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4/4/22
德国堪称是哲学的国度,历代涌现出不少哲学家,其中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和最后一位哲学大家,在历史上起过划时代的作用。今天恰好是康德诞辰300年,德国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
家乡的变迁,准时的康德
康德的家乡是哥尼斯堡,他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一辈子几乎都没离开过这个城市。但你在今天的德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城市。原来这个城市就是今天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二战后划归苏联的。为波罗的海重要商港、军港和渔港,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哥尼斯堡(Königsberg),系条顿骑士团(德意志人组成的宗教性军事团体)1255年所建的要塞,1286年发展为城镇。1701年,勃兰登堡选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在此加冕称王,成为普鲁士第一位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该市则成为东普鲁士地区首府。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诞生于哥尼斯堡,父亲是皮匠,母亲同样出身皮匠世家。小时康德在神学校读书,备受折磨,使他终身厌恶宗教。1740年16岁的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数学和物理。该校创建于1544年,是波罗的海地区的教育中心 。
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按照当时德国贫穷大学生的习惯,他到哥尼斯堡附近的乡镇担任家庭教师,就像教私塾。
1755年起康德回到母校执教,一干就是15年,教学工作极为繁忙:他任教逻辑学、形而上学、修辞学、人类学、教育学、数学、力学、理论物理学、自然地理学、矿物学等学科,甚至还开过武器制作和城市建筑学之类的课程,真是博学的通才。当时学校不给他开工资,学生的听课费是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尽管他学识之渊博令人惊叹,直到1770年46岁才升教授。后来还担任过2年校长。
康德身体孱弱,从不远出(最远只到西去100公里的但泽,即今格但斯克),也未结婚,终生恪守书斋,从未参与任何重大的现实斗争。纵观其一生,学术乃是生活中第一大事,余皆庸常。哲学自然是他至高的成就。他毕生追求真理,不断改进他的学说,使其更加精确,日益完美。而这个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就体现在个人著述和教学中。
康德的生活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极其简单,二是极有规律。他每天的日程是这样的:
早上5点,他就准时醒了,像生物钟在控制。他起床后,早餐喝一杯咖啡。然后将课上要讲的东西翻翻,就上课去了。讲了两节课后,又回到了俭朴的家,开始自己的工作:读书、写作或者沉思。这样直到下午1点。这时他便开始吃中饭了,他经常请几位朋友共餐,他们边吃饭边聊天,这些朋友十有八九不是搞哲学的,康德似乎有意找这样一些人来,这样他就可以从累人的哲学中脱身出来,讲点别的东西了。午餐过后他又开始工作,这样一直要到下午3点30分。这时便开始他的散步了。在康德平凡的生活中,这也许是最著名的了。诗人海涅曾有过一段惟妙惟肖的纪录:
每当康德身着灰色大衣,拿着手杖出现在住宅门口,然后向现在仍称为“哲学家之路”的菩提树大街悠然走去的时候,邻居们就知道时针准指向三点半。他如此来回踱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当天气阴沉或乌云密布时,人们就会看到他的老仆人兰佩夹着一把大伞,焦急地跟在他身后,仿佛是谨慎的象征。
散步过后,回去就是吃饭、工作、睡觉了,每一件事都像上面一样准时。
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差两个多月就80岁了。康德终身未婚,没有子女。他去世后,热爱他的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24名大学生抬着灵柩,后面走着驻防军军官团和成千上万的送葬队伍,把他安葬在哥尼斯堡大教堂。
1945年4月苏军攻占了哥尼斯堡,原住民大部分已逃走,留下的两万多人于1948年全部被驱逐到德国本土。大批俄罗斯人则迁来此地,市名也改用现名。1848年用哥尼斯堡大学的校园新成立了加里宁格勒大学。校园竖立着康德的塑像,俄罗斯人也尊崇这位大哲学家。
二战的战火摧毁了90%的旧城,战后又经过两次规划改建,今天的城市,几乎看不出古城的风貌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大楼,众多的公园,喷泉、雕塑错落其间,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气派,但古迹却所剩无几。市中心保留下来的唯一古建筑是那座高耸的大教堂,内设康德纪念馆,北墙下有康德之墓。此外,还留下6座老城门。
市区地势低平,多河道桥梁。古时,普列戈利亚河及其分叉上建有7座桥。一个散步者怎样才能走遍七座桥而每座桥只经过一次,这就是数学上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很多人为此绞尽了脑汁。1736年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来访,注意到七桥问题,把它简化为网络的一笔画问题,然后证明这是办不到的。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导致了一门新数学分支拓朴学的诞生。康德对欧拉很崇敬,一些论文都寄给他过目。
哲学界的哥白尼
康德一生的贡献很多。大体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他这一说法推翻了关于太阳系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1749-1827)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学说。
在批判时期,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 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美。这三部力作也可以说分别阐述了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奠基性著作,最为重要,它讨论知识学,即认识论,如何获取得到知识。关于认识论的问题,以前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是笛卡尔的唯理论,另一种是培根、洛克的经验论。康德采二者之长,去二者之短,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即知识来自于经验,而如果它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则必须依赖理性。
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与“物自体”(Ding an sich,或自在之物)。物自体是指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它是现象的基础,人们承认可以认识现象,必然要承认作为现象的基础的物自体的存在。
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通过人的认识能力(认识主体)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
康德把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感性(时空感)同经验结合形成数学。知性同经验结合成为知识(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知性有12范畴,份量、质、关系、样式四大类,每一类又包括三种范畴。其实就是12种思维模式。至于理性,是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或是欲望),它要求超越现象,抛开经验去把握、认识世界的本质,却永远达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限于假象。这样康德就将形而上学家和神学家想要证明的灵魂和上帝等的存在否定掉了。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只能到达经验,不能超越,研究的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康德有一句名言:“我们的一切知识开始于感官,然后进达知性,最后终止于理性。”
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即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如因果律、必然性、可能性、实在性、否定性等等)都既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康德给人的启示应该是,在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知识中,有人类认识能力的参与。“先验辩证论”是康德哲学中最有创造性的部分,他不是论述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是挖掘谬误和矛盾的根源,以及科学所认定的谬误的价值何在。既然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他的角度决定了他的方法和范围,因此,对同一件事物会有多重视点上的不同成果。
综上所述,《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只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康德有一个外号叫“哲学界的哥白尼”,其实最初是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里提出的:哥白尼成功地证明了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宇宙在围绕着太阳转动;康德则成功地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主体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时间和空间在围绕着人转动。没错,就凭这一点,康德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划时代意义的大哲学家。
有人认为,康德的哲学体系,调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是一个二元论的体系。然而康德的哲学体系,是对旧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打击。恩格斯评价道:“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