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从熵的讨论回到科学的简单性原则

已有 4746 次阅读 2009-7-1 17:48 |个人分类:怪哉虫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简单


当我们讲“科学的简单性原则”的时候,是指解释复杂现象的“规律”,越简单越美,越简单越可能更接近客观真理。我用“日心说”和“地心说”为例子,说明在描述五大行星运动规律的时候,“日心说”就战胜了“地心说”,是科学的简单性原则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要看太阳估计时间,出国开会算时差,那么“地心说”,就战胜了“日心说”。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边落下,更符合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不牵涉宗教信仰,这只是一个坐标系的平移,怎么简化问题,怎么移。
 
当我在讨论地球表层资源环境的系统熵的时候,二傻兄提出异议,从哲学和波耳茲曼熱力學熵定义出发质疑全球熵减 VS 全球熵增的提法。经过20多天的讨论,诸多大侠的参与,看来至少二傻兄和我已经取得共识,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一个经念定律,不需要波耳茲曼熱力學熵的掺和来“拔高”。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在别的合适场合使用波耳茲曼熱力學熵和最大熵的概念。
 
我在波耳茲曼是如何复杂化克劳修斯的中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简单性和定律性:假定一杯常温(20 C)水里放进一块冰。熵增原理告诉我们,冰一定会逐渐融化,这杯水会逐渐回到常温。苗元华网友中评论说:
 
“如果把每个水分子看做一个小的个体,一个能级看做一个可能的状态,那么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从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能级会大大增加,也就是混乱度增加。
 
“同时,原来液态的水分子因为能量的减少,其可能的能级会减少。
 
”但是在固态冰融化,液态水降温的过程中,整体的可能状态分布,还是增加的,也就是整体上,熵是增加的”。
 
我回复:“您不觉得用波耳茲曼定义解释这么简单的事太麻烦了吗?:) ”除了麻烦之外,波耳茲曼还把一个定律搞成一个最大概率事件,把时间的倒流搞成了极小概率事件。因此我们在讨论地球表层资源环境的系统熵的时候,不得不拒绝波耳茲曼的熵定义,明确是克劳修斯原始定义。尽管波耳茲曼的统计热力学在微观尺度上更先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241370.html

上一篇:别总在牛A与牛C之间徘徊
下一篇:请教杨玲和亚辉
收藏 IP: .*| 热度|

4 鲍得海 邹斌 王立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