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人结成婚姻进而组合成家庭是一种合作,参与合作的动机是它所产生的“剩余”能够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所谓剩余,指的是合作所产生的比两个人单独行动多出来的东西。这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增大所带来的行动成本或效率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正的,即成本的下降或效率的提高(即规模效应),比如两人合做一顿饭比各自做一顿饭的花费要低、两人分工打扫卫生比各自打扫的效率要高;也可能是负的(即规模不经济)。二是因为合作而生发出(涌现)的新的东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对双方基因的延续——再如新的亲属关系网络、新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等,同样,这些新的东西可能给彼此带来快乐和享受,也可能带来痛苦和负担。因此一个人是否参与这种合作,取决于总体而言是否有正的剩余(好处多于坏处)来满足其需求。当然,这不仅是在量和质的上,而且在结构上。
大体而言,人们希望通过婚姻和家庭来满足的需求有四个层面。首先,是物质层面。这一点不难理解,一个人单独生活不如两个人一起生活节省开支,一个人单独奋斗不如两个人一起奋斗容易的买得起房,等等,合作的规模效应在这个层面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其次是情感层面。一方面,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因为有了固定、甚至唯一相处的伙伴而能够更专业和更有效率地获取(对方也能够更有效率地供给);另一方面,人们对异性特有的情感得以满足,这种情感是亲情、友情等无法替代的。再次是性这个层面,一方面人们从性体验中获得快乐,更重要地,性是延续自己的基因的途径。最后是最高层次的精神、思想层面的需求,人们需要交流自己的对世界的认识并获得反馈、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滋润、达到精神世界的和谐,一个理想的伴侣能够与之在思想上顺畅的交流并产生共鸣、在精神世界里良好地互动。
每个人在各个层面上的需求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人更看重物质层面的满足,有的人更看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一般而言,女人更需要意情感上得到的呵护,而男人则给思想上共鸣和基因的延续设置更高的权重。好的婚姻状况需要两个人在不同的层面都比较匹配,或者说彼此适合。记得之前的一篇日志里我谈到婚姻追求的是“最适”,而不是“最优”。也就是说,选择伴侣不是要看TA是否在各个层次上都能够做得好,而是看TA是否在各个层次上都与我匹配。然而,各个层次上的匹配谈何容易。首先,个体有差异;其次,两性之间也有天然的差异。更重要地,两个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一时比较匹配了,随着双方阅历的不同变化,换一时可能又不匹配了。
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需求如此复杂、又可以有如此的大的差异,使得两相匹配几乎成了小概率事件,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还是能与他人结成婚姻甚至自始至终地维持住呢?根本地是因为爱,也有其他因素的作用。首先,匹配不是完全一致,是大体相当、且差异在一个彼此都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具体来讲,TA可以有缺点,但这个缺点不能超过你可以忍受的程度。此外,不同层次的需求之间还可以在一定上互补或相互替代,例如,感情上的陪护可以通过物质的富足来有所弥补。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匹配的精确程度并没有那么高,这降低了匹配的难度。而即使这样,两个人也很难在各个层次需求上都匹配彼此,这种中间的差距就需要“爱”来消弭。这里说的是男女(似乎也可以是男男或女女)之间彼此吸引的那种爱(一项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研究认为,这种特殊的情感是人体内一种叫多巴胺化学物质所带来的,恋爱的中的男女会大量分泌这种物质)。对一个人的爱会使得优点放大、缺点缩小——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从而拉近人们在不同层次的需求上的距离,大大提高两个人匹配的概率。此外,爱会让一个人产生对另一个人情感上的依赖,进一步强化、固化对方情感上的需求。《射雕英雄传》里穆念慈对杨康的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爱使得前者能够包容后者身上他人无法容忍的缺点,这恐怕是男女之间最纯而又纯的爱了。因此,婚姻最牢靠的基础是爱情,没有真爱,匹配都难,就更别说长久了。
然而,真爱何其难得,即使在热恋所带来的激情状态中走进了婚姻,又如何才能维持长久(据说多巴胺的强烈分泌可能只持续三四年的时间)?这就又回到理性上的东西了。走在一起的两个人会通过不断地加大对双方共同的部分的投入来增加使得他们的关系稳定和牢固的砝码。置办共同的财产、经营共同的社会网络关系、融入在生活中的角色分工,等等。最重要的,是对共同的基因延续载体的投入,也就是生育后代。两个人有了孩子就意味着他们有了一个必须两个人共同维护的东西,两个人亲缘关系就连接在一起,两个之间生发出了亲情。这些共同性的因素,使得两个人保持结合状态的收益增大、分开的成本提高,因而有利于维持婚姻的长久。此外,社会的普遍观念、周围的人的期许甚至要求,一般也会强化婚姻的维持。人们把婚姻看成一种对彼此的承诺,因此结束婚姻被看成是没有履行好承诺的表现,进而和诚信相关联;一个人的婚姻没有得以长久的维持会认为这个人是难以匹配他人或者难以被他人所匹配的,等等,这些外界的普遍看法都会增加人们结束婚姻状态的成本。更重要地,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两个社会网络的结合,家庭或网络的其他成员一般根据婚姻稳定的预期行事,因而排斥变数。这些社会性的因素可能非常强大,以至于当事人双方都无意于持续的婚姻得以勉强维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随着对婚姻的体验,人们会对通过婚姻所希望满足的需求会发生改变。总得来讲,人们会倾向于提高自己已经或者容易获得的那部分满足感的权重,而降低自己难以获得那部分满足感的权重。例如,一个本来对精神层面有较高的追求的人,由于总是求而不得,只好降低了对这个层面的要求,转而更加看重对比较容易追求到的物质层面的需求的满足,甚至对各个层次的需求都降低了,也就是对婚姻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这种注意力的转移,更多地出现在不太如意的婚姻体验中,常常在有了孩子以后产生,因为做父母的可以找到充分的理由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甚至产生能够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没实现的目标的幻觉(这可能是一些父母以看似不太正常的程度把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的一个原因)。对需求的改变会使得人们不去改变婚姻的状态,即使已经不能从中获得多少对自己的需求的满足了。
总之,婚姻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中的不同层面的所能达到状态,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选择,需要经过深入的体验才能选定匹配的婚姻伴侣。决定婚姻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彼此之间的真爱。虽然有一些因素使得一个人一旦进入婚姻就会形成路径依赖(也就是维持在这个状态中并不断强化),但是能够令婚姻长久维系的始终彼此之间的真爱,爱是婚姻最牢靠的基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