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几位好友经常给我发来从网上搜集到的有价值的或有趣味的材料,平时只是匆匆看过,不及细想。这次趁假日闲暇,细细品味了其中的若干份,特别是读到了题为“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的网上文章(见链接1,可惜原件未标明出处),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这是关于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故事,很普通,却发人深省。这位国外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很优秀,能力超群,但在求职时却屡战屡败,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弄明白了,原因是他搭公交车时留下了逃票记录!原来,在留学期间,他发现所在城市的公交系统检票不严。他动用他的“小聪明”后发现,乘车逃票的被发现率仅为万分之三,于是就肆无忌惮地无票搭乘公交车,留下了三次逃票记录。就是这一“诚信污点”,使得原本欣赏他的背景、学问和能力的用人单位,毫无例外地紧闭了接纳之门。而且他听到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评论:“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就是这种“道德的空白”使得他到处碰壁。
我由此产生了这样的感想: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学问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接着,又引发联想:尽管文中所述是个别的案例,但是,现如今,不少年青学人愿意全心全意追求学问,而在自身修养方面注意得不够,因此像文中年轻人那样的诚信缺失并非个别现象。
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是由于两年前我与年轻朋友通过博文交流修身问题时的经历。
2010年9月12日,我把乐乎博客上关于修身的五篇博文汇编起来,以“讲给青年朋友听的修身佳话”为题,发布在科学网博客上,内容涉及无私、宽容、克己、诚信、安贫等方面的范例。发布后,大部分博友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认同,但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而且措辞尖刻。其中典型的意见是:现实世界中多数年长的人并不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能仅以这种道德教导来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还应是制度建设。因此,三天后,我写了题为“年青学人是否需要修身”的博文,对此作了讨论(见链接2)。
应该承认,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害群之马,他们不仅践踏诚信,而且肆意妄为、贪赃枉法、行为卑劣,尤其是其中有些人身居高位,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这些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常有“世风日下”的感觉。最为令人恼火的是,经常听到弄虚作假、危害大众利益的事件。尽管近年来,上下重视,关注道德方面的制度建设,这种抛弃诚信、唯利是图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学人要不要注意修身、恪守诚信?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做学问的人都知道,学问无止境,穷毕生精力,也只能窥见知识的沧海一粟,因此,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有斩获。然而,就在这种投入中,也不能忘掉修身,而其中,讲究诚信是最基本的一环。在这方面,至少应该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必以诚信为本。
——日三省其身,把不良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恪守学术道德,远离抄袭、掺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社会上总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作为布衣,我们没有能力荡涤社会上的污泥浊水;但作为社会一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相信,如果绝大部分人恪守道德规范,人间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记住这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愿与朋友们共勉之。
写于2013年1月5日晨
【链接1】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在某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当今颇具知名的青年企业家。
节目渐近尾声时,按惯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请问: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质量是什么?”
沉思片刻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叙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子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
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 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他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上车。
他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充满自信,他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但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
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
最后一次,他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然而,结局却是他始料不及的。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
然而,真正让他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 却还是对方最后提到一句话: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链接2】相关博文
1、讲给青年朋友听的修身佳话(五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2272.html
2、 年青学子是否需要修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