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不知不觉又临近毕业季节,忙着修改学生的论文、组织预答辩等等,禁不住又想起来五年前两个博士生的答辩,整个过程惊险刺激、跌宕起伏,非常值得回味和纪念,也具有启发意义,再次把当时的博文贴出来,期待今年的毕业答辩会更精彩。
2014-5-31
实话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亚历山大,因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女儿初中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今年有三个硕士生和两位博士研究生(情况比较特殊,本来一年最多一个)毕业,总共是6个我关心的孩子都面临着人生的大考,尤其这两位博士研究生(一个5年的直博,一个是4年的普博),可谓是双生兄弟,都非常地努力、工作也比较完整、成果也比较突出,他们的学位论文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了,开学以后一轮一轮地修改完善,直到送盲审之前,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十次。等待盲审结果的几周里,我们又开始把论文PPT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试讲,因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一辈子的重要演出,所以再认真和精心准备都不为过。盲审意见回来,出乎意料的高评价,其中一个同学的论文5个评审人中的4个都明确指出“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另外一个虽然没写这句话但是评价给了全优。当然还有评审的问题要回答,论文又再次完善,直到周四两个同学才把论文拿去彩色打印装订,带到了周五上午答辩的现场。周四,我们把PPT又重新过了一遍,晚上11点多我们还在邮件联系第二天答辩的一些事宜……
一夜难免,我想起了16年前我博士论文答辩前夜的我,紧张地一夜难眠还做恶梦。周五早上,我和学生不到八点就到了,没想到评委不到八点也到了!按照要求有6个评委,至少两个校外的,我们这次邀请的评委都是我平时比较欣赏和敬佩的学者,是这个领域里年青一代的佼佼者,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8:30开始的答辩,8点前就来不止一个,因为要提前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这里指的评审意见回来以后修改过的论文,绝大多数评委之前看过论文)!看来,认真的人真是不少啊!
答辩准时进行,第一个学生口才十分了得,讲得非常全面完整,水银泻地一般流畅,提问开始,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开始了,因为这个同学做的是无线能量传输,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很实用,评委们提问很踊跃,气氛也比较平和,学生回答得也比较自如,眼看已经提问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个年青的评委一致在看论文没有提问,主席看看他,轮到你了,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问傻了:“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Q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这部分也正是学生缺乏的,回答立马就不是那么自如了:“我们只关注了器件的加工和测试,确实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您说的这方面。”“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其他评委的提问也逐渐地更加深入和刺激了,这样头脑风暴一般的提问和讨论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到不得不结束才停下来,虽然答辩的学生很紧张,但是谁能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很好地学习和提高过程呢?!
第二个同学的答辩终于开始了,就是很多评委评优的这个同学,虽然气氛已经比第一个同学开始时紧张很多,但是他还是讲解得十分清晰和自如,时间也利用的很好。提问环节,评委们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你的论文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阐述的不够全面,把你发表的论文找出来看看…”“你PPT里为什么不像论文你那样详细标注参考文献?”“你能从机理上解释一下这种结构为什么不能产生很好的***效应吗?”“你确定你一定要现在毕业吗?有几个问题你都是刚开了好头,还没有深入下去,比如...”十分地尖锐,我想这个同学可能都要被“打晕”过去了,还好,这个同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做实验也十分地认真和仔细,意志品质比较坚强,坚持听懂了问题,并冷静地进行了回答,当然还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确实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深入下去探究(当然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得出学生的汗都冒出来了,因为不仅是这个年轻的评委,其他的评委也开始提出很多非常有价值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听的同学也都开始紧张起来,这怎么了?跟平时的答辩气氛很不一样啊,是不是要出事?!可是,再仔细看看,评委和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继续提问,继续争论,继续挑战,简直成了一场辩论会!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答辩,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博士,你就要接受挑战和质询,而不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终于,到了关门讨论时间,还是那位年轻评委发言,学生都很好,做得也非常出色,可是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学生们都不愿意做重要和难的问题了,需要Push才行!精辟!确实如此,这是在研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浮躁的环境下,学生和老师都在疲于奔命,碰那些难的重要的问题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就不去碰,满足于“速食”和“虚假繁荣”!真的是需要时不常地有人出来敲打敲打才行!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们!我说:“你说的很对,你以后就是我要聘请的常委了!”尽管在答辩提问环节大家讨论激烈,答辩决议的讨论却进行的异常地顺利,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可了他们的工作和贡献。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该叫同学进来宣布答辩决议了,由于有之前的气氛紧张的答辩,同学们都很紧张,我也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先进来,刚才的激烈答辩大家也都看到,为了避免结果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们答辩委员会临时决定在宣布答辩决议之前,咱们先合影留念,一会儿无论是什么结果大家都要有思想准备。”于是先合影,然后是主席宣布答辩决议,我负责给主席操作电脑,两个同学正好站在我旁边,感觉到他们紧张的呼吸声,等到主席念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旁边站的那个同学眼睛湿润了,同学们也开始鼓掌!其实,开始之前,大家都猜到了结果,但是谁也没有猜到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致谢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是说套话,而是含着眼泪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话,再三地感谢答辩委员会,感谢每一个人,让我们真的感觉到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知道了这个博士学位的含义和应有的价值!
是呀,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博士答辩会,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指导老师和答辩委员们,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非常感谢他给大家上的这一课!其实我和他认识超过十年了,尽管他是一个比我年纪小不少的学者,但是我对他的敬仰和佩服确实日益剧增,不仅是因为他学问做的好,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他是本土培养的博士,非常优秀,毕业论文拿到了全国优博,然后出国去世界一流大牛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却是一点儿都不输给大牛的博士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回国到北大任教,自己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校的名人,但是却没有半点的骄娇二气,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指导学生工作屡屡创新,今年春天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我请他来做了个报告,精彩!连国际一流的大牛和在场的国内著名院士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啊!虽然看上去像是学生,但是工作做得真是出色,英文不输给国际大牛专家,PPT更是超一流的漂亮!很多人都似乎对国内培养的博士水平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很“水”,其实如果你看到像他这样的“小土鳖”你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国内的优秀博士水平一点也不必那些“海龟”弱,包括英文水平!同样是从这个朋友的身上可以借鉴的:提高土博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
【后记】时光荏苒,五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当初参加答辩的这两位博士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优秀“土博士”的素质,成为了所在单位的生力军:一个去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成为青年骨干,前年还获得了上万人大公司里唯一的青年员工大奖;另外一个先出国做博士后然后入选了国家的青年人才计划,现在就职于一所985高校,独立带研究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感谢当年这场跌宕起伏的博士答辩会,希望更多的同学成长为像“小土鳖”一样的精英,在各行各业展现自己的才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