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太多的人在科研二线晃悠 精选

已有 29852 次阅读 2010-9-19 09:03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科研一线, 科研二线, 亲历亲为, 科研掮客

与五十年前相比,我国科研队伍的壮大有目共睹,就人数而言,何止增加十倍!在研究所和高校,成千上万的人员在从事艰苦的科研劳动,先进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每年几百项国家级奖项的产生,一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就是明证。但是,我总觉得有一种现象不大正常:有太多的人在科研二线晃悠!

我们先来界定科研一线和科研二线的工作人员。

所谓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指的是:亲历亲为地参加科学研究全过程的人,也就是说,从现场调研、文献调研到科研选题、科研立项,从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确定到实验实施、公式推演、计算验证,从结果分析、成果检验到总结提炼、敷衍成文,无不一一做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算真正参与完整的科研实践,称得上是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人员。

所谓科研二线的工作人员,指的是:只是参加某些科研环节的人员。他们也许读一点文献,参与科研立项(现时有一个难听的代名词:“参与抢钱”);有时,也拍拍脑袋,出一些在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主意,而具体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完成理论分析、实验观测和数值计算,则远远退缩在后面,极少亲历亲为,大多数由其团队成员(包括研究生)来完成;最后,对所完成的成果报告或论文,能瞄上一眼,已是很不错的了。当然,他们不会忘记堂而皇之地在论文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大名(也有在学生抄袭的论文上署名因而倒霉的)。更为糟糕的是:一年到头,有的人连一篇近代文献也不看,还敢斗胆“指导”年青的团队成员,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把他们称为“科研掮客”。更为可叹的是,这类人头上有时还顶着种种耀眼的“光环”。

好像以前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在一线奋斗,只有少数年长的、资深的负有指导责任,离开一线稍稍远一点。

这里来解剖一下过去的一只“麻雀”,材料绝对可靠。

1963年,我进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二年,加盟第六研究室(即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室主任是我的导师郭永怀教授,室里除了一位行政副主任以外,全部是一线科研人员。全室有四个研究方向:磁流体力学稳定性理论、受控核聚变、同位素电磁分离、电磁流体直接发电。担任学科带头人(按现在的叫法)是:曾是苏联专家别洛娃的研究生的北大才子徐复、在苏联获副博士学位的邱励俭(后来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北大58届高材生胡文瑞(现为院士)、留苏回国的唐福林以及郭先生在美国带过的学生潘良儒先生。在郭永怀先生亲自率领下,这些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带领着一群年青人,共同向电磁流体力学这个当时刚形成的交叉性前沿领域开战。

郭永怀先生组织了一周一次的讨论班,先集体攻读留比莫夫关于电磁流体力学的专著以及相关论著,而后每周汇报、讨论各自的研究进展。所有人员都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中的所有环节,人人都在做理论分析或实验观测、数值模拟,没有一个人游离于“科研二线”。短短几年中,就创造了第一流成果。当时在中科院力学所的其它研究室,情况也大致如此。

我在出访境外高校时,所见到的情况也大多这样。绝大多数导师都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不管年龄大小,都在看文献,分析问题,演绎公式,甚至自己进行数值计算。例如,MIT梅强中教授,他是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如今已年逾古稀,他较长时间内总是带着五六个研究生,每天与一个研究生详尽地研讨问题(至少一个小时),从不间断;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合作研究时,看到我的host许为厚教授,当时已近65岁,我曾亲眼看见他在仔细核验研究生所编的计算程序,与他们进行具体入微的讨论。国外学者一般认为,一旦远离科研第一线三年以上,就意味着学术生命的终止。

当然,国内也有一群中青年学者做得很好。例如,我所有一位从事石油工程研究的教授,已到“奔五”之年,每年仍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国内各油田奔波,搜集第一手资料,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在我所有不少这样的一线科研人员,但也有待在科研二线的。

 

目前国内有那么多人在科研二线晃悠的原因何在?有危害性吗?愿与大家讨论。

 

写于2010123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5960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4446.html

上一篇:力学学科在中国To be, or not to be(2)千呼万唤始出来的78个字
下一篇:无量纲化→量纲一化?天大笑话!
收藏 IP: .*| 热度|

98 董志刚 杨晓峰 林中鹿 由旭 毛培宏 于国际 刘忠波 曹俊兴 茹永新 杨学祥 李世春 马红孺 王晓峰 刘全慧 王伟 刘建彬 董云伟 章成志 张乾兵 文绍 郭战胜 关燕清 马占新 吴雄斌 刘进平 朱志敏 王青云 程光伟 于锋 俞立平 马中良 曹聪 娄开阳 朱金颖 梁建华 张亮生 刘全生 周春雷 肖希 丁甜 陈苏华 虞忠衡 熊李虎 许先进 吕喆 黄晓磊 毕重增 张子柯 李冰 赵宇 王启云 蔣勁松 耿文叶 陈乾 张芳 刘孔 李学宽 陈青春 蔚洪恩 许培扬 李永丹 赵福垚 刘安金 吴锦宇 齐霁 李毅伟 刘希未 王业春 杨东江 曹贺贺 易文凯 杨大勇 王孝养 闫小勇 杨欣 陈健 林涛 张文卓 王庭 鞠思婷 陈然 裴宏伟 陈士国 王随继 方奎 吕向峰 卢东强 李新民 韦磊 zy88093139 ysliysli khphy ydliu khphy2008 zjie8108 shuishousong fqk6166 lxy82226

发表评论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