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早在写I的时侯就计划写这篇的,但是一直没有动笔,主要是一直没理清这一篇的思路,可能是自己也没想透彻这一篇想写的东西吧,这一篇想写的就是四个字:审美先行。
其实这一篇不只是写给大一新生的,适合各个年龄段想学新东西的人、进入新领域的人,也适合各个阶段的老师去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也适合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比如保研加分政策)去思考到底什么应该占多少比重。
康德的三大批判试图告诉世人: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第三批判的名称就是判断力批判。而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中也写过,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判断力的公民。可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功利地为了GPA、为了保研加分而盲目地随波逐流,不管自己的知识框架,什么课好拿高分选什么,别人去实验室做实验我也要去.......没有判断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从结果看也很明显,我们的判断力的培养明显是欠缺的。
-------------------------------------------------------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读博的五年里,一直有种自己的能力无法把握课题的感觉,这里的课题并不是指的大课题,只是具体要做的小课题,每个课题,自己都会遇到很多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知识、都要学习很多新东西,导致自己一直都很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己是不是真的读过那么多年书,为什么那么多知识都没学过,我也一度认为所有做科研的都是这样的,后来发现其实不是,甚至大部分人都不是.......
所以博士毕业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似乎根本没有入门,也是自己内心的不甘,使得我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文章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出国做博后这条路......
而我第一次有一丝科研入门的感觉的时候,却是在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的时候,木心说无论学什么一般都有三步:
1. 审美先行。领你入门的人带你明白在那个领域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一般的。
2. 模仿。大量地阅读,从模仿开始。
3. 发展自己的风格。
我终于意识到我对于课题的无法掌握感并不是来自于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是来自于没有领悟到方法以及对整个领域的全局把握的不够。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研一的时候,导师要求我读了几百篇文献,那时候虽然不懂,但是还是认真读了,现在的学生,别说几百篇,让他们认真读一篇文献都像要了他们的命,而本科生,别说补充读物,教材都不读的,只看ppt......
但是也许我天资鲁钝,那些无意识读的文献似乎并没有培养出很好的判断力,当然相对于那些只通过影响因子判断文章好坏的科研人员,我自信我的判断力还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我曾经试图在我的课程(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加入文献判断的部分,即分别讲一篇我认为很好的文章和一篇我认为一般的文章,当然是从写作的角度判断的,可是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始终没能找到适合的例子(选课学生很多,各个领域,没有找到普适性的代表文献)......虽然写了这么多理由,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是自我的判断力也是欠缺的!
而这个学习的三步中其实只有第一步是需要导师的,其实也可以不需要,导师的作用也许就是让初学者少走点弯路,(但是初学者往往觉得导师的要求是多余的、是让他们走弯路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吧!最近读的一本书《无知的教师》中的主要观点也是教师可以教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因为教师只是个引领者......对于这本书的观点,我部分认同,我认同教师应该是个引领者,而不只是知识点的阅读者(写阅读者是有些老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甚至只是读ppt),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对所教授领域的充分理解和高度领悟,如何做好审美的引领呢?
而从教师的角度看,也可以看出我们到底应该教些什么,但是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我自己的例子,我们自己都没被好好地培养过判断力,也没那么强的能力去引导学生.......
-----------------------------------------------------------
这一篇都是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只是希望引起真的想学些东西的学生,以及真的想培养学生的老师的一点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