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Nu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pNur

博文

“红旗河”问之二:干旱区灌溉土壤盐渍化的死结怎么解?

已有 6152 次阅读 2018-3-7 12:43 |个人分类:红旗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红旗河”问之二:干旱区灌溉土壤盐渍化的死结怎么解?

 

© March 2018 by 张洪泉

 

在良性循环生态中,降水大于蒸发(和蒸腾),形成自然河流,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海洋,从而使耕田的盐碱度维持在健康的平衡态。如果是内陆盆地,土壤中的盐碱则靠季节性的洪水和内陆河淋洗到终端盐湖(例如塔里木盆地内的罗布泊)。干旱沙漠地区降水稀少,但蒸发能力特别强。世界上几乎所有靠灌溉维持的耕地,都深受盐碱化的困扰,包括中国西北和新疆的灌溉农业区、美国科罗拉多河沿线和加州的许多灌溉农田。中东两河流域的文明消亡与此有很大关系,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之所以一直维持下来,是靠着尼罗河春夏的洪水泛滥,把土壤中的多余盐分带入地中海,但阿斯旺大坝竣工之后,因为春夏的洪水得到平抑,致使其下游两岸灌溉区的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阿斯旺水库周围地区因地下水位的上升和灌溉蒸发,盐碱化也同样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红旗河”的引水如果分散使用,而不能使当地干旱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反转,从而降水多于蒸散以使河流复苏,即使引水水质再好,也必然会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当然,这并不是说灌溉一定导致土壤盐渍化,如果能保持土壤中的盐分平衡,即输入和输出大致相等,土壤中的盐分就不会越积越多,这就需要漫灌把盐分淋洗出去,通过自然河道,循环到海洋,或者流到内陆终端盐湖,这会需要大量的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把积盐淋洗到灌溉区周围的洼地,使那里变成盐碱滩,并越扩越大。所以在引水之前就要计划好,比如需要多少水回流到海才能满足盐分平衡?如果是流向内陆盐湖,就需要把引水的终点和引水使用的区域设置在选定的自然盐湖(如罗布泊)周围。

“红旗河”的现有设想显然把引水灌溉所带来的效果大大高估了,以埃及的尼罗河为例(见图2.1),一个诺大的尼罗河,年均径流量大约840亿立方米,且有地中海相助,在埃及境内只能养育9千多万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地区,基本已达极限。如果“红旗河”引水进入干旱程度相似的中国大西北,流量比尼罗河小很多,并且没有河谷可用,引水渠只出不进,无法带走土壤中的盐分,不接海洋,灌溉没有清晰的盐碱淋洗去处,它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好吗?

 

图2.1.jpg                                              

2.1:尼罗河如此大的流量(每年840亿立方米)只能养育其河谷和三角洲,灌溉土壤盐碱化是主要制约因素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和中东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中的两个,时间都比华夏文明早,这两个文明最先与干旱作斗争,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引水灌溉技术。大家都知道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人在三、四千年前就知道怎样使用机械设备,把水从低处泵到高处,用于灌溉,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靠近大河的地方,都没有变好,反而更加荒凉。

打个比方,不一定完全贴切,中国西北就像是一个人中风后的半身不遂,或缺血。自然生态靠正常的水循环来维持健康,正如人体靠正常的血液循环维持健康一样。治疗中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血栓消除,缓解缺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输血,当然必须输对了地方。现在来了一位高医,看到病人缺血,也不问是什么原因,就对他说,你的供血系统不行了,我来给你重建一个动脉供血系统,为你的身体供血,你就可以康复了。大伙一听,都说巧妙,前无古人,世间仅有!但静下来想一想,新的动脉供血系统有了,血源也没问题,但静脉循环系统在哪里?心脏在哪里?肝脏在哪里?肾脏在哪里?如果打乱身体内原有的血液循环系统,用一个非自然的人工动脉系统遍体供血,所供的血液能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给身体带来好处?所产生的毒素如何处理和排出体外?

“红旗河”方案看起来就像是上述比喻中的这样一个全新“动脉供血系统”,引水到西北的线路很清晰,但水循环的其它环节则没有把握,并且输水的方向仍然是逆对健康生态应有的水循环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5683-1102702.html

上一篇:“红旗河”问之一:以灌溉为目的还是根治干旱沙漠化?
下一篇:“红旗河”问之三:沙漠干旱区的大量水蒸发是福是祸?
收藏 IP: 72.213.182.*| 热度|

1 吕洪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