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出版得较晚。我在基金委的一位忘年交用快件给我发来了一本新指南,并且按我在电话中的要求,在书里插进了小纸片(共五张),标出了今年在资助政策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就为写作这篇“基金申请新议”带来了很大方便,这里先真心感谢这位朋友。
要问本年度我国NSFC资助政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会说,为年青申请者(特别是“七五后”申请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具体表现有三:
1. 新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进一步完善了人才资助项目系列;
2. 面上项目中新设“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为已获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开通了一种“直通车”;
3. 为博士后在站人员申请基金设定了规范化条件,增加了他们获得基金资助的机会。
现分述之。
关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为“优青”项目)其实酝酿已久。记得几年前基金委有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NSFC资助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调查表很大,我也被要求填了一份。填表用去了一两个小时,除了打勾以外,能发挥之处都自由地发挥了。对于人才项目,我认为青年基金与杰出青年基金之间的年龄“空隙”太大,有些新锐做完青年基金项目还不到30岁,要申请“杰青”就得苦苦等待,这样,“年轻”带来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在拥挤的“窄桥”前总得让年长者先过吧!因此我建议以38岁划线,增设一种“小杰青”或“亚杰青”项目,作为一种过渡或衔接。事后,我问过同样参与调查的朋友,他们与我所见略同,于是我相信,此议有可能被接受。等到今年,终于有了眉目。
在《2012指南》的146~147页,对“优青”项目有详细描述。指出它形成青年基金项目与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有效衔接,有5~10年科研经历且有一定科研成就的即可申请。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本年度计划资助400项,资助率显然大大地高于“杰青”项目。
“优青”的申请和评审程序与“杰青”相近,评审重点也在于申请人的工作基础和创新潜力。申请人应特别关注《指南》中所列的7点注意事项,特别是其中的第6点:申报“优青”者不得同时申报“杰青”;一旦“优青”获准,结题前也不得申报“杰青”。因此,年届38岁的朋友想申报“优青”会有点纠结,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拿到“优青”可能耽误“杰青”的申报。对于30岁刚出头,又做完了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的更年轻的朋友,则大可一试“优青”申报。
关于“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
这是今年推出的另一种新型项目,简称为“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说不定过几年会被称为“青-面项目”),资助对象主要是当年结题的青年基金项目取得突出进展者。
这是“直通车”型的项目,属于面上项目类型,申请时的最大便捷之处是不经过函评,直接进入会议评审。详情可见《2012指南》的第3页,请关注所列的5个注意事项。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2012年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中标率将为当年结题的青年基金项目的5%;此类项目申请的时间在2012年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之后,4月1日左右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发布申请书样式和填写、提交要求,申请者在线填报;在同一个年度内,一位申请者申请面上项目和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数量合计为一项,在集中接收期间已经申请了面上项目,就不允许在4月1日后申报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因此,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的申报者需要很好地掂量自己的申报成功率,采取适宜的申请途径。
关于在站博士后人员基金申请的新规定
以往,在站博士后人员基金申请的成功率较低。《2012指南》给他们带来了福音,其中明确规定,他们申请基金时需要由依托单位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在他们获得资助后延长其博士后在站期限至项目资助期满,或者是出站后留在依托单位从事科研。(详见《2012指南》第iii页)。一般来说,对于博士后人员和依托单位会产生“双赢”的结果,这也是博士后流动站考察博士后人员的能力的一种机会。当然,也不排除产生另一类不大有利的影响。
总体看来,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局部性变动,将大大有利于国内青年科研人员的基金申请,有助于他们的迅速成长。青年朋友们在开始提出基金项目申请之前,应认真细读《2012指南》,做到心中有数,用足机会,大展鸿图。
这里,还建议青年朋友们阅读《中国科学报》的“基金周刊”,该周刊每星期五出版(每期两版)。今年已出了两期,我郑重推荐其中的两个系列:
1. 根据《2012指南》编写的《2012年申请须知》;
2. 郑见撰写的申请漫谈。
这两个系列都是今年才开始写的。未订阅《中国科学报》的朋友可进入该报的网站查读,网址似乎未变。
附记:文中所述若与《2012指南》有相悖之处,以《2012指南》为准。
写于2012年1月11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