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简介:
蛋白酶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一大酶类,它能水解各种蛋白质以及肽类等化合物为氨基酸,因此土壤蛋白酶的活性与土壤中氮素的转化状况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碱性条件下,S-ALPT可将酪蛋白水解产生酪氨酸;在碱性条件下,酪氨酸还原磷钼酸化合物生成钨蓝;在745nm有特征吸收峰。
二、试剂盒组分与配制:
试剂名称 | 规格 | 保存要求 | 备注 |
试剂一 | 液体18mL×1瓶 | 4℃保存 | |
试剂二 | 自备 | 4℃保存 | 甲苯 |
试剂三 | 粉剂×1瓶 | 4℃避光保存 | 临用前加入120μL蒸馏水润湿,加入240μL试剂七,沸水浴2-3min溶解,加入11.56mL试剂一,边煮沸边搅拌30min,冷却至室温,6000g,25℃离心3min,取上清待用。 |
试剂四 | 液体15mL×1瓶 | 4℃避光保存 | |
试剂五 | 液体22mL×1瓶 | 4℃保存 | |
试剂六 | 液体4.5mL×1瓶 | 4℃避光保存 | |
试剂七 | 液体0.3mL×1支 | 4℃保存 | |
标准品 | 液体1mL×1支 | 4℃避光保存 | 1mg/mL标准品母液 |
三、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酶标仪、96孔板、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培养箱、研钵、天平、可调式移液器、30-50目筛、甲苯和蒸馏水。
四、操作步骤:
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
1、预实验样本制备
新鲜土样自然风干或37℃烘箱风干,过30-50目筛。
【注】:土壤风干,减少土壤中水分对于实验的干扰;
2、标准溶液的配制:把1mg/mL(=1000μg/mL)标准品母液用蒸馏水稀释成100、50、25、12.5、6.25、3.125μg/mL的标准溶液备用。
编号 | 稀释前浓度(μg/mL) | 稀释液体积(μL) | 标准液体积(μL) | 稀释后浓度 (μg/mL) |
S1 | 1000 | 900 | 100 | 100 |
S2 | 100 | 250 | 250 | 50 |
S3 | 50 | 250 | 250 | 25 |
S4 | 25 | 250 | 250 | 12.5 |
S5 | 12.5 | 250 | 250 | 6.25 |
S6 | 6.25 | 250 | 250 | 3.125 |
3、预实验上机操作:
① 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745nm。
② 操作表:
试剂名称(μL) | 测定管 | 对照管 | 标准管 | 空白管 |
土样(g) | 0.05 | 0.05 | - | - |
试剂一 | 50 | 50 | - | - |
试剂二 | 25 | 25 | - | - |
振荡混匀,使土样全部湿润,室温静置15min | ||||
试剂三 | 100 | - | - | - |
充分混匀,放入37℃水浴锅或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4h | ||||
试剂四 | 150 | 150 | - | - |
试剂三 | - | 100 | - | - |
充分混匀,10000rpm,25℃离心10min,取上清液 | ||||
上清液 | 40 | 40 | - | - |
标准溶液 | - | - | 40 | - |
蒸馏水 | - | - | - | 40 |
试剂五 | 200 | 200 | 200 | 200 |
试剂六 | 40 | 40 | 40 | 40 |
充分混匀,放入37℃水浴锅或恒温培养箱中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取200uL反应液至96孔板中,于745nm处读取吸光值A,分别记为A测定、A对照、A标准、A空白。计算ΔA测定=A测定-A对照,∆A标准=A标准-A空白。(注:每个样本需做一个自身对照,空白管只需做1-2次) |
4、正式实验:
① 若预实验测定吸光值超出标准吸光值线性范围:高于最高值建议将上清液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并将改变后的D代入公式计算;
② 确定好最适实验条件后,正式实验样本制备同预实验样本制备;
③ 正式实验按照预实验上机操作步骤进行(标准管和空白管预实验已做,正式实验可选做)。
五、结果计算:
1、以各个标准溶液的浓度为x轴,其对应的ΔA标准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方程y=kx+b,将ΔA测定带入方程得到x(μg/mL)。
2、S-ALPT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天每g土样中产生1μg酪氨酸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S-ALPT活力(U/g土样)=x×V÷W÷T×D=0.325×x÷W×D
V:反应总体积,0.325mL; T:反应时间,24h=1d;
W:土壤样本实际取样量,g; D:稀释倍数,未稀释即为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