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YY

博文

[转载]NADPH氧化酶(NAO)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35 微量法100T/48S)

已有 156 次阅读 2024-6-21 14: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一、产品简介:

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AO)是一个典型的膜蛋白,催化NADPH氧化生成NADP+,并将电子传递给氧原子从而产生超氧阴离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真菌中。该酶异常可导致人慢性肉芽肿病(GCD),在植物中,该酶与其抗病性和各种胁迫有密切关系。

NADPH氧化酶(NAO)将NADPH氧化为NADP+的同时生成超氧阴离子(O2 .- ),接着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黄色物质。对照通过添加该酶的特异性抑制剂DPI排除背景值。最终检测生成的有色物质在450nm处的吸光值,即可计算得出NAO酶活性大小

二、试剂盒组分与配制:

试剂名称

规格

保存要求

备注

提取液

液体60mL×1

4℃保存

试剂一

液体0.25mL×1

-20℃保存

若凝固可放置室温或25水浴溶解。

试剂二

液体1mL×1

-20℃保存

试剂三

粉剂×2

-20℃保存

临用前每支加0.5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三天内用完。

试剂四

液体1mL×1

-20℃保存

三、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酶标仪、96孔板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培养箱、研钵/匀浆器、天平、可调式移液器、蒸馏水和冰

四、操作步骤

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

1、预实验样本制备

组织样本:称取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12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注】:若增加样本量,可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15~10的比例进行提取。

 细菌/细胞样本: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12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注】:若增加样本量,可按照细菌/细胞数量(104):提取液(mL)为500~10001的比例进行提取。

液体样本:直接检测;若浑浊,离心后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2、预实验上机操作:

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设定温度37℃调节波长至450nm

 所有试剂解冻至室温(25℃

操作表

试剂名称(μL

测定管

对照管

样本

20

20

提取液

150

145

试剂一

-

5

37℃孵育5min(可能会产生沉淀,但不影响后续测定)

试剂二

10

10

试剂三

10

10

试剂四

10

10

37℃避光孵育20min,于450nm读取吸光值A分别记为A测定、A对照,计算ΔA=A测定-A对照

3、正式实验:

 确定好最适实验条件后,正式实验样本制备同预实验样本制备

 正式实验按照预实验上机操作步骤进行

五、结果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酶活定义:每毫克组织蛋白每分钟在反应体系中使450nm处吸光值变化0.01为一酶活单位U

NAO(U/mg prot)=ΔA×V2÷(V1×Cpr)÷0.01÷T=50×ΔA÷Cpr 

2、按样本质量计算:

酶活定义:每克组织每分钟在反应体系中使450nm处吸光值变化0.01为一酶活单位U

NAO(U/g 质量)=ΔA×V2÷(W×V1÷V)÷0.01÷T=50×ΔA÷W

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酶活定义:每104个细菌或细胞每分钟在反应体系中使450nm处吸光值变化0.01为一酶活单位U

NAO(U /104 cell)=ΔA×V2÷(N×V1÷V)÷0.01÷T=50×ΔA÷N

 

V加入提取液体积,1mL;           V1加入样本体积,0.02mL

V2反应体系总体积,0.2mL         T反应时间,20min;                

W样本质量,g                    N细胞或细菌总数,

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89971-1439152.html

上一篇:[转载]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32 微量法100T/96S)
下一篇:[转载]土壤氮循环相关指标和酶活
收藏 IP: 171.113.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