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巍巍埃及金字塔

已有 605 次阅读 2024-6-10 06:15 |个人分类:世界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4/5/18

到埃及,一定要看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古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金字塔就是法老胡夫(公元前26世纪)下令,组织建造的。

 

法老胡夫建王陵

介绍胡夫之前,先说点有关埃及历史的背景知识。

埃及与巴比伦、印度、中国一起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同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但发展最快而最先达到辉煌顶峰的,当数埃及古文明。埃及人以文明史悠久而自豪,把自己的国家叫做“永恒的埃及”。这样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文明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只有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可与之相比,但规模小,且早已灭绝,是中途流产的文明。

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什么会始于埃及呢?这要从尼罗河说起。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干燥缺雨的埃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组织起来,筑堤挖渠,防洪排涝。这种大规模的劳动方式,必然促使氏族部落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并最终出现统一的国家。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渐渐地,在尼罗河流域形成40多个小邦,希腊又称为“诺姆”(nome),中文翻译为“州”。埃及古文字中的“州”字,是一个画着河渠纵横的象形文字。这说明,作为国家雏形的州,不仅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是管理生产特别是管理河渠的机构。各州之间经常征战,大州吞并小州,最后形成上埃及、下埃及两个南北对峙的王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Menes或Mena,又译米那)征服下埃及,统一全国,建立新都“白城”,古希腊人称之为孟菲斯(Memphis,又译孟斐斯,在今开罗西南22公里处),开创了第一王朝,这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1世纪)要早1000多年。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又称早王朝时代(前3100-前2686)。

美尼斯是世界史上第一个著名的人物。埃及博物馆中的纳尔迈石板,是5000年前的浮雕作品,一般认为雕刻的就是美尼斯,石板正面他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左手抓住被俘者的头发,右手高兴权杖,俨然是南方统治者征服北方的样子。而在反面,他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色王冠,正在举行庆典,表明完成了南北统一。

美尼斯为古埃及的开国之君,即第一位法老,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古埃及编年史家曼内托(Manetho,又译马涅托,活动于前300年)把埃及古代史分为31个王朝。这些王朝的国王被称为“法老”,意为“居住在宫殿中的人”,犹如我国古代称皇帝为“陛下”一样。所以这个时代又叫法老时代,持续了近3000年,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才宣告结束。这漫长的法老时代,有治有乱,后期还有外族(如波斯人)入侵,具体可分为早王国、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国时期等几个阶段,其中三个时期最为兴盛,即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从第三王朝开始,到第六王朝结束,约在公元前2686至前2181年之间。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就是这个时期建造的。最宏伟的胡夫金字塔就是法老胡夫的陵墓。

胡夫(Khufu或Chufu)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希腊语中称之为齐奥普斯(Cheops)。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且史料记载模糊,胡夫在位的时间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当今最普遍的说法认为,胡夫在位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590年至公元前2568年。而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统治埃及50年。

文献对于胡夫的记载有很大的矛盾,希罗多德认为他是“可憎的暴君”,但在埃及,它通常被认为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胡夫的父亲创建了第四王朝,到胡夫在位期间,古王国进入了盛世。他曾远征过西奈半岛和努比亚(今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掠取金、铜矿产和奴隶;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最大“功绩”,则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宏伟的王陵。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保住尸体能复活永生。法老们不仅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幻想死后成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为此统治者都重视陵墓建设,用来存放法老的木乃伊。在第一、二王朝时期,出现了扁方形陵墓建筑,称为“马斯塔巴”。到第三王朝左塞法老在位时(约前2686-前2613),大臣兼首席建筑师伊姆霍特普为左塞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石制“马斯塔巴”,也许是因为这还不够庄严雄伟,所以后来在这个大“马斯塔巴”上又加上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样就建成了第一座金字塔,又叫阶梯形金字塔。由于他的技艺超凡,埃及人后来崇他为神,他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建筑师。以后建造的金字塔改成了角锥体。胡夫决心建造一座超过前人的宏伟金字塔。

由于金字塔为方锥形石砌建筑物,其底座四四方方,愈上愈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均呈等腰三角形,像汉字的“金”字,所以中国历来译为“金字塔”。在阿拉伯语里则称为Haram,据说是“方锥形”的意思。而欧洲各国语言都把金字塔译为“庇拉米特”(pyramid),这是从希腊语转译而来的古埃及语,原意为“高耸”。

金字塔分布在开罗以南、尼罗河西100多公里的范围内。目前已发现的金字塔(有些已被沙漠埋没)大约有90多座。最著名的是开罗西郊的吉萨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0多米,据说是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最高的建筑。

胡夫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6世纪,距今已有4500年。即便是现代人,要再造一座这样的金字塔,也绝非易事。而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一无机器、二无炸药,靠得只是血汗和智慧,才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胡夫(奥普斯)关闭了所有的神庙,强迫所有埃及人为他做工,每10万人为一批,每批劳动3个月。先花费10年时间修筑了一条上坡道。金字塔本身建造用了20年。

据专家们分析,建造金字塔所需石料有的是从附近石山上开采的,有的是经尼罗河船运而来的。在陆上搬运大石就改用圆滚木,把大石块放在滚木上一步步推拉前移。为了把石块运到高地之巅,监工的鞭打、烈日的蒸烤、沙砾的狂袭、饥饿的煎熬,不知多少民夫丧失了性命,真是“一塔修成万骨朽”啊!

 

巍巍胡夫金字塔

来到开罗,人们最渴看、最急看、也最想看的,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Pyramid)。特别是胡夫金字塔。

驱车从开罗市中心西行,跨过尼罗河大桥,途经动物园和开罗大学,来到宽阔的金字塔大街。只见街中央种植着一棵棵精心修剪成金字塔状的冬青树,它们好似一块块路标,告诉陌生的参观者前方便是金字塔。汽车爬上吉萨高地,向左一拐,宏伟的金字塔就出现在眼前。下车抬头远看,在碧蓝的天空和金色沙漠的背景下,金字塔是那么光彩夺目,气势磅礴,真不愧是“人类所曾经创造的最伟大的纪念物”。

想体会金字塔的高大,近看胜似远观。进入游览区,迎着胡夫金字塔走去,只见它的身躯越来越大,眼前的金字塔简直就是一座大山。

而据专家们测量推算,金字塔原高146米,由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现高138米,相当于四五十层楼的高度。四方形底座,每边原长230米,现长228米,占地广达5.29公顷,相当于9个足球场。这个庞然大物用230万块石块砌成。每个石块高65厘米到1米多,阔两米,平均重2.5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0多万吨,可以装进60万节火车皮;如果把石料打成碎块,铺成一尺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

金字塔建筑水平也高的惊人,在没有任何胶泥,灰浆的情况下,每块巨石砌得严致合缝,最锋利的匕首也无法插进缝里。金字塔基座四边经过严格的计算,每边都是等长,误差只有几厘米。金字塔的四面倾斜角度也保持完全一致,都是51度52分。四个斜面正好对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于塔的北壁。塔内的坡状甬道有的地段很狭窄,必须弯腰前行,有的地段相当宽敞。甬道可通往地下墓室、王后殡宫和胡夫殡宫。其中胡夫殡宫最大,它位于金字塔中央,是安放胡夫木乃伊的墓室,长10米、宽5米、高约6米,地面和墙壁用深红色花岗岩砌成。南北墙上各建一个通风口,一直往上通往塔外。这也许是人类最早的通风设施吧。墓室内除一具深褐色石棺外,毫无其他陈设,棺内亦空空如也,原来这个墓已经被盗过。

胡夫金字塔外形庄严、雄伟、朴素、稳重,与周围无垠的高地、沙漠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它的内部构造复杂多变、匠心独具,自成风格,凝聚着非凡的智慧。该金字塔历经数千年沧桑,地震摇撼,不倒塌,不变形,显示了古代不可思议的高度科技水平与精湛的建筑艺术。古人把它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如今其他6景都已荡然无存,唯有这座金字塔巍然屹立,难怪俗语说: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把它列为全世界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充分表现了古埃及文化的特征——静止而高贵,严肃而庄重,厚实而有力,庞大而坚固。塔基建筑在广阔的大地上,逐渐往上缩小,在最后结为一点,象征社会的基层虽有广大的人民,但权力都集中在法老一人之手。由塔尖而下,角度倾斜,自天而降,浑如阳光之普照大地,极为壮观。

 

吉萨金字塔群和狮身人面像

吉萨金字塔群共有三座大金字塔,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其次是胡夫之子哈夫拉(Khafre,又译海夫拉)的一座,胡夫之孙门卡拉(Menkaure,又译门卡乌拉)的金字塔最小,但高度也达66米,底边长108米。另外还有几座后妃们的小型金字塔,高度只有10米左右。这些金字塔分布在方圆数里的沙原上,不少游客干脆骑着骆驼代步,或乘马急驰,一一参观。

哈夫拉金字塔现高136米,边长210米,比胡夫塔略小一点,但它遗存的附属建筑较为完整,特别是塔前坡道尽头匍匐的狮身人面像,更是一个扬名天下的旷世杰作。

这只人面雄狮面朝东俯卧,两爪前伸,饱经风霜的面孔仿佛显露着微笑,但却不失其威严。整个雕像设计十分完美,它高达21米,包括前瓜在内全长73.5米。它的脸宽4米有余,耳朵就有近两米长。相传古希腊人来此游览时,见到这座巨像便脱口惊呼: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英语名称Sphinx就是据此而来的。

斯芬克斯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狮神女怪,还长着翅膀。传说这个女怪常常伏在路边拦截行人,并令行人猜这样的谜语: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猜不中的人就被它吃掉。后来,希腊英雄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他答道:“这是人。人在生命的早晨用手脚爬行;在生命的中午,也就是长大后用两条腿站立走路;到了生命的晚年,需要拄着拐杖行走。”一语未终,斯芬克斯即化作石头,变成一尊雕像。

但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比希腊神话的历史起码早千年,哪有前人按后人传说塑像的道理。再说狮身人面像分明是男人的脸庞,也不是女怪。专家们认为,这座塑像刻的其实是哈夫拉的面容,配上狮身象征法老的勇猛和力量。相传当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是采石场,石工们把坚硬的上等石块采出运走后,留下一个岩质比较疏松的小山。哈夫拉前来工地巡视时,看到这座废弃的石山,颇感不快,命令将它移走。但工匠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别出心裁地雕凿成狮身人面像,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就这样诞生了。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周围,辟有不少旅游场所和景点,其中1980年开放的太阳船博物馆(Solar Barque Museum)是很值得参观的一个。这里展出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条木船。船长43.4米,最宽处5.9米,船头高6米,船尾高7.5米,吃水量为4.5吨。它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南侧的一个密封石坑里发现的。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条船乃是胡夫的殡葬船,把胡夫的棺槨运到金字塔安葬后,便被解体埋在金字塔旁,以便使胡夫的灵魂乘之追随太阳神遨游太空,然后返回人世。专家们用了14年时间,才把这条被拆成650个部件(共1224块木头)的太阳船复原安装起来。它的出土,被认为是埃及20世纪中叶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古埃及的造船、航行和经济生活,均具有重大的价值。

古埃及法老们建造金字塔这样巨大的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国家民穷财尽。自胡夫之后,后代的金字塔就越造越小,到公元前1500年,法老们就停止建造金字塔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37507.html

上一篇:传记文学的历史及分类
下一篇:最早发现新西兰的航海家——塔斯曼
收藏 IP: 95.116.185.*| 热度|

4 张晓良 郑永军 王安良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