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无量纲化→量纲一化?天大笑话! 精选

已有 22250 次阅读 2010-9-20 22:26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约定俗成, 无量纲化, 量纲一化, 学术名词, 抓大放小

【按】今天到上海交大出差,为了在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前推出《钱学森文集》,对此文集做最后的定稿工作(估计得做35天)。在工作中,再次面临在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中把“normalization”译成“无量纲化”还是“量纲一化”的问题。我们这群平均年龄为70岁的定稿者坚决反对“量纲一化”的新译法,力主维持采用早就约定俗成的“无量纲化”。我想起一年前写过一篇(乐乎)博文,现把它捡出来,重发于此,以期与博友们讨论。

 

与朋友小聚,谈起一件小事。前不久,他投稿到一个科技刊物,稿件中用到“无量纲化”这一术语,编辑非要让他改成“量纲一化”,说这是上级权威主管部门的规定,不改,此文就不能发表。

“量纲一化”?闻所未闻!我的“一根筋”的劲头又上来了。回家后翻遍了所有的工具书(大小词典、英汉科技词汇等)和相关的科技书籍,就是找不到“量纲一化”这个词组。

“无量纲化”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任何物理量、化学量,带着量纲无法比大小,必须采用某种标准量(特征量)把它们无量纲化;所有的方程在无量纲化后才可以进行科学的简化。这是人所共知的。“量纲一化”是何意?把量纲单一化?归一化?那与科技工作者实际进行的步骤相去甚远。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是一个被几乎所有科技工作者接受的名词(它只有一个同义词:“无因次化”),非要用一个不伦不类的陌生的词汇来取代,而且是强令取代,是何道理?

联想到另一件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情。作为《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的主编,获悉我刊在刊物评估有一处因版式不合格而遭扣分:论文的“引言”前,我刊的编号为I(亦即,算是第一节),而上级权威主管部门规定:要么不编号,要么编号为〇(亦即,“引言”不进入正文各章节的编号),就是不准编号为I。我听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哪家的“王法”?环顾国内外的所有刊物,上述三种编号方法都有,而以我们的做法最为常见。随便哪种编号,都不影响阅读。我有点生气,说道:“不管它,我们不改!”编辑部主任说:“老师,不行啊!你是教授,没有‘饭碗’问题;要是评估不合格,杂志办不下去,我们可是要丢‘饭碗’的!”没办法,只得照改。

我想,相关的“权威主管部门”大事不好好抓,偏来管这些“鸡毛蒜皮”!而且,明明不学无术,非要不懂装懂瞎指挥(尤其是“量纲一化”之事),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写于2009105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07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5110.html

上一篇:太多的人在科研二线晃悠
下一篇:如何根绝科研掮客?
收藏 IP: .*| 热度|

24 李宇斌 曹俊兴 马红孺 周涛 李传亮 郭战胜 蒋敏强 曹聪 刘艳红 袁贤讯 吕喆 蔣勁松 唐常杰 齐霁 王永林 周华 闫小勇 曾兆华 张乐 陈然 卢东强 liufengfei shuishousong share123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