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YY

博文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08 微量法100T/96S)

已有 228 次阅读 2024-5-24 10: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产品简介: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少数微生物中,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计算PAL活性。

二、试剂盒组分与配制:

试剂名称

规格

保存要求

备注

提取液

液体100mL×1

4℃保存

试剂一

液体20mL×1

4℃保存

试剂二

粉剂×1

4℃保存

临用前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

试剂三

液体1mL×1

4℃保存

三、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酶标仪、96孔板UV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培养箱、研钵/匀浆器、天平、可调式移液器、蒸馏水和冰

四、操作步骤

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

1、预实验样本制备

组织样本:称取0.1g样本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12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注】:若增加样本量,可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15~10的比例进行提取。

2、预实验上机操作:

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290nm

 操作表

试剂名称(μL

测定管

空白管

样本

5

-

试剂一

145

150

试剂二

40

40

混匀,30℃准确反应30min

试剂

10

10

混匀,静置10min后,测定290nm处的吸光值A,记为A测定和A空白,计算ΔA=A测定-A空白。(注:空白管只需做1-2次。)

3、正式实验:

 确定好最适实验条件后,正式实验样本制备同预实验样本制备;

 正式实验按照预实验上机操作步骤进行。

五、结果计算:

a.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按组织蛋白浓度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mg组织蛋白在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吸光值变化0.1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

PAL活性(U/mg prot)=ΔA×V2÷(V1×Cpr)÷0.1÷T=13.33×ΔA÷Cpr

2按样本质量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每g组织在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吸光值变化0.1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

PAL活性(U/g质量) =ΔA×V2÷(V1÷V×W)÷0.1÷T=13.33×ΔA÷W

 

V加入提取液体积,1mL;               V1:反应中样本体积,0.005mL

V2:反应体系总体积,0.2mL             T:反应时间,30min

W样品质量,g                       Cpr:样本蛋白浓度,mg/mL

 

b.96 孔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按组织蛋白浓度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mg组织蛋白在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吸光值变化0.05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

PAL活性(U/mg prot)=ΔA×V2÷(V1×Cpr)÷0.05÷T=26.67×ΔA÷Cpr

2按样本质量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每g组织在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吸光值变化0.05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

PAL活性(U/g质量) =ΔA×V2÷(V1÷V×W)÷0.05÷T=26.67×ΔA÷W

 

V加入提取液体积,1mL;               V1:反应中样本体积,0.005mL

V2:反应体系总体积,0.2mL             T:反应时间,30min

W样品质量,g                       Cpr:样本蛋白浓度,mg/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89971-1435421.html

上一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07 微量法100T/48S)
下一篇: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09 微量法100T/96S)
收藏 IP: 171.113.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