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cuser

博文

学校的NPC

已有 3021 次阅读 2010-10-15 18:08 |个人分类:校园|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学, 校园, 风光, NPC

NPC是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的缩写,以前听说过北大NPC的故事,如黄火根、自习室水哥。我的理解是“定时定点出现的有特点的小人物,其的出现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在学校两年了,细想一下,也有若干NPC,虽然有些并不完全满足上述定义,还有的甚至不是人类。

1、“警世钟”老人
在图书馆和东楼一带,晚上常有一位周期性敲矿泉水瓶的老人,独坐于路边。敲在水泥或石头上,一阵阵的声音跟得紧,似老匠人打铁,却又没有徒弟,更从容,超脱世外。有人听得心烦,以之为蛙鸣蝉噪,其实也正如东坡看佛印,心里有什么,看着便是什么。敲击声不停歇代表了愚公和精卫精神,弦歌不绝。敲击声有时歇一下,暗示了列宁的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庄生梦蝶,众人皆醉我独醒,碌碌行人只为“名利”二字尔,实堪称“警世钟”音。网友
whui707 说,“他常出没于东楼前草坪及后边健身活动处,自习室常听他不停地敲着瓶子,教室里所有同学貌似不耐烦,有女生甚至想拿水瓶砸向他,虽然很无奈,但教室的人还是很专心,因为他在,或许更加让我们这些考研的人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考完研这么长时间了,一想到他又想起了去年的考研。考研期间,警世常在。那些常在东楼104 101 107自习的考研同志们大概都考上了吧。”

 2、“一块钱”大叔
最早见到他是在荒芜的堕落街口的公交站台,他春天穿蓝色长棉袄,对着每位上下车的人不断重复着“一块钱”这三个字,当然也可能是“有一块钱”或“给我一块钱”。坚定地重复着,每一声都是按下了ctrl+v。人多时,他不会专对着一个人讲,一路走来,就这么把这三个字讲下去,这是广播链路,声音大小恰到好处,但容易被认为是自言自语。有学生打开书包给钱,他便很耐心地等,望你的眼神是没睡醒的样子。他常提着两桶山泉从山上下来,“咏而归”。

3、“执杖”老人
这位是麓山南路“巡按”,不定期前来。右手“执杖”,左手不是“明火”,是捧着碗。实在赶不上躲避他的行人时,还可用棍轻轻一扫。立于人行道中央,前后左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行人在远处时,他则作《天龙八部》里默默的“扫地僧”状。一旦行人靠近,他便会快步赶近。尤其喜欢在女生后面假模假式地追赶几步,追得女生尖叫,这时他笑得脸皮皱起,不辨形貌。

 4、“公转”姐

早上,在中楼和前进楼附近的大树下,有一位大姐面向树,双手作一对砍刀状,围着树缓缓地走动。围城打援,围而不打!有人说是瑜伽,待考。

5、“诗词”叔
这是位难得见到的写诗的人,诗写在红绸子上,绸子绑在绳上,绳子捆在建设村附近的树干上。都是相当工整的诗,每行的字数一样。行人驻足观望,来去匆匆。他应该就在附近,然而并不靠近作品,难道不怕别人要来切磋、讨教和唱和吗?他大概还在一边叹气哩:哎,这个时代懂诗的人太少,多乎哉?不多也。


6、“邮票笔芯”大伯
天气好时,在计专外会站有这么一位将要是老年的戴着老式玳瑁边旧眼镜的大伯。卖什么呢?很小的摊,一块方巾铺在人行道的边上,再铺上一点邮票和笔芯,笔芯是用皮筋捆了又捆,信封用塑料袋装好。只卖这两样,这是知识分子崇高的道德坚守和精神魅力之所在。曾几何时,大家都不用圆珠笔了,改用水笔,而在他这还能发现圆珠笔芯。他头发稀疏,但遮得脑门不露,寒风之中,前额一缕发丝飘起,桀骜不驯。他袖着手,缩着身子,每有人经过,他便伸手一指他的摊,嘴里咕噜一个没人听得清的短句。曾见过他和一个小学生主顾交谈,劝小同学还是买点吧,“这笔芯好写得很那”,说着拿笔芯在一张小纸片上试写着。小学生犹豫着,“王顾左右而言他”,还要留点钱买煎饼果子呢。

7、中楼的鸟
几栋教学楼里,最有感觉的还是这栋木地板老楼。中午下课后,教室空空然,窗户洞开,着阳光。小鸟飞进来,跳跃着,唧唧喳喳地叫。难道抽屉里有剩早上的馒头吗?还是见我独自一人在此,问我为何还不去吃饭?是啊是啊,我要向你们学习,饿了就要去吃,不过此刻食堂的人太多。


8、三个世界的鱼
按投食量,爱晚亭下池子里的鱼属于第一世界,岳麓书院后花园的鱼是第二世界,逸夫楼旁和外语院旁池子里的鱼是第三世界。爱晚亭下的鱼是少有的肥壮,而越肥壮则越发要吃,抢食时跳跃不止,似叠罗汉,几乎要跃出水面,它日一旦成精,池边的人恐怕也要被它咬拖下来。


9、书院的导游
进书院最好的时间是静静的早晨。否则等到拿着话筒的导游带着一帮人进来后,你就要躲避着不进入他们的相机。导游词大多千篇一律,不准确的地方也都一样。一般会在戏台上让你闭眼摸那个“福”字,在大门旁摸汉白玉下马石,在二门旁摸菊花石,在讲堂摸...抱歉,这回不摸了,是让你猜康熙和乾隆题写的两块匾,哪块是原物。


10、“举案齐眉”工友
在一食堂,餐盘放回去时,一般有位工友站在那。交给他(或她)接着,要是他忙不过来,便可放在餐台上。当你交给他后,走出几步,会听到一声敲击,这是把里面的剩饭菜倒入桶里,有些剩得太多的女生可能会多听到两声。有些人吃饭,就是意思意思,走个过场,难免。

11、澡堂的门卫
每个澡堂都需要一个门卫。你记不清门卫的长相,根本不会注意他,也许只知道性别,只在进门刷卡充值时,知道值班室里有个人。你不会和他打交道,除非男友送你的项链在洗澡时丢了,你去询问他。澡堂门口还有一面镜子,男女都照它。


12、“扇舞”大妈
清晨的新土木院楼附近,有一群练舞的大妈,毛毛雨时也可能见到她们。我每次都是远远地走过,听音而不特意去看,所以不知道是怎样舞的,步法如何。有时也练剑。其实她们大可去学生宿舍楼附近起舞,兼作闹钟。


13、“烧饼”帅哥
他见证了堕落街的消亡史,他开了连锁店,他出名后生活依然不变。最早是听室友讲堕落街有个卖烧饼的铺子生意很好,他经常去买。后来帅哥在网路出名后,又传说其摊子曾被隔壁的水果店掀翻,因为排长队的人挡了水果店的生意。麓山南路上还有一家梅菜扣肉饼店,生意很好,经常排长队。以前那肉饼店旁边的茶店刚开张时,很便宜,排队买的人很多,大家排得时间久了,都饿了,于是旁边的肉饼店便红火了(注:这是茶店店员的观点)。后来茶店不再促销,生意回落,但烧饼店生意依然好。那茶店是“把自己练下去,把别人练上来”的典型。


14、“摩托”哥
“你好,请问是***吗?我是**网送书的,我现在已经快到**了”。“好的,我马上过来”。“哥”的意思是送快递的多为年轻小伙子,现在骑的已不是摩托,更不是寂寞,而是电动车。大小包裹,绑在车上,打着手机,左顾右盼,焦躁不安,好像相亲前的大闺女,似乎从没有从电动车上下来过。


15、“传单”妹
午时,路上会有发传单者,主要是餐饮类的。“妹”的意思是指发传单的多为年轻姑娘。一路上的店,经受着岁月的考验,优胜劣汰,“城头变幻大王旗”。走到在建的留学生楼附近时,发传单的便更多了。在天马公寓外达到高潮,且以外语培训和健身之类的广告为主。小培训机构雨后春笋,租间房就可以开干。有一次见一位老人坐在垃圾桶边,拾了一大袋子的传单,守株待兔,大家便都马上顺手给他。我们是二传手。


16、“光盘”弟
这似乎是位其它高校的学弟,卖一种号称存了上千部电子书的光盘。最初见他时,似乎还不太懂得技巧,宣传牌举得老高,看不太清,好像是在火车站接人。



17、“小偷小摸”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而左中右里恐怕都有“小偷小摸”者。在宿舍楼偷衣服鞋子(导致有人一只一只地晒),在自习室和图书馆里偷书和包,甚至偷得饭卡后还会去借书。曾见上演“生死时速”,一女生追一男生,从计专教室追至计专门口。大概是在她去上厕所时,手机和MP4之类被同一教室的男生偷了。她回来发现后则追出来,并大声呼救,直至计专门口的门卫一个拦截,众人将那男生围定,他的背包被女生夺过来,果然发现东西在里面。女生累得气喘吁吁,动情声讨,恐怕比将来结婚时还要激动。我想对她说一声,同学威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161-373647.html

上一篇:文献的归类和命名
下一篇:英文论文词句的积累
收藏 IP: .*| 热度|

3 刘全慧 黄富强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