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烧碎了国人心的大兴安岭“五·六”火灾
2018年元旦,我乘火车去了黑龙江省的漠河,准备以这里为基点,游览从漠河到北极村这一处被誉为中国版图雄鸡鸡冠的中国北方边境地域。
此行我为自己设计了三个基本目标:一是要站在中国最北端的地域,向南瞭望我们伟大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所在,这个目标我实现了,其过程已记录在了我的《我找到北了——漠河见闻》的博文中。二是要亲身体验一下中国最北端的极寒气温,无奈,这个目标没能实现,因为我们去的那几天恰恰是暖冬气候,白天的最低气温也不过零下二十几度,距我期望中的零下三、四十度、甚至零下五十度的极寒有着较大差距。三是想去找寻一下三十年前曾经烧碎了国人心的大兴安岭“五·六”火灾遗迹,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丑陋的“猎黑癖”,而是因为当年发生在春天里的一把火着实燃得太过猛烈,森林过火面积着实广大,那场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着实惨重,那场大火所遗存的教训着实惨痛……
我们所乘的从哈尔滨至漠河的火车是夜行车,但有早睡早起习惯的我,早早便醒来了。无所事事的我,撩开窗帘的一角,眺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着的莽莽林海。隔窗所见的晨曦中的广袤森林毕竟朦胧,无法辨别哪一处是原始林地、哪一处是灾后萌生林地,但总的感觉是,经过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与生态再造,这里正在走出当年火灾的黑色阴影,翻开绿色的新篇章。
出得漠河火车站,一辆事先约好的面包车已等待着我们一行6人,开车的是一位张姓90后小帅哥。待我们坐稳后,汽车沿着迤逦的林间雪路向大兴安岭的林区腹地驶去。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我自觉不自觉地向小张师傅问起了“五·六”火灾。小张如实回答,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出生,所了解的一切都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知道的。他还告知我,这一路有很多当年火灾的遗迹,你可以找一找。
我们的车子到达了此行的第一处景区——九曲十八弯原始生态湿地景区。景区内有一座五层观光塔,拾级而上,一片北国林海风光一下子涌入了我的眼目之中,那灰白相间的是远接天际的林木的海洋,那蜿蜒的白色长龙是覆盖着白雪的额木尔河,那黑色的长龙自然是从哈尔滨到漠河的铁路线了。
额木尔河,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才听说的河流的名字,我不知道它的汉文意思是什么,但它却是漠河人民的救命河。在1987年5月6日发生的那场特大火灾中,这条河流起到了拦截蔓延的大火的作用,因此,这条河流被漠河人民称之为救命河。当然在我参观漠河“五·六”火灾纪念馆之前是不知晓这一信息的。
从观光塔下来,我们又沿着铺满白雪的人工木质栈道踅进了亦冰、亦草、亦白桦林的湿地景区。严冬之中,湿地之水自然是要结冰的,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能够从它的坚硬之中读出水的特有的温柔;而冬季的水草早已是干枯一片,但能够想象出来,待艳阳高照于湿地之时,这里的草地肯定又是摇曳多姿多彩之景象;这里之所以让白桦林占了主导地位,还是因为“五·六”火灾的缘故。当年这里占主导地位的是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等树种,但大火过后,这一切都已基本不在。为了使这一片湿地景区尽快恢复绿色生机,于是便在其中广植了白桦树等速生树种,毕竟一株樟子松的主干要长到碗口粗细,总要在百年上下。
如果是在其它地点的任何一处,有这样一大片浪漫的白桦林陪伴在左右,我一定会心潮澎拜、诗兴大发的,可那一日,面对着可人的白桦林,我却站在木栈道上不愿靠近她一步,概因在她的身边矗立着一株株埒似蘸满浓墨的超大毛笔的未烧尽的樟子松树干,它高高地仰着笔尖,似乎要以蓝天为纸,将30年前的那场噩梦般的灾难写尽言透。
在游览了北极村等景区之后,我们的专车又将我们一行拉回到了漠河县城。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一处漠河县最有参观价值的纪念馆——漠河“五·六”火灾纪念馆。“五·六”火灾纪念馆于1988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于2006年重新改扩建。
说实话,我是带着五分的想要了解火灾的经过、五分的好奇心走进纪念馆的。当我站在巨大的、似乎有燃烧痕迹的、标明火灾当日的日历牌前时,我的心一下子被攫住了,那惨痛的一日仿佛就发生在我的昨天,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当参观了“起火之源”这一分展览后,我了解了起火的原因:林场员工的麻痹、无知加没有责任心导致了火灾燃起并迅速蔓延;国家体制的掣肘、官僚主义的作祟导致火势越来越猛;厄尔尼洛气候的助纣为虐导致天干物燥,火势愈发猛烈……这一切的一切,让英俊的费翔在当年春晚的一歌成谶,但这把火不是燃烧在冬季,而是燃烧在了春季;不是暧昧地燃烧了我、照亮了我,而是烧死了我的兄弟姐妹们,烧死了我的心……
再参观下去,“烈火熔城”、“悲惨瞬间”、“人间炼狱”、“悲伤的城市”四个展厅的诸多场景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虽一处处场景都是人工复制的,但却已不忍再细致地参观下去,因为那些仓惶出逃的老人、被烧死的孩子、被烧死的新婚夫妻,以及一处处残垣断壁,都真实地还原了“五·六”火灾的真实场景,观后令人振聋发聩!
“五·六”火灾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据展览介绍:
火灾面积1.7万平方公里,烧毁林地101万平方公顷,烧毁房屋63.65万平方米,受灾群众5万余人,火灾中丧生21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在漠河“五·六”火灾纪念馆展览的结束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巍巍兴安岭、滔滔黑龙江,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在经过大火的洗礼后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看了上述这段话,我的心里涌上来一股无法言说的不悦感觉,这样大的一场火灾,这样大的一场损失,居然可以用一个“洗礼”来加以遮蔽,简直是荒唐之至!我真的希望,无论是大兴安岭,以及全国各个省份的林地,乃至全世界的各地森林,都不要再遭受这样残酷的所谓“洗礼”。
愿类似“五·六”样的火灾从此在地球上不再发生!
写于2018年6月24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