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注意到企业微信的大群关闭了。It's O.K.。早期试用阶段,可以做各种调整。可能刚开始觉得新鲜,人们就发几条试验一下,了解下功能。我估算了一下,大群的“收视率”大约仅为 1/6~1/5,关注的人占少数。没发过言的同事,不会懂得企业微信,里面增加了微妙的元素。
.
当然,新事物总会引起各种担忧。比如,人们发明了马车、汽车,可以便利人们出行,但也会有交通事故。又比如,人们发明了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构建美好生活,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企业微信也一样,会带来方便,但也可能出现麻烦。不过,我想总体而言,应该会利大于弊。
.
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有“先行者不祥”的说法,跑在前面往往会面临风险。跟在后面,心里会更踏实;但也会失去先机,变得落后。刚想到一个思想模型:10个人从原点出发,往10个方向走,假定这些方向中的9个有陷阱,那么只有一个能走出来。对于走出来的人,我们往往只看到他的风光,而倾向于忽视他曾面临的风险。保险起见,不如跟在后面。。。但这不是创新精神。
.
刚才说的是引言。我是想到一点,如果把知识比作管道中的水,那么水泵可以比作生产力。那么,生产关系就处于水龙头的地位,如何调控则是个技术问题。这些年,我们的国力有了大发展,经济总量号称世界第二,但其实没有、或很少有“元贡献”。人工牛胰岛素结晶、青蒿素功效之发现,这一类属于“元贡献”,但都是改革开放以前做出的。我们的高科技,好多都是模仿、组装、倒买倒卖。为什么呢?
.
李嘉诚早年离开钟表店时,给老板留下了他的战略:做中档钟表。因为低档的大家都会做,门槛太低,而高档的太费功夫,短期内做不出来。可是,生产中档钟表,也就只能生产出——中档钟表的生产关系——相当于“中号水龙头”。我们的高科技,并不是“元级”产品,而是模块化组装为主,于是我们也就不会生产出“元级”生产关系。
.
从1992年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这个论断,至今有25年。可是,要创新就必须做出“元贡献”,从而产生出“元贡献的生产关系”。这里面好像有个死扣,需要去突破。举个例子,微软公司生产出一套操作系统,我们可以破解,得到逻辑功能完全一样的产品。但是,两者的生产方式是不一样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们有他们的脑力,但未必有他们的生产关系。(虽说近些年美国的国力有一定的衰落,但他们的核心生产关系还在,因而文明国家都会敬畏美国)。
.
其实,人们在群里说话也是一种生产劳动——生产大数据。可是,水龙头给关闭了,大数据也就生产不出来了。将来人工智能来了,作为生产资料的大数据却没有积累,于是人工智能就无法为我们定制服务了—— 而机遇属于有准备接收大数据的头脑——这就是我受到的启发。
.
注:本文首发于单位内部群,原标题“发现*”。略修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091247.html
上一篇:
一切知识都起源于观点下一篇:
ζั͡✿ 大学改革中的二律背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