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的书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amliu80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文

苦命天子的“苦命”——读《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已有 7813 次阅读 2011-2-19 21:13 |个人分类:读书心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人生, 文章, 天子, 主人公

        
 
       前些天又看完了一本茅海建教授的书——《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这本书远比《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和《天朝的崩溃》易读,正如题目,全书的主人公是个“苦命”的人。如此带有感情色彩的提法,给文章定下了基调。 
 
       开卷才发现,作者并非同情,而是可怜这个做了11年皇帝的人。作者这样评述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幸事。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同样痛苦的是,一个坐在他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过。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折磨。”咸丰皇帝就属于第三种人,他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他也曾经有过远大的抱负,他试着日理万机,批阅奏章到深夜。他真的很努力,但他也真的很无能。看看他当朝短短11年中发生的事吧。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由此时起,大清王朝的根基被撬动了。咸丰帝才刚刚登基一年,他派出八旗兵和汉族绿营兵去剿灭“长毛”(太平天国军队的别称),却屡战屡败,短短两年时间,丢掉了大清的粮仓——两湖,甚至失去了政府的最大税源——江浙。不得已之下,咸丰皇帝才启用了汉族重臣——曾国藩。命其在湖南老家督办团练事宜,这也开启了一个传奇武装力量的时代,这支部队名曰“湘军”,由这支部队锻炼和培养出来的一批高级将领将书写大半个晚清史。 
 
       咸丰朝除了“内忧”,更重要的是“外患”。从1856年开始,洋人又来了,由于地方官员的瞒报,咸丰帝对前线的战况一无所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前期失败还可以归咎于“用人不当”,之后在《天津条约》的谈判过程中的退让,足见咸丰帝的草包本色。他为了防止“夷人”进京(即外国派驻大使),宁可全免一切关税,鸦片开禁合法输入。孰轻孰重,完全没有概念。最后又因为战俘问题得罪了侵略者,英法两个世纪大盗劫掠了“万园之园”,穷凶极恶的英国专使额尔金做出了罪恶的决定——焚烧圆明园。 
 
      提到圆明园,我不得不停下来。这是中华文明史上最深重的痛。作者这样写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有光荣,也会有耻辱。光荣使人兴奋,耻辱却让人深思。我以为,后者更具有力量。”这句话读来,确实很有力量。想到近年媒体上报道的关于圆明园的新闻,不得不深思。比如:修复圆明园、圆明园再开发以及圆明园兽首回归等问题。这些问题转移了大家的视线,人们过多地关注了外表,似乎忘记了圆明园问题的内核。作者也及时呼吁:“荒芜的圆明园是我们民族脸上的伤疤,提示着当年的耻辱。在我们这个民族尚未强大到能够拒绝一切耻辱之前,千万不要用人为的整容术,来抹掉这一伤疤。” 
 
       圆明园没了,咸丰帝再也没有振作起来。苦命的天子把大清帝国带入了深渊。他后期重用的汉族官员和他的六弟奕?将为帝国做最后的挣扎,这就是后来的“同光中兴”(此是后话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6763-414600.html

上一篇:“春运”沧桑(8)
下一篇: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科教救国之一
收藏 IP: 220.169.30.*| 热度|

1 陈远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