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水课、抄袭与“狠抓”

已有 2028 次阅读 2018-9-26 16:03 |个人分类:大学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一阵听到些报道(如:1,2,3),提出给大学生“增负”这样的说法,感到匪夷所思。刚才查到教育部正式文件*,对应的说法是 ——

   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可以看到,官方的措辞和媒体用语有微妙差别,两种表达方式在受众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会引起相当不同的效应。显然,“增负”与人们的通常认知形成反差,有利于抓眼球,但很容易在认知层面引起冲突,并引发逆反心理。可见,当今网络媒体报道的水平和准头都不高,看后不可轻易下结论。

    但官方文件中提到“水课”、“金课”这类说法,也不甚严肃,充满了功利色彩,甚至铜臭。殊不知,今天你们口中的“水课”,当初正是你们自己下文件安排的,说是搞什么“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这样那样,头头是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可见,你们当中的认识是不统一的,甚至是有分歧的。这家上来搞一套,那家上来又另搞一套。口中念念有词,实践总在发展嘛,做法也要改变嘛,云云。问题是,改来改去,人的本质改变不了,改变的只是形式,钱倒花去不少。回头你们又得换个说法,有意思?

    我的看法,搞教育,还是多尊重老师们的意见。其实,大部分老师们也不大提意见了,提了也白提,费力又受伤,最后就成了“爱咋咋”。可是,不管怎样的官方“图纸”,都得交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手中。不信任老师,一切都白费。进一步说,“工程师”这种说法也不贴切,因为学生不是螺丝、铁锭这类没有生命的工业材料,不是照着图纸就能塑造的。对于年轻老师,要帮助他们掌握教学方法,允许他们去摸索经验;对于资深教师,要相信他们是有教学追求的,不要在他们身后充当“back driver”。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有“自主”的权利。

    说到教学,通常是一个人在上面讲,一群人在下面听。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效率不高。过去高考升学率低,学生基础好又乐于学习。这种情况下可能教学效果还不错。可是,如今扩招已经让高考升学率超过了70%,很多学生不但基础不好,不爱学习,还有各种问题。这种情况下,再怎么“狠抓”,恐怕也是费力大、成效微。就算按刚才讲的充分信任老师,尊重师生自主权,从效果上还是存在瓶颈。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我的看法是,应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结构调整。现在已经到了逐步抛弃传统模式的时候了。新的模式中,全体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分配独立的学习空间(类似于办公室),进行互助式学习(互相讲解、互相讨论,等等)。这就好比到火锅店里,点菜、配调料,都自己来,一伙儿的坐在一起,热闹、有气氛。要相信学生能学到知识:没必要给成年人“喂饭吃”。总之,模式必须打破“一个人讲、一大群人听”的旧模式。在这个前提下,逐步发展和完善。

    作为结束,略评最近流传的20多个学生抄袭、得零分事件。一种可能是,学生们不喜欢那个课,但由于某种原因,必须选修。另一种可能是,学生们不晓得自己拥有表达的权利,或者是文笔太差,写不了也没观点。很多理科学生也可能误以为有“标准答案”,做不了自主论述的题目。总之,坚持原则没错,但也要分析原因,不可止于表层处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137144.html

上一篇:卡片的诞生~
下一篇:该了解点基本概念了...
收藏 IP: 223.11.182.*| 热度|

5 郑永军 张忆文 梁洪泽 张云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