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万物皆同,万物皆不同。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相似性,只不过相似程度有大小而已;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性,只不过差异程度有大小而已。类比是重要的科研方法。通过类比,可以实现交叉学科的创新。
1.生活阅历怎样影响科技创新?
生活与科技创新似乎是两个完全无关的领域,而实际上,两者密切相连。生活的见识和经验可以决定科技创新的高度,因为很多创新是受生活中的见识启发而产生的。
人的想像力受所见所闻限制,不会超出见闻的范围。联想的东西可以既不是曾经看到的,也不是曾经听到的,但都是基于所见所闻而联想到的。比如飞机,在发明之前,没有人见过,但是通过飞鸟而联想到的。没有见过飞鸟的人,绝对发明不了飞机。船、潜艇的发明也是由见过鱼儿游泳的人发明的。电灯是由见过蜡烛、火柴或太阳的人发明的,瞎子绝对想不到发明电灯。
常言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意思。见闻的广度决定了创新的高度。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旅游是增加见闻的重要渠道。大自然是一座知识宝库。大自然里不仅有物质类的黄金、钻石,也有知识类的黄金、钻石。心里装着要找黄金、钻石的想法,才能找到黄金、钻石。其实很多发明创造可以通过借鉴大自然的东西而完成,如仿生学。当然,也不要指望旅游几次就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但只要持之以恒,成为习惯,终会有收获,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何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呢?需要做到三个方面:兴趣、探究、联想。
(1)兴趣:对所有见到或听到的东西都感兴趣,即兴趣要广泛。不能只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感兴趣,其他与专业无关的一概不闻不问。否则,就会“视而不见”。比如,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如果到了海边,就要利用观光的时间顺便观察一下海浪、潮汐等现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到了山区,就要利用观光的时间顺便观察一下地形地貌、路边的岩石和地层等地理和地质现象。
(2)探究:只看还不够,对看到的现象还要问个“为什么”,这样才能驱使你更进一步观察,并发现深层次的东西,发现问题。只有问“为什么”,才能去理解各种现象的发生,并应用到自己的科研创新中去。例如,很多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但只有牛顿问了个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向下掉,而不是向上?”,结果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联想:就是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往自己的专业问题上联想。这就要求,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时,怀里始终揣着自己在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即带着专业问题到生活中观察、思考。只要白天想,夜里想,工作时想,游玩时也想,无时不在想,无处不在想,想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茅塞顿开,科研难题就会被突破。古人讲,“心想事成”,绝对是基于无数经验总结出来的真理。
受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启发,从而做出重大科技创新的实例数不胜数。
再随便举个例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otfi Zadeh院士是怎样提出数学上的模糊集(Fuzzy Set)的呢?就是从生活中的事例受到了启发。据陈德旺2020.5.8科学网博文:“在经典集合论中,一个元素要不属于一个集合,要不不属于,隶属度非0即1,是个离散变量。Zadeh先生发现在人类的一些经验和感知的语言表述中,存在模糊现象(比如年轻人,美女,很热等等),很难分得很特别清楚。由此他就创造出了模糊集合(Fuzzy Set)的概念。在模糊集中,隶属度在[0 1]之间,是个连续变量。”
2.如何通过生活训练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训练并非必须通过科研活动才能完成,通过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同样可以,因为生活中的问题和科研中的问题都是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是相似的。如果要考察一个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测试。善于解决生活问题、善于在生活中创新的人,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会差。
因此,通过训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可以训练科研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可以反映科研能力。
所以,科研能力训练不一定必须要由高校或科研单位来完成,什么单位都可以,家庭也完全可以胜任。所以,科研能力训练完全可以从娃娃就开始(金振奎,培养研究能力与兴趣应从娃娃抓起,中国科学报,2019.11.25),例如让娃娃组装玩具、琢磨游戏的新玩法等等。要想让孩子成才,就必须对他“狠”点,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独立干尽可能多的事,如叠被子、做饭等等;而且要求他做到最好,做出新花样,这样才能激发他多动脑筋;遇到问题,先让他自己解决,不管他多么小。家长凡事都大包大揽,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不利于孩子成才。“白屋出公卿”,就是因为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少被照顾,反而把孩子锻炼出来了。
推荐阅读:
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 等等。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29658329179.html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