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清山栈道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篇写于2010年的旧作。之所以又被拿出来炒冷饭,概因下周我又要去登三清山了,当然是为了陪妻子前往。为了备课,于是将《三清山栈道》这篇文章从箱子底翻了出来,读后自我感觉还是有一些可读性的。本想将这篇旧作再配上2008年我在山上所拍摄的一组照片发表出来,不知何故?照片就是传不上去,无奈只好有文无图,让大家凑活着看了,不好意思!
在游三清山之前,我对这座陌生大山景致的优劣是持怀疑态度的。怀疑何来?来自三个信息源。第一个信息源是曾读过一期《旅行家》杂志,其中很大篇幅是介绍江西风光的,介绍了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名山及其它景点,却只字未提三清山。第二个信息源是在去江西之前,恰巧从收音机里收听到一期介绍江西的节目。一位江西籍的女士很自豪地将家乡风景名胜一一介绍。其中她讲到家乡有三大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她恰恰也没介绍三清山。连江西籍人士都不推崇三清山,可见此山没有什么好景致。以上两个信息源让我对三清山产生的第一印象是,不美。到江西后,先游龙虎山,后至三清山。上三清山之前,导游极简单地介绍了三清山的风光。当我们问她,三清山与龙虎山风光比较孰优孰劣时,导游所问非所答地讲:游龙虎山不累,游三清山特别累。于是,我对三清山产生的第二个印象,很累。有了这样两个不好的印象,三清山在我的心目中的地位便大打折扣,对游览这座山的兴趣也所剩无几了。但因为是集体行动,只好跟着大家走一趟吧。
但在游览完三清山之后发现,三清山是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大山。之所以不被更多的人所知,是因为她犹如锁在深闺中的大家闺秀,其优美的身姿、姣好的面庞尚未被大家瞥见。而一旦得见她的真实面容,是会令所有的人为之叫绝的。
乘金沙索道缆车上山,只用了7分钟便完成了约2.7公里的登山行程。同行者言:如果一路都有索道,今天的游程便轻松多了。我回道:怎么可能?你没听导游说吗,今天的游程是很累的,做好吃大苦、流大汗的准备吧!同伴无语。
走金女线(金沙索道站至“东方女神”景点),我们向三清山第一个景点,也是今天游程中令人最叫绝的景点——“巨蟒出山”石峰行进。此段行程为2.3公里。
已做好吃大苦、流大汗的我们,刚登了几步台阶,便行在了平坦的人工栈道上了。三清山人工栈道为水泥铺路,深灰色的栏杆曲曲弯弯的,感觉像粗壮的植物藤蔓制成一般。此时,我们的左边是峭壁巉岩,高不见顶;右侧,初时多见大树的树梢,再行,便可看到远处莽莽苍苍的山峰了;凭栏往下看,由于有雾霭的遮蔽,无法看清山谷里的一切,更觉深不可测。由于有人工栈道的一路陪伴相送,同伴们都精神抖擞起来,尤其是那几位腿脚不太灵便的更觉欣慰,话也多了起来。有人言:要是全山都修建了这样的栈道就好了,走上一天也不会太累。我说:在别处游山,总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里就不用顾忌这条戒律了。同伴们皆赞成此言。确实如此,行走在平展展的栈道上,一边欣赏着三清山如画的山川秀色,一边寻觅着可资拍摄的好景致,什么都不耽误。我边行边仔细观察了这里的栈道。栈道下部支撑结构为,在倾斜的崖壁上打上水泥立柱,几米远一根,根基是坚硬的花岗岩石壁;然后在立柱上卧板铺路,再加上栏杆,栈道就铺成了。“说来简单,然而建起来一定是颇为费力的,所有建筑材料都要从山下一点点运上来,还要用不少的水电。很难啊!”我暗自思衬着。
凭借着方便的人工栈道,我们很快就看到了被众山峰围捧着的擎天高耸的“巨蟒出山”石峰了。刚看到这座石峰时,并不感觉它像蟒蛇,而像一只昂首前行的骆驼,那高高的花岗岩石柱就是骆驼的长颈和脑袋,只是身子略小了一些;然而移步换形,且行且看,前行的骆驼变成了张飞的丈八长矛;再行,丈八长矛又变成了女人高高的玉簪螺髻;及至走得很近了,才看出其巨蟒的形态。据说,三清山公园管理部门为了这座高达128米的“巨蟒出山”石峰专门上了保费达一亿多元的商业险,可见其在三清山诸多景点中之重要地位。告别了“巨蟒出山”石峰,下一个景致也是三清山经典景观之一——“司春女神”。“司春女神”高86米,头部和身部由两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组成。女神头微微前倾,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前方,齐肩秀发披在脑后,深凹的眼窝,高高的鼻梁构成女神美丽的容颜。远远望去,女神丰满的胸部仿佛因呼吸而微动着。此时,所有的游客都驻足拍照,久久不愿离去,使原本较为宽敞的观景台变得狭小了许多。欣赏完东方女神像,再行,游客们的行程就不那么舒服了。因为金女线栈道只修到这里,接下来要想看到更多三清山的好景致,就需劳动自己的双腿,开始上上下下的强烈运动了。
在之后的游程中,虽暂时没有了便捷栈道的相助,但由于一路风光无限,游客们都把疲劳抛诸脑后,兴致勃勃地边观赏边讨论着每一个动人的景观。千年杜鹃林虽有其名,但看不到红艳艳的杜鹃花,因为此时不是开花的季节。一个仙翁在背阴处“方便”,美其名曰“仙翁唱歌”,原本以为神仙是不需要大小便的。“玉女开怀”是什么景观?定睛看去,原来是有女坦露酥胸,大胆地将美丽的双乳示人而毫不感到羞涩。原来这里也有“一线天”,看来凡名山都有一处或几处窄窄的石缝。一路行去,好景不断,不知不觉就到了日上酒店了。在这里用了午餐,下午还有很多的路、很多的景观在等着我们。
下午的行程刚起步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连续的石阶又陡又高,且感觉望不到头。此段的好景致也寥寥无几,单调的登山行程更觉疲累。这时,我们才感觉到导游所言有理,确实很累。在我们一行中,我的体质状况还算不错的,此时也有了疲惫不堪的感觉,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正当我们又攀上了几处陡坡,累得不知所措的当口,前面传来信息,称再往前走就到了西海岸栈道了。听说又要走栈道了,大家的精神头又被调动了起来,虽然脚下仍有一些石阶需要征服,但似乎没有刚才那么累了。
西海岸栈道,长4公里,被称作高空栈道。之所以这样称呼,是有充足根据的。因为西海岸栈道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600多米。在这样高的位置建造这么长的栈道,全国之首。走在高高的栈道上,别有一番惬意的滋味在心头。倚栏望去,可览众峰之小,可看脚下云聚云散、云卷云舒。本想观赏此景区名贵的古树,可看到的除了隐隐的绿色,根本无法辨别参天大树的本来模样。站在栈道上可尽情俯身拍摄山川风貌的大场景,视野及其开阔,除了云雾以外,几乎不会再有他物能将人们的视线遮挡住。除了观景,也可以欣赏栈道本身,当然不是看脚下的这一点,而是看前后挂在山峰拐弯处的栈道。远远望去,银灰色的栈道犹如是耸立的山峰脖颈上的项链,为山峰平添了几分妩媚;又像是盆景的一副托盘,托盘之上高耸的峰顶就是盆景造型,看去也很动人。喜爱登高远眺的游客饱了眼福,可也苦了一些胆子小或有些恐高的游客。一路行去,看到过有女同胞,也间或有个别男同胞必须紧贴着栈道内侧的石壁才敢行走,而不敢靠近栈道栏杆半步。对他们的表现旁人也只是报以善意的微笑,毕竟我们所置的位置太高了,而保护我们的只有此刻看上去有些单薄的栏杆,设若栏杆有恙,凭栏的人们必将升仙而去。同在金女线栈道一样,我也仔细观察了西海岸栈道的修建状况,但没有看懂。因为此段的栈道除了高居云端以外,更有这里的山峰石壁几乎是直立的,根本就没有建造立式支柱的可能,而没有立式支柱的栈道只能靠平筑在石壁上的支架来支撑托举。可在这高于千米以上的石壁上是不可能搭脚手架的。该如何建造?我当时的感觉是,这样的工程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走完西海岸高空栈道(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往三清福地景区),稍事休息,经过一段过渡带,我们又行走在了全长3.2公里的东海岸(又称阳光海岸)栈道上了。若是清晨走在这条栈道上,可以边沐浴着温柔的阳光边观赏披着早霞的一座座峰峦。可惜我们所处的时间段是临近傍晚,清晨段才可见的美景此时是不可见了。由于山峰的阻隔,走在东海岸的我们已没有了阳光的照射,且山谷中的雾霭也悄悄地弥漫开来,一路本该见到的景观都不甚明了了。但一天愉快的游程仍使我们兴奋不已,既然看不清景观了,就让我们用另外的方式来放纵自己吧。大家极其放松地走在返程的栈道上,开始扯着嗓子唱歌,放开喉咙喊叫,让自己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争相站在用钢化玻璃铺就的观景台上照相,甚至跳跃,丝毫不惧怕脚踩着的透明玻璃以下的万丈深渊;虽各处景观都处在朦胧之中了,但却挡不住大家以此时的所见所感来诠释某个景观的情趣,且颇有新意,甚至有趣,逗弄得大家开怀大笑。待我们重新见到“巨蟒出山”石峰时,天已经有些暗了。这个时候再看雄踞在我们头顶上的巨蟒,感觉比上午看到的狰狞了许多,黑黢黢地昂着它扁平的脖颈,甚至连它吐信子的嘘嘘声似乎都能听到一般,颇觉有趣。
在最后一段栈道的陪伴下,我们终于回到了金沙索道的下行车站。
回忆一天的游程,最基本的感觉是不虚此行,并总结出了三“意”,即意料之外,意外惊喜,意犹未尽。原来江西除了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座众人皆知的名山以外,还有这样一座不太为外人所知且令人叫绝的名山啊!我认为,之所以将三清山誉为名山基于两点,第一,以三清山的景色绝不输给盖过五岳的黄山。正如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秘书长Piotr Migon所讲的:“就花岗岩山体而讲,世界上几乎没有能与三清山的雄伟、壮观、奇妙相媲美的。”第二,全长10多公里的三清山栈道为三清山增色无限,既方便了四方游客,又创造了一个旅游景区深度建设的奇迹。从2001年10月开始,三清山管理机构陆续投资数千万元,开始修建三清山栈道,到我们游三清山时(2009年10月),已陆续建成约10公里的栈道。而我们在山上看到,仍有栈道建设工程在进行着。这个消息是可以令所有后来的游客非常欣慰的,因为随着栈道的不断延伸,游客再游三清山就会更加方便舒适了。荷兰ITC学院自然资源系教授、荷兰项目协调员Jan De leeuw和世界环境保护协会主任、荷兰ITC学院教授Daan Vreug-denhil不但被三清山保存的地球记忆折服,还被三清山的栈道所感动。他们说:“你们所建设的空中游览栈道是举世无双的。我们建议你们申报‘世界上最长的空中栈道系统’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价之高,溢于言表。
在结束了江西行回到北京后,我专门为三清山栈道是如何修建的这样一个疑问查找了有关资料。
资料显示,由于没有上山的公路,所有修建栈道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建设者们用肩膀扛上山的。栈道须臾不能离开山峰石壁,且距离很长,为此建设者们像架桥一样同时从两端架设,最后在中间合拢。为了尽量不破坏三清山的自然资源,在后来修建东海岸栈道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不打立柱撑架的,而是让支撑栈道的横梁从花岗岩崖壁上“长”出来,每根横梁里有5根12毫米粗的钢筋,且每根钢筋“长”入岩体达1米以上,以确保对栈道支撑力量的足够大。
为了在这些连飞鸟都站不住的直立崖壁上打孔、埋钢筋,建设者们要通过吊索悬在绝壁上,像蜘蛛人一样地去工作,用冲击钻在坚硬的花岗岩岩壁上打上无数的眼,方可将栈道一米一米地向前延展开去。不要说那些整天吊在悬崖上的建设者们了,我们这些旁观者想想都觉得难,难于上青天。据资料显示,两个建筑工人打冲击钻,一天只能钻5根横梁的眼。
在下山之前,我与正在为新建的栈道护栏绑铁丝的工人们聊了会儿天。我问:“吊在那么高的地方干活害怕吗?”年轻的工人不好意思地说:“刚开始挺害怕的,慢慢就习惯了。”“后面的工程还多吗?”“还有,但有多少不知道,听头儿的。”正是这样一群连与外人说话都感到羞涩的工人们,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过人的胆魄与智慧,创造出了令世人称奇的伟大工程。让所有已走过三清山栈道以及准备通过三清山栈道去观赏三清山风光的人们对这些建筑工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