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读《哥德尔》(王浩,上海译文出版社),再次激起荒江野老之土著对培养之事的思考。
在湖南大学执教21年,经常听到教育界人士讨论“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可能起源于孔子。
不能说“因材施教”不好,但是,有好东西也不能用来封闭耳目。如果放眼“因材施教”之外,会发现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 为什么欧美大学没有“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
二、 为什么是“教”而不是共同成长?
三、 没有一位数学、物理的大师是“因材施教”培养出来的。
哥 德 尔
1906年4月出生于奥匈帝国之捷克。
14岁,读《微积分引论》,发现自己的兴奋点。
20岁,维也纳大学二年级,从物理转至数学系,完成个性化选择和自我奋斗过程。
23岁(1929年),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巨人中自我跃进”这一阶段。
从此以后,他注定将成为巨人。他成为巨人的标志是1930年底完成的哥德尔第一、第二定理,即所谓的《不完备性定理》。
爱因斯坦
从罗盘的故事,到奥林匹亚科学院,到10天不下楼的冥思苦索得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正好印证“兴奋点自觉”;“个性化自奋”和“巨人中自跃”这“三自”过程。爱的故事广为人知,科学网上各位博主过客耳熟能详,就不班门弄斧了。
海 森 伯
1901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14岁(1915年),中学年级报告:对“物理——技术问题”有非凡兴趣。(兴奋点自觉)
19岁(1920年),进入慕尼黑大学。当时物理世界正经历着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的启动中,索末菲是当时的物理学的掌门人之一,他处理了当时主要原子物理学问题。海森伯被征服了。第二个学期,海森伯的选课单填上了索末菲开设的所有课程。(个性化自奋)
22岁(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24岁(1925年),玻恩的博士后,发表测不准原理。进入大师行列。(巨人中自跃)
玻 恩
1892年出生于德国的Breslaw(现属波兰)。
18岁(1900年),中学毕业考试时“成绩只比平均分略高”。
20岁(1902年),大二。“我真正喜欢的课程只有数学和天文学”。(兴奋点自觉)
22岁(1904年),在大师云集的哥廷根大学进入博士阶段。他“对数学物理真正是什么略有了解,并且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要超过纯数学”。(个性化自奋)
24岁(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弦的弹性理论。这期间完成的训练,特别是和希尔伯特、克莱因等大师的密切交流,奠定了他今后成为巨人的全部基础。(巨人中自跃)
43岁(1925年),玻恩到达了事业的巅峰。“在1925-1926年间的短期里,哥廷根处于顶峰地位,当时我们掌握了矩阵力学,而别人没做到。在这前后,许多地方也是同样重要的研究基地,其中有:哥本哈根(玻尔)、巴黎(德布罗意、朗之万)、慕尼黑(索末菲)、苏黎世(薛定谔)、剑桥(狄拉克)。在另一方面,哥廷根代表了最为出色的学派,在这方面只有哥本哈根可与之媲美。”
结 语
如果仔细考察理科方面大师们的成长,会发现一个规律:土著总结为“三自”过程:“兴奋点自觉”;“个性化自奋”和“巨人中自跃”。如果您知道反例,请告诉我。
——————————
附1:一道思考题
——————————
[6]楼boxcar指出:因材施教,是对99%以上普通人的。而您老说的是1%不普通的人。土著只好问:那您把那1%藏到哪里去了? 60多年了,想死这1%了。
不说1%了,少两个量级吧,0.01%。湖南大学是一所中等大小的大学,各种排名在33左右。每年招生人数不多,在5000人左右。极其保守,全国只说100所这样的大学吧,就是每年招生5000*100=0.5M。中国高等教育只说办了20年吧,就是1千万人。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数。0.01%* 1千万=1000(大师)。
思考题:是否可以说:对99%以上的人才“因材施教”,顺便也就把不到1%的潜在大师给灭掉了?
——————————
附2:和镜仙的一点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