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强国之道

已有 2999 次阅读 2022-2-2 08: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强国之道

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强国的关键是什么?人们普遍从对当今世界的观察出发,认为是科技,所以有“科技强国”之说;是教育,教育强,科技才能强,所以有“教育强国”之说。

其实这些观点看到的都只是表象,还不是本质,是果,不是因。实际上冥冥之中掌控国家命运的是上天,国有国运。上天的意志由人民来体现,因此可以说人民是上天,民意即天意。上天想让哪个国家强,就会让哪个国家出圣人,出大教育家,出大哲学家,出大科学家,让其教育强,让其科技强。反之,亦然。

上天选择强国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其仁德。“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军事弱小的刘邦最终用仁德打败了军事强大的楚霸王。人如此,国也如此。所以,要成为强国,首先要成为仁德之国。

如何把一个国家塑造成仁德之国呢?——整个国家要崇尚仁德,通过舆论宣传兴起仁德之风。能否做到,则取决于关键少数,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领头雁,上行则下效。反之,上梁不正则下梁歪。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帝王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例如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汉朝的文帝和景帝;唐朝的李世民。

国家对内对外都要仁德。对内,对人民仁德,能使人民心情愉快,让人民衷心拥戴。心情好,则事事好。家和万事兴。义在利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助人为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都是仁德的体现。对外,从仁德的角度处理各种外交关系,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衷心尊敬和爱戴。

关于国家治理,历来有法治和德治之争。该以哪个为主呢?

法制,是用来防止坏人的。一个人可以不是坏人,但却可以是一个平庸之人。法制只能使坏人表面上变好,但不一定能改变其内心,即口服,心不一定服。法制治标。

而德治,不仅能激励好人,还能感化坏人,能令坏人不仅在形式上变好,在本质上也变好,令其口服心也服。所以,德治治本。

因此,一个国家要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一个国家不能轻易发动战争,不能滥杀无辜,因为人是上天创造的,生杀大权在上天,不能僭越,不能触怒上天,除非得到上天授权替天行道。是否得到授权,要看战争是否正义。战争是否正义,要看战争的目的是否正义。目的是否正义,要看战争是否受到战争发起国人民的支持和被“解放国家”人民的欢迎。如果人民发自内心欢迎这种解放,而且被解放之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战争就是正义的。反之,则是非正义的。孟子说,“民悦则取之,不悦则勿取”。古今中外,发起非正义侵略战争的国家都会冥冥之中受到上天惩罚,不断发生鬼使神差、阴差阳错的事情,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总之,一个国家其实就如一个人,国格即人格,人民整体的品德就是国家的品德,是文化软实力。要成为强国,要成为世界领导者,国家要从自身做起,要修身,即修仁德之身。在世界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仁德榜样,才能居世界领导之位。德高者望重。德行,则事事行。

 

 

推荐阅读:

 1.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2018,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 等等。图书链接:当当网http://search.dangdang.com/?key=%BF%C6%BC%BC%C2%DB%CE%C4%D0%B4%D7%F7%B7%BD%B7%A8%D3%EB%BC%BC%C7%C9%BD%F0%D5%F1%BF%FC&act=input)

2.金振奎 王金艺 梁婷 朱小二等, 2021, 沉积地质学(约140万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0043913081901.html

 

3.金振奎、朱小二、王金艺、王昕尧、任奕霖、王凌等, 2020,天津冀州区元古宇地层与沉积考察指导书(中英对照,46万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303156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323689.html

上一篇:国际航班上新冠传染率是多少?
下一篇:为什么写《沉积地质学》?
收藏 IP: 114.245.21.*| 热度|

2 尤明庆 石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