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的博文中,我评介了冯其庸先生的读书之道,有一位博友与我进行了很有意思的讨论,这里实录我们的讨论经过,并就此做一些发挥。
博友ch555的评论:不如胡适的读书法啊,老先生。他说读书就要带着问题读,有什么问题读什么书,问题解决了,书也就读好了。如果问题是人家没有解决的,而你搞出来了,你就创造知识了,就是大人才了。所以胡适的藏书都是和他的研究的问题有关的。
博主回复:各人有各人的读书方法。我读过两本写胡适先生的传记,他的确有独到的读书方法,且深受他的导师杜威的影响。必须指出的是:冯其庸先生的六类藏书都与他的研究领域有关,他读书也是带着问题读的,盲目读书的人不会有成就,也不可能像冯先生那样获得终身成就奖(2011)。
作为后辈,应兼收并蓄,学习众家的长处,没有必要去比较各人读书法之优劣,因为没法充分了解各位前辈的背景。
不知你是否同意此点?
博友ch555的进一步评论:戴老师,胡适思想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知识,道德),它是演化的,是层累递进的,知识以及求知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所以他说从巫学到玄学再到科学就是一个层累递进的过程,读书方法也得跟着走,得按科学方法来,就是假设(问题)和求证。古人的读书法今天就不实用了,因为他们都各有自己的读书法,但那是玄学的。呵呵。
博主回复(2012-11-15 04:52):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同意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知识,道德),它是演化的,是层累递进的,知识以及求知的方法也是这样的,...读书方法也得跟着走,得按科学方法来,就是假设(问题)和求证。
不同意的:
1)“古人的读书法今天就不实用了”。不完全如此,我们应该加以区别,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部分,扬弃其糟粕部分;近日将发表专文谈及此点;
2)“古人...那是玄学”。不完全如此,专文中将予以分析。
另外,胡适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但我们读书时应博采众长,谁的读书方法好,谁的方法更加适合于自己的情况,就向谁学习。
不知上述观点你是否同意?
我很喜欢这种畅所欲言的讨论,其中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借鉴前人的读书方法?如何在读书之道上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今天要议论的话题;
二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老祖宗的读书方法?说得更宽泛一点,如何看待古代已有的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建树?这是下一篇博文的话题。
在青春年少做着“文学梦”的人(包括我在内)常会就教于文学大师:如何进行写作?写作之道何在?大师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写作无一定之规,各人有各人的写作方法,写作之道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推而广之,各行各业的学习之道无不如此,这个漫谈系列涉及的科研之道和读书之道也是这样。
我在学校里读书时就开始注意学习科学方法论,非常关注前辈们的读书之道、成功之道,发现大师们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我国近代大作家为例,鲁迅、茅盾、巴金、沈从文、钱钟书……等等,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他们的写作成功经验,并不具备可比性。科学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以我比较熟悉的著名力学家为例,力学界公认的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四大奠基人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他们也是人各一面,各有特长。前二位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有很好的成长环境,尤其是钱学森的家庭环境更是一流,他父亲是教育家,使他很早就把握了先进的读书之道;而后二位出生于贫穷农家,郭永怀更是诞生在连完小都没有的小村庄(但比出生于穷乡僻壤的苏步青好一些),他们在科学上的成才之道主要靠自己摸索。在天分上也各有区别,如周培源更强调的是“勤能补拙”。
不管怎样,大师们的共同点除了勤奋之外,还有一点:善于寻找最适合于自身条件的成才之道。因此,我们要向大师们学习爱国敬业精神,也要学习他们的科学方法。我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科研方法,只存在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有时我想,如果我具备上述四位力学大家的长处该有多好!例如,能像周培源先生那样刻苦坚毅步步为营,像钱学森先生那样敢为天下先,像钱伟长先生那样广闻博览求真务实,像郭永怀先生那样夯实基础一丝不苟,那我取得的成绩肯定比现在大。可惜的是,我真正懂得这些还是晚了一点。
在形成自己的成才之道的过程中,最要紧的还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要把向大师学习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深入挖掘他们的成功之道。这也是我近年来努力学习科学方法论,并不断与青年学子交流的动力。
我很羡慕现在的青年学子,他们的成长环境非常优越,只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并务实地学习优秀学术前辈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必定能做出高于前人的优秀业绩。愿青年朋友们好自为之。
写于2012年11月17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