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de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deming

博文

高德明老师讲客户在期待上徘徊的合约案例反思

已有 1821 次阅读 2017-8-17 09:48 |个人分类:焦点解决实践|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高德明, 焦点解决, 反思, 期待, 合约

高德明

昨天给Kesun做了个教练,我觉得应该反思一下和做教练时的合约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

一开始我简单地问了:“最近有没有想做,但是还没有想好,没有去做的事情?”

说:“那当然有了,主要就是,想换一个工作又没想好,是辞职换呢?还是边工作边找新工作呢?”在这两点上不知该怎么做。

我尝试问“自己假若处理好这个问题,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工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啊?”

会挣很多钱啊,最后我说:“挣很多钱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说给自己带来自由和独立,又犹豫了几秒钟说:”我现在就很自由和独立啊,那能带来什么呢?“说应该带来一种沉淀,而不只是拿工资。希望几年之后自己能有很大的一个飞跃的变化。并说有些部门上市了,员工和下属分了很多的股票。

我又重新问了一遍期待的问题:“这个二十分钟,如果有收获的话,希望自己在哪方面有收获?”

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就说想知道是应该辞职再找工作,先去玩一个月呢?还是继续工作?还确定不了。

我在大脑中快速地运行和思考,是不是要做个量尺?辞职是零分,而不辞职是十分。我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因为我这个想法中暗示了辞职是零分,为什么辞职就是零分呢?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因此我就放弃了打分的想法,觉得合约还应该继续探询下去。

我觉得离职和不离职这是个问题解决,虽然问题解决不可以作为合约的目标,但它仍然是对方想要思考和谈论的事情,我觉得我还要继续和她在这个方面进行谈论和不断地向前走,因为这样能打开很多思维的大门,或许有一扇就是通往合约的。

因此,我们继续在谈论,谈论到也舍不得自己的团队,舍不得自己的同事,谈到了过去的领导,一个重要的人物。 这是崇拜的重要人,我忽然找到了认为重要的工作中认为重要的人了。描述了,的上司现在的一个生活状态有房,有车,而又非常独立的一个女性,没有结婚,但事业上和金钱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在这里面看到了的期待,于是我就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我问:“假如五年之后你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就像你现在这个领导一样,甚至比她还优秀,那时候的你如果对现在的你会说些什么呢?会认为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似乎眼前也一亮,转着眼睛说:“告诉自己,应该去找个伴侣,换个工作而认识更多的人啊。”但是思考思考,忽然觉得难道五年之后的我想象的这个样子真就是我喜欢的生活吗?忽然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怀疑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个生活了。显然,而对自己想要什么,本身仍然在探寻,还在思考,虽然也没有达到本次谈话的合约目的,但是这个探寻给带来自己大方向的思考。

其实如果一个人很快就定义下来本次谈话的期待合约了,但是发现最后又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没有经过斟酌的期待,或许对她来讲不是一个真正的合约。

我们在这里一起来先探讨她真正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大方向如果正确了,反过来再思考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需要商量什么,才有一个方向上的正确性。

又觉得不应该像自己的领导那样四十了仍然是独身,应该自己能有个伴侣。说那时的自己会对自己说,你赶快找个伴儿吧!于是在这个地方又转了一个圈。在这里产生的矛盾到底是自己结婚做个贤妻良母 ,找一个温暖的依靠过幸福的生活呢,还是靠自己打拼做个独立的女人,她在这里又开始了一番思考。

经过一番论述,我最后准备把她这些具体的一些选择上的困境,用向上推到理解层次的能力层面的办法来给她理顺一下,这样或许能够让她的思考更清楚一些。 问了她解决这些问题她拥有的能力是十分,这个能力最佳状态十分是什么样?我还用了奇迹问题,她竟然说不出具体的这个能力的十分是什么样子。我想了想,还是继续这个量尺吧(显然不是很规范,但不一定没有用),仍然继续用了问现在给自己打几分, 她给自己4.5分自己为什么给自己打4.5啊?之前都有哪些思考……如果五分是什么样子……她也进行了描绘。这种用上推的方法,结合刻度量尺,可以说给她的空间就更大了,她把自己之前的所有的思考,所有的资源也都回忆了一遍,让她更加清晰自己在哪方面工作做得更多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忽然眼前一亮,似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动,不行动的原因也找到了:她如果换工作应该更多跟一些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才能换工作,而这正是没有去行动的所在,因此发现自己不是没有下定决心,而是不愿去和一些人群互动。于是我仍然把目标放在她心里希望自己过什么生活的愿景描绘上,那我问,那你现在这个领导接触的人群你喜欢吗?觉得自己不喜欢。我说如果你觉得你达到了那样的生活层次,都接触什么样的人进行一下描绘,显然她发现那个人群并不是她所喜欢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结束了这个谈话。

我问整个这个过程的收获,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我让变成五年之后的成功的自己,反过来看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似乎思路一下清晰了,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好像前途非常光明了。

我的复盘反思总结是:当来访者本人思维很乱的时候,我们教练一定要带着她,跳出来,从问题中跳出来,不要跟她一起搅在她的正在思考的“问题”当中,而是更宏观地来打开空间。

在这里我总结出几个有效的跳出来的方法:

一是用时间的跳跃法,而跳到五年以后,如果这些问题都不存在,N多年后自己很成功了,五年以后自己是什么样子,或5年以后会告诉自己什么?这是我用的一个时间跳跃法。

我还用了一个思维的跳跃法,就是用检定语言学中的理解层次跳跃法,按理解层次金字塔向上推移,来作为量尺,尝试从思维的角度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让把自己放到高处来看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就会给她带来俯视的或者是更广泛的、多选择性的思考。在其中,我也应用了关系问句,就是从领导的角度,认为重要人的角度会对她说些什么,从这个方面换视角来思考。相当于准备了三锅石头汤,让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思考在这里慢慢地炖。

如此,最后觉得自己非常有收获,这些思考就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我的建议。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27145-1071459.html

上一篇:焦点解决过程的五个空间与要素
下一篇:有用,是用没有用的空间来养出来的
收藏 IP: 111.201.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