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请教:趋势面(Trend surface)和尺度效应 评论19 、20中,王峻晔博友作了认真的思考。至少我们对地理的地带性有一定的共识。比如说,寒温热带的异质性。这样,我们对地理的一些规律的普适性要求可以局限于地带性。当然,即使这样宽泛的地带普适性,也还有特殊性的一面,比如热带的七里马山顶是有积雪的,寒带的冰岛偏偏有丰富的地热。但是,我们不能以这些特例来否定寒温热带规律的普适性,就认为只能“一地一模型、一湖一模型”那么悲观。比如七里马山顶的雪很容易叠加上“高处不胜寒”的海拔高度维来解决。
当然,困难是很大的。目前(老邪觉得)最缺乏的是对遥感遥感尺度效应的理解和研究,部分客观原因在于全球多分辨率数据积累不足。
王峻晔博友的学问我是素来敬仰的。但是,正因为如此,看到王博主讲:“既然耕地的边界是曲线,那么越细的分辨率,就有越高的精度”这类的话,感到有些悲哀。这句话,在40年前也许是无懈可击的,但从“分形”的角度,这话是很成问题的。网上搞分形的不少,我这句话说错了,欢迎拍砖。
话说回来,王老师既然赞成我们必需搞区划,但王老师给出的区划跨度太大,最低一级可能还是太大。流域尺度?长江黄河这种流域内,地理异质性太大。就是有的“小流域”,都有可能嫌大。张增祥研究员的“细小地物扣除分区框架”把全国分为793个区。感觉这个数目是比较合适作为遥感尺度效应自然区划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普适的规律。
关于城市道路密度的问题,这主要是GIS弟兄们的干活。但有些方法值得我们遥感借鉴的。比如,据我所知,城市可以分类成单中心(如北京),多中心(武汉?),线中心(兰州?)等不多几类,分别建立模型,绝不致于一城市一模型。不是老邪专业,说错了请拍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