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五十年前相比,我国科研队伍的壮大有目共睹,就人数而言,何止增加十倍!在研究所和高校,成千上万的人员在从事艰苦的科研劳动,先进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每年几百项国家级奖项的产生,一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就是明证。但是,我总觉得有一种现象不大正常:有太多的人在科研二线晃悠!
我们先来界定科研一线和科研二线的工作人员。
所谓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指的是:亲历亲为地参加科学研究全过程的人,也就是说,从现场调研、文献调研到科研选题、科研立项,从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确定到实验实施、公式推演、计算验证,从结果分析、成果检验到总结提炼、敷衍成文,无不一一做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算真正参与完整的科研实践,称得上是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人员。
所谓科研二线的工作人员,指的是:只是参加某些科研环节的人员。他们也许读一点文献,参与科研立项(现时有一个难听的代名词:“参与抢钱”);有时,也拍拍脑袋,出一些在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主意,而具体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完成理论分析、实验观测和数值计算,则远远退缩在后面,极少亲历亲为,大多数由其团队成员(包括研究生)来完成;最后,对所完成的成果报告或论文,能瞄上一眼,已是很不错的了。当然,他们不会忘记堂而皇之地在论文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大名(也有在学生抄袭的论文上署名因而倒霉的)。更为糟糕的是:一年到头,有的人连一篇近代文献也不看,还敢斗胆“指导”年青的团队成员,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把他们称为“科研掮客”。更为可叹的是,这类人头上有时还顶着种种耀眼的“光环”。
好像以前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在一线奋斗,只有少数年长的、资深的负有指导责任,离开一线稍稍远一点。
这里来解剖一下过去的一只“麻雀”,材料绝对可靠。
1963年,我进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二年,加盟第六研究室(即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室主任是我的导师郭永怀教授,室里除了一位行政副主任以外,全部是一线科研人员。全室有四个研究方向:磁流体力学稳定性理论、受控核聚变、同位素电磁分离、电磁流体直接发电。担任学科带头人(按现在的叫法)是:曾是苏联专家别洛娃的研究生的北大才子徐复、在苏联获副博士学位的邱励俭(后来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北大58届高材生胡文瑞(现为院士)、留苏回国的唐福林以及郭先生在美国带过的学生潘良儒先生。在郭永怀先生亲自率领下,这些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带领着一群年青人,共同向电磁流体力学这个当时刚形成的交叉性前沿领域开战。
我在出访境外高校时,所见到的情况也大多这样。绝大多数导师都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不管年龄大小,都在看文献,分析问题,演绎公式,甚至自己进行数值计算。例如,MIT的
当然,国内也有一群中青年学者做得很好。例如,我所有一位从事石油工程研究的教授,已到“奔五”之年,每年仍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国内各油田奔波,搜集第一手资料,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在我所有不少这样的一线科研人员,但也有待在科研二线的。
目前国内有那么多人在科研二线晃悠的原因何在?有危害性吗?愿与大家讨论。
写于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5960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