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论“科学咖啡馆”在我国的困境与前景

已有 4232 次阅读 2012-7-9 14:19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免疫学, 咖啡馆, 科罗拉多, 制片人

文/党伟龙,王 涛
      “科学咖啡馆”(Café Scientifique或Science Café)是20世纪末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新型科普(科学传播)活动模式,并非特指某个以科学为主题的实体咖啡馆,更不只限于咖啡馆举办,诸如酒吧、剧院、书店、图书馆之类的休闲或文化场所均可。它在理念、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体现了科学传播发展的新趋势,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四科”(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普及,具有切实可行的借鉴意义。
1   理念与特色
      科学咖啡馆起初由对科学教育感兴趣的个人志愿发起。如英国第一家利兹(Leeds)科学咖啡馆创办者邓肯·达拉斯(Duncan Dallas)是一名电视制片人,美国最早的丹佛(Denver)科学咖啡馆,由科罗拉多大学免疫学教授约翰·科恩(John Cohen)创办。他们或从事科教工作,或对科学感兴趣,或已退休、想发挥余热,或纯粹为了休闲消遣,根据当时当地条件,发起了这类活动。后来,该活动在欧美渐成风气,一些学术共同体、公益团体、学校等,也纷纷加入资助创办行列,出现了专职负责活动日常运转的“协调员”(coordinator)。
      科学咖啡馆的基本理念是:让科学家走下神坛,让科学技术在大众眼中不再显得那么高不可攀,在大家享受一杯咖啡的时候体验科学乐趣。对科学家来说,要求他们放低姿态,不再以高人一等的精英或专家身份出现在会议室或正式讲坛,而是以普通人和朋友身份出现在休闲场所,以聊天甚至辩论的方式与普通公众沟通。对普通公众来说,意在降低他们参与科学的门槛,使其在正常享受物质食粮时额外收获精神大餐。
2   国内现状
      2003年作为“中英科技交流项目”的一部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将“科技咖啡馆”引入中国,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宁波、南通等地,与当地科协合办了多期活动。
      2005年,国内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由上海科协与《新民晚报》合办的“新民科学咖啡馆”应运而生,至今已开展一百四十期,树立了沪上知名科普品牌。
      此外,约从2009年开始,法国大使馆科技处和致力于传播法国文化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caise),在北京组织了将近二十期“科技咖啡角”活动,在上海、南京等地也组织了若干次类似活动。
3   困境与前景
      1) 困境。作为一种新颖有趣的科学传播方式,科学咖啡馆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若干困境,如:
      官方色彩。欧美科学咖啡馆多由个人或民间团体发起,形式多样,无一定之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而在国内主要由大使馆、科协之类的半官方机构主办,这种背景使得该活动多少带有官方色彩,趣味性和自由灵活度相对欠缺。
      地域性。就我国情形而言,该活动在大中城市较易流行,而在小城镇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前景不太乐观。我国最早的科学咖啡馆首现于北京,最具影响力的“新民科学咖啡馆”扎根于上海,均非偶然。
      受众局限性。该活动虽然具备较强的草根性和开放性,但对参与者本身知识水平仍有基本要求。而经常热心参与的那些听众,显然以城市白领、学生、知识分子群体为主。如“新民科学咖啡馆”采取了自由报名但需筛选的准入制度,对参加者有一定限制。西方也有人对科学咖啡馆提出了批评,认为该活动局限于中产阶级的白人群体,忽视了底层公众和少数民族团体。
      互动不足。由于国内科学家已习惯了作为“专家”的权威角色,所以很难和普通公众真正平等探讨甚至争辩一些问题。另外,英法大使馆的系列活动,以本国专家为主,用英语或法语讲座,虽然配有现场翻译,但语言问题也肯定会影响与听众的充分互动。
      2) 前景。科学传播的形式越是灵活多样,就越有活力,越能让普通公众喜闻乐见,越能与当前肆虐的迷信与伪科学争夺市场。由于科学咖啡馆本身并不局限于某种固定模式,如:发扬其平等讨论特色,可举办科学辩论赛;发扬其娱乐特色,可举办科学剧场、科学影院(如果壳传媒的“未来光锥”和科学松鼠会的“小姬看片会”系列活动);发扬其文化特色,可组织科学读书会;发扬其凝聚力,可组织科学晚餐俱乐部……。
      若将眼光放得更远些,还可以看到该类活动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高级的智力休闲,不以获得证书或学历为目的,比较纯粹地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它鼓励普通公众的求知欲,丰富了大众日常文化生活。各地类似活动的蓬勃开展及其广泛群众基础,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的文化氛围。
      第二,它是一个交际平台,比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机会。正如《纽约时报》采访的一位科学咖啡馆常客所说:“这是遇见志同道合之士的极好途径。如果因此结识某人,是我之幸;如果没有,我仍然乐在其中。”
      以上两点,放到我国的政治语境下,亦可视为营造“学习型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然,目前我国科学咖啡馆远未形成风气,其社会意义尚未充分体现。对国内科普工作者来说,如何改善科普组织和机构高高在上的形象,如何将科普活动融入公众日常生活,发挥潜移默化之影响,无疑可从欧美同行那里得到诸多启示。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590385.html

上一篇:相对论也可以如此简单
下一篇:2012-17读者之声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