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知道“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其中的典故大致是:“南朝梁时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后来他的文章大不如以前了,诗也平淡无奇了,偶尔灵感一来,写出的东西也一无可取。据说他在梦中丢失了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细想下来,“五色笔”的传说纯属子虚乌有,江郎才尽的缘由很明显:做官了,心散了,才思枯竭了。
“学而优则仕”,自古如此。问题是有些人既想做官,又想做学问,除了个别例外,少见有成功的案例,正如曾国藩晚年所感叹的:“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做官为何容易导致“江郎才尽”?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上苍很公平,给予的时间都是常数,要把管理工作做好,必须有高强度的投入,白天处理头绪纷繁的事务,已是身心疲惫,到晚上,哪有精力认真读文献、做思考、算题目?正如贝弗里奇所说:“在做了一整天别的工作以后,挤出一两个小时的业余时间来做科学研究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特别如果这一天的工作是需要动脑筋的工作,因为除了实验室活动以外,科学研究还需要安宁的心境以便思考问题。此外,为了研究工作取得成果,有时必须面对失败锲而不舍,而有一个现成的‘逃避’场所,可能会造成不利条件。”所以,可以说,做了官,不读书、不实践正是“江郎才尽”的根源之一。然而,若能专心做好官,在仕途那一头,倒不至于“江郎才尽”。
做官的毕竟占少数,而且,在学校里担任系主任之类,算不上什么“官”,只要自己心不散,也不会江郎才尽。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平时看到,不做官的也有江郎才尽的。有些学者,年轻时工作做得不错,甚至有过一点“辉煌”,到了40岁上下,就像那位江淹先生,“文思枯竭,才能丧尽”。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学术理念发生动摇。最近读到我所冉政博士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的文章,谈到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湍流名家Bachelor,到了40岁左右,对于过去关于湍流的学术理念产生了怀疑,从此一蹶不振,此后40年极少有论文问世。更多的人是出于其它原因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淡化,导致江郎才尽。
其二,放松了学术上的追求。有的人有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不求上进,追寻那种虚无缥缈的名声,而不是踏踏实实、孜孜以求地钻研学问。正如钱伟长先生所指出的:“任何人,不管他的天资如何,成就多么大,只要停止了努力就不能继续进步。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落伍;长期不努力,那就必然完蛋!”
其三,本来学问基础就较为薄弱,而后疏于学习。我还看到一些案例,有些学人在较好的环境熏陶下,在名师指点下,做出了一些好工作,掩盖了其自身知识结构的薄弱之处,而后又未做相应的努力,这类人最容易显现“江郎才尽”的颓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多次谈及。我心里很不愿意看到“江郎才尽”现象的蔓延,只希望年轻朋友们一旦立下成为优秀学者的凌云志,就一刻也不要放松,心无旁骛地做好学问。国家和师长培养高学历人材不易,切莫半途而废!
写于2011年10月15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熊掌”“鱼翅”不可兼得——四谈不可见的继承性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669.html
2 由敛入散易 由散入敛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9603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