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定义
刘新建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度是令中国人纠结的心事,问题的根源在于受限西方学者的文明概念。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以为应该是上下两个五千年,共一万年。
文明的概念不应以西方学者僵死的判别标准为依据,而应当以汉语“文明”一词的本质含义和唯物史观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汉语“文明”一词的基础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出现,因此,可以认为,真正人(人类学中的真人)出现时,人类文明也必然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结构逐渐走向复杂化。在一个头领的带领下简单的群居社会是最初的文明,这是人类刚脱离动物猿的状态,开始有组织的劳动。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职务结构,在劳动中形成有组织的分工,但只是单一的氏族部落社会,有了粗糙的村落形态,这是文明的第二发展阶段;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牧业形成,出现部落联盟,这是文明的第三发展阶段。出现了专门服务于部落上层家庭的奴隶群体,贵族家庭和平民家庭的鸿沟形成,礼仪有了阶层落差,国家形态的萌芽开始出现,这是文明的第四发展阶段。以军队为主要标志的国家结构形成,出现奴隶主、平民和奴隶三个基本社会阶层,礼仪出现严格的等级划分,有了强烈的阶级区分,这是文明发展的第五阶段,包括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第六阶段,严格的阶级等级礼仪被打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人之间的尊严受到财富拥有量沉重影响。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七阶段,当其时人和人之间都将是简单的平等关系,礼仪也简单化,类似第二阶段,但表现上是更高的审美水平(礼仪具有强烈的审美性),这正是文明的否定之否定回归。社会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是人类文明从第六阶段到第七阶段的过渡阶段,财富量造成的平等差异逐渐减弱。从每一个文明阶段到下一个文明阶段之间存在过渡阶段;一定区域社会文明阶段的发展会存在差异性,礼仪的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再从复杂向简单回归,都是漫长的过程。
我认为,文明的界定应考察经济生产力发展,发达文明的开始是形成以种植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体系。礼仪关系的发展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
大约在一万年前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出现农业与畜牧业的大分工,这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三阶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2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