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诞生200年

已有 3479 次阅读 2023-1-9 06:59 |个人分类:外国人物|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3/1/5

文学方面,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匈牙利人莫过于裴多菲(1823-1849),尤其是他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歌《自由与爱情》更是家喻户晓,许多中国人正是从他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真挚诗句中才开始了解匈牙利文学的。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封建势力,同时他又手持武器奔赴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场,最后为民族独立与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出生在布达佩斯南边100多公里的小克勒什(Kiskőrös),其诞生地是个小城镇,他的故居已辟为博物馆。其父是屠夫,母亲是农妇。裴多菲喜欢文学,痴迷于戏剧。12岁开始学写诗。他参加过流浪剧团。通过步行、乘驿车和雪橇,几乎走遍匈牙利,夜宿在酒店、小客栈、军营、露天帐篷和多瑙河桥头下面。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下层劳动群众,了解他们的悲惨生活和命运。在流浪剧团里,裴多菲开始搜集民歌。他采用劳动人民的口语运用民歌形式开始创作诗歌。

1844年,他在佩斯定居下来,在一家报纸任助理编辑。当时,匈牙利受奥地利帝国统治。千百年来,虽然匈牙利历史上充满了创痛和动荡,但匈牙利人始终自强不息,自立于欧洲民族之林,保持了民族的特点。1847年,民族诗人裴多菲在其信心宣言《我是一个匈牙利人》中,简明地描绘匈牙利人坚强的精神特质:

我是一个匈牙利人,我的本性严肃,

有如小提琴较低的音调。

微笑也许会流转我唇角,

但我从不马上开怀畅笑。

我眼里绽放最大的喜乐,

常与无声的泪珠相依伴;

所有悲哀我都耐心背负,

永不,我永不渴盼同情。

裴多菲的诗多半反映人民的生活,充满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他还参加并领导激进青年组织“青年匈牙利”。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火焰燃烧到了匈牙利。裴多菲与其他领导者在佩斯的一家咖啡馆里议定起义事项,并通过了旨在实行改革的政治纲领《十二条》。

3月15日,布达佩斯的一万多名青年聚集在民族博物馆(Magyar Nemzeti Múzeum,英语 National Museum,又译国家博物馆)前,年仅25岁的爱国诗人裴多菲朗诵了他在头天晚上写成的气壮山河的《民族之歌》,他号召: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

愿意作自由人,还是作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广场上的青年们在大雨滂沱中与诗人一起高呼:

我们宣誓,我们宣誓,

我们不再继续作奴隶!

会后,他们冲向监狱,释放政治犯,从而揭开了1848年革命和为自由而斗争的序幕。随后,群众在裴多菲的率领下前往布达总督府。总督府官员见来势汹汹,吓得面色发白,不得不同意全部要求。奥地利统治者被迫让步,匈牙利成立了内阁,废除了农奴制。

恩格斯称赞这场革命具有“英雄豪迈的特点”。如今3月15日已被定为青年节,民族博物馆是匈牙利重大历史事件——1848年民族起义的见证。如今每年这一天都要在民族博物馆前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革命爆发后不久,奥地利派兵前来镇压。9月匈牙利人民击溃了奥军的反扑。1849年4月,匈牙利国会通过独立宣言,建立匈牙利共和国,推举科苏特(Kossuth Lajos,1802-1894)为国家元首。如今匈牙利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竖立着科苏特的高大塑像和一群自由战士的组雕。科苏特是一名律师、报纸编辑,为匈牙利独立运动领袖和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晚年客死于意大利。科苏特和裴多菲一样被尊为民族独立的象征。

民族危难时刻,裴多菲投笔从戎,担任贝姆将军Józef Bem,1794-1850)的少校副官。在1848这一战火纷飞的年份里,裴多菲写下了多达106首抒情诗。他写诗同时又直接拿起武器参加战斗。

奥地利皇帝无力对付匈牙利起义军民,便请求沙俄派兵援助。1849年5月,沙俄派兵10万,与奥军联手向匈牙利凶狠地压来。匈牙利革命军在强敌压迫下战至最后时刻。7月31日晨,贝姆将军将还能战斗的300人组成了一支骑兵队,在战斗打响前又特意叮嘱裴多菲留下。诗人却违背了将军的命令,跟在骑兵队后面出发。这些英勇的匈牙利战士与数倍的敌人胶着在一起时,很快便被淹没和融化了。身材削瘦的诗人也被两名俄国哥萨克骑兵前后围住,一柄弯刀凶狠地向他劈来,诗人闪身躲开,但同时另一把尖利的长矛已刺进了他的胸膛,诗人痛苦地倒下了……

裴多菲牺牲时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分在战火中完成。这样的高产率,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他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在广为传诵。

鲁迅最早将裴多菲的诗介绍到中国,1907年,他在《摩罗诗力说》中作了论述。鲁迅称裴多菲的抒情诗创作特色是“率纵言自由,诞放激烈”,他不仅亲自翻译了裴多菲的5首诗并为其作传,还鼓励白莽(即殷夫,1909-1931)、孙用 (1902-1983)等人翻译裴多菲的其他作品,使裴多菲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经过匈牙利人民的反抗斗争,奥地利帝国被迫在1867年同匈牙利签订协定,承认在奥国皇帝为统一元首的前提下,可以建立二元化的联合国家政体,国名也改称奥匈帝国。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末匈牙利实现了完全独立建国。

为了纪念裴多菲,布达佩斯在离民族博物馆不远的多瑙河畔,专门开辟了一个裴多菲广场(Petöfi Square),伟大诗人的铜像就屹立在这里。他神采奕奕地面向滔滔江水,雄鹰展翅般地扬起双手,与盖尔莱特山上的自由女神像隔河相望。多瑙河上一座大桥也命名为裴多菲大桥。广场附近还建立了一座裴多菲文学纪念馆(Petőfi Literary Museum)。匈牙利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位热血沸腾的爱国诗人。他那气壮山河的《民族之歌》永远鼓舞着匈牙利人民前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371179.html

上一篇:计算机之父——匈牙利科学家诺伊曼
下一篇:现代教育先驱——夸美纽斯
收藏 IP: 77.0.37.*| 热度|

4 孙颉 孙宝玺 张晓良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