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不该忘记的一篇论述科学道德问题的文章

已有 3869 次阅读 2012-7-26 15:13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师昌绪, 新华文摘

文/厚宇德
      1991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再论科学道德问题”的文章。该文发表后为其他杂志一再转载,如《新华文摘》(1992年第1期)、《山西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教育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生物学通报》(1992年第3期)等都先后转载此文。十余年后《四川动物》(2003年第3期)再次转载此文。一篇呼吁重视科学道德问题、介绍科学道德基本规范的文章,得到如此重视、产生如此影响,十分不寻常,但是也并非偶然。
      第一,这篇文章的作者在中国科学界是一批重量级人物:他们是以邹承鲁先生为首的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余的13位院士分别为:沈善炯、吴旻、李林、彭桓武、师昌绪、梁栋材、王世真、蒋丽金、卢嘉锡、周明镇、钮经义、吴征镒和冯端。这14位院士在国内多是其各自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其中多人的学术地位具有国际影响力。
      第二,该文洞察了当时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若干问题,对当时的中国科学界存在的时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就像文章开宗明义的:“这篇短文的目的,便是讨论一些经常遇见的有关科学道德的问题。”直至今天,文中的若干要点仍值得我们重温。
      比如对于一稿多投现象,该文指出:“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一稿多投均违反科学道德规范。”对于科学诚实性问题,文章强调指出:“忠实于原始数据是搞科研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基于这一准则,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时,“绝对不能对原始数据作任何人为的修改,也不能在得到不同结果时,对不同的数据根据主观愿望,做人为的取舍。”这一话题,在非研究者或不从事直接的实验研究的人看来,似乎不必讨论,无条件尊重原始数据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实情况中却比较复杂,修改甚至添加数据的事情在实验室中常有发生,即使是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密立根,在这方面也留下了为后人诟病的话柄[1]。
      该文在赞成“科学研究贵在创新”的同时也指出:“开题不能片面追求‘国内首创’、‘国际首次’或‘填补国内空白’”。然而联想今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切实际追求浮夸的现象却比比皆是。高等院校,哪怕是末流高校在申报本单位支持的科研项目的申报书中,都无一例外地要填写: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如何?本研究的创新点是什么?等一类人为拔高申请门槛的名目,这种不管项目级别、研究层次而一味追求“国内首创”、“国际首次”的搞法,最终导致讲假话、放空炮的风气风靡学术界。
      该文也涉及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某些话题。如明确指出要靠科研成果本身的价值去为科学家的工作定位。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与宣传,该文的意见是:“科学家声誉的建立,应该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工作,……绝不能依靠本人向领导自我夸张地介绍自己的所谓成果以取得领导批示,然后再依靠报纸、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介予以宣传。……科学是严肃的,无情的,用这种手段建立起来的所谓知名度,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是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家科学声望的,最终只能被时间所淘汰。”
      20多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发展的中国难免会为各种不当行为留下更多的短期生长空间,但学术腐败与违背科学道德现象不应该是中国的特色[2]。 由14位著名科学家署名的这篇文章至今再读,仍会让人觉得文章里的某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有的放矢的,很多奇怪的新现象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不断出现。
      现象之一是产生了一批“高产”的科研明星。如浙江省一位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国家“973”计划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3年发表82篇SCI科研论文。湖北武汉一位教授一年发表65篇SCI论文。同行专家指出,这类科研“高产”者基本上走的都是一个路数:所有的论文几乎都是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对不同的测试材料进行实验测量;然后使用同一个模板处理数据,几乎与每个测试材料相应的数据都可以写成一篇所谓的SCI科研论文。说这类的论文是科研垃圾也许过分,但是其科研学术价值与技术含量确实都不高。然而在国内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下,这种方式却可以很快让某些人名利双收。这类科研高产者身上往往带有某些光环,其中不乏国务院特贴专家、杰出专家、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等等。
      现象之二是如今的科研经费之多让人咂舌,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经费的挥霍更让人咂舌。2011年爆出的准院士动用科研经费在京买豪宅包小三等新闻,是这类现象的一个“范例”。
      现象之三是有的头衔或身份已成为一些人“合法”占有社会资源的特权证。诸如“长江学者”、院士等等均成为一些人追逐和猎取的目标。2010年某位院士候选者雇凶伤害质疑自己“学术成就”者的行为,就是这一现象发挥到极致的版本。
      当年署名发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一文的14位院士,早有多人辞世,余者也已年迈。中国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需要有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但是仅此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科学精神的传承。我们期待当今中国科技界如同当年这14位院士一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能够发扬光大这14位院士的科学责任心与科学道德理念,针对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界出现的学术新问题,贡献出高屋建瓴的建设性意见与对策。
参考文献
[1] Allan Franklin. The Neglect of Experimen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47.
[2] 尤吉尼·塞缪尔·瑞驰著. 科学之妖[M]. 周荣庭译.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596068.html

上一篇:育种大师:创新方法的研究范例
下一篇:2012-19·读者之声·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