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成就
新的一年,2021年,在全球面对冠状病毒威胁的阴影下终于到来了。尽管过去一年里,病毒瘟疫的爆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创。然而,和平环境,科技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给人类的健康长寿带来了巨大的促进。过去经历的150年中,人类社会见证的一项最伟大成就,是平均预期寿命的显著延长。
1870年时的全球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大约为30岁。而今已经达到73岁以上,并且还在不断攀升。大多数人群在寿命增加的时光里,都保持了相对健康的状态,患病和机体衰落的总体比率也无巨大改变。这种发展对个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和重要的。比如,在1960年,中国新生儿只有27%的机会能活到65岁,而现今已经达到了83%,并在进一步增加。与前几代人相比,人们可以期望活的更长和更健康。
人口老龄化
平均预期寿命的显著延长,对于个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令人感到担忧。1965年,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人口有1.29亿,现今这个数字已经接近7.5亿,预计到210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同时,百岁老人的数量也在增加,1965年为2万人。预期,到2100年将增加到1900万。社会老龄化,使处于传统定义工作年龄的人数减少,政府对高额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的财政负担明显加重,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应对人口的老龄化,将需要在政策,机构和实践上等诸多方面做出深刻的改变。
长寿带来的变革
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人口老龄化时,如果强调的不是衰老,而是长寿,那么今天出生的孩子,要比他们的前几代人有更多的生存时间。活到高龄的人数将会显著增加。长寿代表存活持续时间的延长。更长的寿命也意味着许多生活场景会发生了改变。比如,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考虑选择何时接受教育或再教育更适合自己?何时结婚?何时去生养小孩更为合适?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生工作多长时间更有意义?怎样安排度过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时光最有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已经不仅在于我们要如何去负担社会的老龄化,对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如何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以便健康,有质量,有意义的充分利用寿命延长的宝贵时光。
在一定程度上,平均寿命延长的基础是生存时间变得更富有弹性或说是“可塑性”。营养状况,教育程度,行为习惯,公共卫生,环境因素和医疗条件等等都会影响到衰老的速度。对发病率,死亡率,认知功能和体力状态等一系列指标研究发现,平均寿命的延长,并未主要表现为人口在机体功能上的更加衰老,而显示的主要是衰老速度比以前更为缓慢。
实际年龄和生理年龄
传统上,从出生登记开始,到死亡登记为止,依时间顺序计算年龄,称为人的实际年龄或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以实际年龄作为衰老标准是长期固定化的模式,也是政府和人口部门对人口老龄化的统计和制定相应政策的依据和基础。根据这种固化的实际年龄分组,把65岁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老年受扶养人比率(old-age dependency ratio)也是基于这个年龄段来计算的。单纯地从实际年龄的角度看待衰老,其结果总是关注到老龄化社会的负面因素,比如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去照顾和应对老年人口的增加等等,往往忽略了为老年人创造和维系一个健康长寿状态所做出的努力,将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
显然,实际年龄并没有把平均寿命延长的“可塑性”考虑在内。也就是没有考虑到老龄人群中健康状态存在着个体化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到怎样有针对性的去帮助老年人建立一个更健康,更长寿和更有建树的老年生活。而人的生理年龄(也有称之为生物学年龄或表型年龄)与其实际年龄是不同的概念,生理年龄注重的是一个人机体的真实生物学状态或实际的生存潜力,因此,对人寿命延长的“可塑性”具有指标意义。生理年龄可以比其实际年龄大,也可以比实际年龄小。若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意味着其衰老速度要比实际年龄来的快;反之,则意味着其衰老速度要来的缓慢。以生理年龄标准来衡量衰老,老龄人口可能要减少的很多。
日本-老龄化社会的样板
日本是老龄化社会的样板,比中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1950年以后,日本人口结构的转变是7个工业国(G7)中,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最大和生育率下降最多的国家。至2017年 日本人的平均预期年龄已达84.10岁,具世界之首。因此,社会老龄化对日本影响最为明显。尽管日本的经济增长一直趋缓,但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日本仍位于世界第三,在G7国家中仅低于美国。日本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积累了更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政策,比如对年长人员的工作安排更为灵活,增加适合老年人非全时的就业机会等等。
政府对老龄化社会的职能作用
从政府的角度应对老龄化的问题,是要在就业,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以及生活的各方面对老年人给与支持,帮助年长工人保持生产力,提供更有弹性的工作条件和岗位,帮助人们抓住和善用寿命延长的机遇。
终身学习
在长寿的社会里,个人的终身学习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寿命延长和科技进展,使得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极大增加,这需要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以满足各年龄段工人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的需求。这样年老的工人可以在他们人生起伏的多阶段职业生涯中,重新定位,重新规划和重新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生理年龄检测
衰老的“可塑性”意味着人们衰老进程有很大的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超过65岁,这种衰老进程的差别显得越来越明显。显然用实际年龄作标准,不能区分哪些人衰老到无法继续工作,哪些人能够继续胜任工作。生理年龄评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用来区分人们在衰老程度上的差异。尝试测定生理年龄的方法已有不少。从简单的单项体能测定,器官生理功能和生化指标分析,分子标志物检测(如:端粒长度,DNA甲基化,线粒体功能和基因测序等)到建立衰老相关的数学模型,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创新性实用检测方法并不多见。可能需要借助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来完善生理年龄的检测方法。
衰老和慢性病
伴随人口的老龄化,人类疾病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向非传染性疾病转移。这些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也包括癌症。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昂贵且疗效不好。2016年,上述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1%,现在可能更多。为减少这些疾病的危害,医疗体系对预防性健保的作用愈加注重,重视通过教育改变人们在运动,饮食,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开发新的对慢性病预测,监视和干预的技术。
许多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实质上就是衰老过程本身的结果,或者说这些疾病的发生和衰老过程本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在人衰老进程中,慢性疾病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转而对衰老的速度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说明除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之外,针对延缓衰老的疗疗法将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专注于开发延缓衰老疗法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多。
抗衰老治疗
寿命延长不仅仅对个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虽然研究显示降低人群疾病发病率比进一步增加预期寿命更有意义,但是,如果健康的长寿没有同时获得改善,那么可用于改善健康的经济收益会明显减少。因此,抗衰老治疗特别有价值,因为这种治疗既促进长寿又增进健康。英国(Oxford University/London Business School)和美国(Harvard Medical School)学者的研究显示,延缓衰老治疗增加预期寿命一年可获价值为38万亿美元,十年则为367万亿美元。对二甲双胍的研究也显示,用于抗衰老治疗的经济获益要明显大于用于治疗个人的疾病疾病。
通过改善衰老状态的治疗,在健康,长寿与衰老之间建立起互补性的良性循环,将使个人和社会经济获得更多的收益。结合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发展趋势,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中,抗衰老疗法治疗的发展和收益将进一步增加。
All‘s Well That Ages Well
莎士比亞的一齣喜剧的剧名,中文有译为《皆大欢喜》或者《终成眷属》。剧名的英文原文是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这句话的直译的意思是“結局好,便一切都好”。英美三位老年学学者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借用了这一莎翁名句,只是把Ends改为Ages,也就是All‘s Well That Ages Well:老的好,便一切都好。体现了一个健康长寿的老年有多么重要。争取有一个健康,幸福,长寿和有建树的老年,将是每个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1. Ellison, M., D. Sinclair, and A. Scott. 2021. All’s Well That Ages Well: The Economic Value of Targeting Aging. Oxford University/Harvard
Medical School/London Business School.
2. A Scott. 2020. The Long Good Life. Finance & Development
3. Gratton, L., and A. Scott. 2016. 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 London: Bloomsbury Business.
4. Sanderson, W. C., and S. Scherbov. 2019. Prospective Longevity: A New Vision of
Population Ag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Sinclair, D. 2019. Lifespan: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 New York: Altri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