁我年轻,是时候作出一些新的改变。于是,我选择了攻读博士。


考博和读博准备过程,也是相对轻松的。幸运的是,我很快确定了学校和方向。剩下,就是做好博士入学考试。当时,我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带6个月大的儿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翻书看单词。就是那样的情况下,我觉得生活非常惬意,也非常有奔头。通过笔试、面试后,我认真地考虑了读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来自家庭经济的困难,来自学业的困难和来自抚养孩子的困难。我都一一进行了检视,并提前准备了应对的方案。除此之外,也对读博的需要进行了提前的认知准备,深入了解读博期间个体的状态和困难,并主动调整心态,以达成供需匹配。然而,我还是低估了困难。特别是对博士学业的难度估计不足。


想象的困难远远没有现实体验来的深刻。我在入学之前,一直跟现在的师兄保持联系,基本上是每周两次,持续了一年。知道博士经常熬夜,睡不着,失眠,压力大,等等是常态。我经常对他说等我过去了,买个跑步机,每天进行跑步锻炼等。然而,等我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发现节奏全部乱了。前两个月,我每天睡得很好,用师兄的话说“听到你睡得打呼真是羡慕嫉妒,恨!真想把你吵醒一起失眠。”然而,安心睡觉的日子,不到两个月就自动消失了。我开始凌晨过后也睡不着,这种焦虑,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怀疑是不是受到师兄的感染。然而,这并不是理由。不可否认,心理学专业基础对我有益,2004年高考第一志愿就是应用心理学,而且一直在心理健康的领域学习,这个专业既能发展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但是,这种情绪性失眠的体验,还只有在读博的时候,才体验到。回想起在咨询室和来访者的互动,和现在对比,那个时期对失眠的理解还是太浅,只有自己真正体验了才能理解到来访者失眠时候的心情。说句题外话就是咨询师要与来访者共情是很专业的,因为咨询师不可能体验成千上万来访者丰富的经历。咨询经验并没有阻止我在博士期间失眠!我开始思考,读博的本质是什么?我逐渐关注身边的其他博士生,了解到许多博士生这个独特的“炼狱”过程。文科如此,理工科也是如此,虽然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大同小异。


只有失衡了,才会重视学业-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吗?我们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我们提前做工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我在积极调适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也就是检索博士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直到我发现,有几篇新文献中一闪而过的工作-家庭平衡、工作-生活平衡话题,突然产生了灵感。国外的研究生,是一种工作状态,所以直接照搬使用工作-生活平衡的概念。而国内的研究生,用学业-生活平衡这个概念能产生更大的共鸣。在这种对比下,我开始了对学业-生活平衡更加深入的思考。由于平衡这个概念在多学科均有表述,而在文献使用中又存在争议。因此,要对学业-生活平衡进行准确的定义是很难的,每一种定义都有其适用的情景,回答某一方面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我的选题被导师否认,觉得这个选择不是很成熟,理论基础太薄弱。但,我所有的这些工作,就是为了能够让博士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到学业-生活失衡以后,才去补救。


个人觉得这个选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还在默默的坚持着。博士论文的选题和博士学业全过程是孤独的,因为这条路上“一个鬼都没有”。然而,我们不要忘记,博士生的认知过程,遇到困难的心理反应,解决困难的心理机制都是大同小异的,可以相通的。所以,基于这一点不同博士生开展跨学科的交流,非常必要。这是我跟化学博士交流的体会。吐槽,交流,排解了日常的压力。


下一步,是针对保持学业-生活平衡的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质化研究。可能需要更多的访谈和调查,我希望看过我文章的导师、研友能够助我一臂之力。暂时,这个题还没有拿到项目经费,所以有点吃力。我可能会在科学网上给您发信件,冒昧打扰,敬请海涵。


邝宏达,江西赣州人,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博士在读,助理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兴趣:学业-生活平衡;积极心理资本与健康。目前,正积极倡导研究生保持学业-生活平衡,破除当前消极科研文化和消极社会文化对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本人认为当前比较消极的科研文化如“读博士和坐监狱很相似”、“读博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毕业得掉一层皮”、“读书就是拿个文凭”、“只要结果不关心手段和过程”、过度的市场化行为、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影响等等,这些消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不断剥削自己,而负面效应远远大于积极效应)。博士生以“混”来反击就是例证,而且很成功,很多博士生就是在说“自己是在混”!!!但,这样以消极态度回应消极文化的方法是痛苦的。这种负面效应也引发了博士毕业之后,学术生命有多长的疑问。幸运的是,总是有一群人能够不断地批判和反思,赋予这个过程更多积极的意义,试图去打破这些消极文化带来的沉重枷锁,不断影响身边研究生保持学业-生活平衡,爱上科学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3728-1115533.html

上一篇:研究生学业-生活平衡的意义
下一篇:对心理咨询督导设置的反思
收藏 IP: 114.242.248.*| 热度|

1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