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以前,友人转来一篇人民网上的散文《人烟稀少的十二圩老街》,读后使人感概万千。记得儿时的我,曾经再熟悉不过的这条老街,如今已呈一片衰败冷落景象,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然而,转念一想,并不足为怪。因为各地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状况并不平衡,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差异将会愈来愈大,这是必然的。这也正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单位部门兴衰的根本原因。相比于数十年前,十二圩的江湾码头固然早已不复存在,而那幽幽古街的繁华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最显著的例子莫如,广东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后中国新兴的窗口城市。原来不过是一个小渔村。南京市的河西地区,原来只不过是与南京城隔秦淮河相望的一片沙滩芦葦地,就连当地的居民也大多是外来人口,然而,如今南京河西地区不但有鳞次栉比的高楼群,住宅小区和服务行业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宏观上看,经济的繁荣昌盛,必然使富裕的地方更富,而相对贫困之地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附件:人烟稀少的十二圩老街(原载人民网)
如今,跑遍大江南北,或许也很难找到这样的景色,在村级建制的江苏仪征市十二圩街道上,江西街、湘乡街等代表地域特点的街名比比皆是,来此参观的人们从中不难看出这幽幽古街昔日的繁华。
十二圩,地处仪征市东南长江边,自汉代至明、清,仪征均为盐运、漕运要道,两淮产盐在这里集散,江南的粮食也都从这里转运北方。十二圩由于是重要的江湾码头,清同治十二年,淮盐总栈设在十二圩。此后数十年,十二圩一直作为淮南盐运的中转站并由此兴旺起来。 由于食盐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分销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民众食盐的十二圩,自然成为各地商贾云集之地,上海、安徽、湖南等地的盐商纷至沓来,其中犹以徽商为多。一时间,这座江边小镇水陆常驻人口达15万,直接参加盐务的劳工约5万人,苏、皖、鄂、湘各省人士杂处,十八帮会馆共存,水上帆樯林立,岸边房屋栉比,工业迅速兴起,商业日益繁盛。第一座发电厂、第一所中学、第一家电报所等代表现代文明的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十二圩从而有了“江北小上海”的别称。
“成也萧和,败也萧和”。十二圩因盐崛起,同样也因盐而没落。民国20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实行新盐法,轮运的发展和运盐方式的改变,十二圩来盐逐年减少,以徽商等为代表的巨贾们纷纷转向上海、北京等地另行高就,数万盐工生活渐失依靠,也纷纷外流四方谋求出路,随盐发展繁荣起来的商业和其它行业,也随之衰落下来。至今保存完好的惟一一座百年老屋;破损严重的老屋,让人看后,凄凉感觉犹然而生;见证了十二圩繁华历史的79岁老盐工朱世桂,不无感叹地说:“十二圩衰落的太快了,几十年前在此弄潮的盐商,今日安在否?”
来源:人民网 2002年7月02日 (责任编辑:陈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