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他揭开了迷信的心理机制,却无法破除自己被传虐童的谣言迷信

已有 5703 次阅读 2018-7-24 21:4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不可否认,断章取义是现代人容易犯的通病。

往往在尚未了解事实之前,就早已被情绪牵引站好了队。

即便最后真相并非如此,却难以彻底扭转大众的看法。

至今仍有人坚信斯金纳(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将亲生女儿虐待至死便是典型的例子。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以著名的"斯金纳箱"闻名于世

这个天大的误会来自于1945年斯金纳发表在《妇女家庭月刊》的一篇报道。

大概是为了博人眼球,这篇文章被命名为“箱子里的孩子”,并且附上了以下的配图。

不少人一看到文章题目和图片,就立马联想到他是在拿自己的亲闺女做人体实验。

无独有偶,斯金纳还将这项发明命名为子女控制机

有人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冷冰冰的箱子,孩子在里面长大势必会受到身心摧残。

不知什么原因,一则关于斯金纳拿女儿做实验,女儿长大后成精神病并自杀身亡的流言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之后,舆论如千斤重的巨石压在这位颇负盛名的心理学家身上,差点使斯金纳身败名裂。

斯金纳妻子和他的两个女儿

但事实上,那个箱子里的女儿成长过程很顺利,还成为了伦敦街头的艺术家。

为了帮父亲澄清,她不得不一再地在各种场合露面,证明自己活得很好。

而在那篇被人们误解的文章里,斯金纳其实是在向广大父母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出于方便照顾孩子的目的,他和妻子才设置了这么一个婴儿箱。

相应地,他们也从未想过要拿小孩进行实验。

与人们所想象的冷冰冰的箱子不同,斯金纳的这个婴儿箱和普通的婴儿床区别并不大。

只是为了让女儿健康成长,他们还在里面额外设置了温度调节器,吊上许多玩具。

这样一来,当他们无暇照顾时,女儿也可以自己玩耍。

至于斯金纳的女儿,则从小到大都十分敬爱自己的父亲。

可谣言一旦形成之后,似乎就很难将其消灭了。

即便他的女儿一再出面发文澄清,但很多人以她的死亡为由,拼命谴责斯金纳。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声讨斯金纳的文章以及她的”死讯“就会再次出现。

这令她非常愤怒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惑。

毕竟明明还在这世上活得好好,谁乐意整天被人说死了。

斯金纳的女儿

不过,斯金纳本人对人们的这种做法倒习以为常。

他深知人们一旦对谣言信以为真后,便不再在乎真相究竟是什么了。

除了热衷于轻信谣言之外,这种情况最为常见的表现便是迷信。

我们知道纵使科学再进步,总会存在一些愚昧迷信的人。

他们会盲目相信某个所谓大神的话语、又抑或敲个木头就能转运等等。

明明一眼就看出是两件毫无相关的事情,偏偏要硬扯在一起。

那么,为什么人类会如此热衷于迷信和盲从呢?

搞斯金纳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用一系列实验揭开了迷信产生的核心机制。

不过在讲述这个机制前,还得先了解家喻户晓的斯金纳箱以及老鼠实验。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无法改变的。

巴甫洛夫流口水的狗,就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

他用实验证实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其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斯金纳心想,既然本能的行为能控制的话,那有意识的非本能的行为能否被控制呢?

巴甫洛夫和他的狗

要是有这种可能的话,迷信是否与此有关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打造了这个妇孺皆知的”斯金纳箱“。

这个箱内设有一个控制杆,只要这个杆被按压,就会有食物被投递进箱子里。

当一只饥肠辘辘的老鼠无意中碰到控制杆,老鼠便会获得食丸的奖励。

若干次之后,老鼠就学会了有目的性地,按压控制杆来获取食物。

类似地,当给不按杠杆的小鼠电击,它们也会获得按压杠杆的条件反射,以此来逃避电击的痛苦。

通过这个实验,他成功验证了动物的非反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

值得一提是,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美丽的意外:

当实验室的老鼠食丸快不够用了,斯金纳便临时改变了箱子的策略。

它不再是当老鼠按压控制杆就给奖励,而是每一分钟只给一次奖励。

这也意味着,老鼠可能按一次就能获得食丸,也有可能需要按几十次才能获得食丸。

结果斯金纳发现这种随机的奖励:非但没有让老鼠减少按压控制杆次数,反而是增多了。

此外,在后期的既有行为消除过程中,奖励不规则的情况下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了。

由此可见,随机的奖励结果,才能激起最强烈的反应。

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这一概念。

它指的是没有可觉察到的外来刺激的反应,称为操作性行为。

在斯金纳看来,在人和动物的各种行为中,更多的是操作性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哪些行为会持续保持,哪些行为最终会消失,只取决于做出这些行为后得到的是何种强化(奖励 or 惩罚)。

其中,间歇性地奖励还能使动物的行为更加持久。

这也就是现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间歇制奖惩制度的原型。

比如老虎机,则像极了专门为人类设计的“斯金纳箱”。

有了老鼠实验的基础,斯金纳便心想,人相信某些迷信行为是否跟某些被强化的刺激存在联系,即便这两者情况毫不相关?

于是,斯金纳将老鼠换成了鸽子,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这一次,不管鸽子在箱子里面做什么,他都设定每隔15秒落下食丸。

换句话说,鸽子每隔15秒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份奖励。

若干次之后,他发现每只鸽子居然在进食前会重复出现某种怪异又有规律的行为。

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8只鸽子中的6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

“它们有的会拿头去撞箱子,有的会不断地仰起脑袋,有的用头去撞装置,有的不停地轻啄地面,有的逆时针转圈,还有的在摇头。”

要知道,这6只鸽子作出的行为都是在此前从未观测到的。

这也反映了这些新的行为和鸽子得到食物其实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可偏偏它们表现的却更像是认为做出这些行为就会产生食物似的;

简单来说,它们变得迷信了。

那么,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又会发生什么呢?

斯金纳便选了那只摇头的鸽子继续实验,特意将食物掉落的间隔时间从15秒慢慢扩大到1分钟。

结果发现那只鸽子一直不停地摇头,像在跳一种怪异的舞蹈。

这也就意味,这鸽子确实认为毫不相关的摇头与获得食物产生了关系。

这就好比古人们前去拜神下雨。当偶然几次成功之后,他们便会把拜神与下雨这两件毫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

之后,一到想要求雨的时候,便会去祈福。

进一步地,那要如何消除鸽子这种类似迷信的行为呢?

斯金纳想出的方法很简单,无论它摇多少次头,都坚决不再给它食物。

猜猜看,它会不会放弃这种行为?

果不其然,鸽子的热情慢慢退却,类似迷信行为逐渐消退,最后完全消失。

然而可怕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这种反应完全消退前,反复试探了一万多次。

可以想见,迷信行为一旦建立之后,要想彻底消除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而关于斯金纳女儿的谣言,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在人们印象中根深蒂固的。

早在斯金纳声名鹊起的时候,民间也不乏对他的恶意中伤,声称他借着斯金纳箱虐待小动物等。

很自然地,当婴儿箱的图片出来之后,人们也很快就迷信他虐待女儿的谣言了。

事实上,斯金纳在女儿眼里是一个好父亲。

而他的斯金纳箱并非拿来虐待动物,而是通过对它们研究将行为心理学推向了顶峰。

他创造的新行为心理学理论,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人。

要知道,在斯金纳那个年代,心理学研究处在满目疮痍的阶段。

一方面,以弗洛伊德为主的精神分析仍处在重要的统治地位。

他们对待精神病患者要么采取心诚则灵的方式,要么不断地让他们回忆过去,揭开伤疤。

这些主观臆测的方式几乎对他们的病情没有任何帮助。

另一方面,行为主义先驱华生掀起过一场以实验为基础的行为心理学革命。

但由于他拿婴儿做实验的方式太过激进,很快就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

眼看心理学走向科学的道路即将覆灭之时,正是斯金纳的出现挽救了这一局面。

他改革了激进的行为主义,创造了自已的操作主义理论,重新将行为主义拉回正规。

华生和臭名远昭的小艾伯特实验

斯金纳是一个积极的社会实践家,将自己的理论推广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精神病人的行为矫正。

他提出可以不断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奖励,改善他们各种不适的行为。

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

发条橙中出现的厌恶疗法也是基于斯金纳的强化机制

与此同时,斯金纳还将其推广到教学教育领域。

在斯金纳箱的基础上,他设计制造了风靡一时的程序教学机器。

使用这种机器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

而机器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这也是今天计算机教学的雏形。

由于在实践应用中颇有成效,他在学术界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美国心理学会也先后于1971年和1990年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毕生贡献奖。

2002年6月,一项心理学界调查将斯金纳列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迄今为止,他的思想仍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等众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不过,斯金纳也同样遭受到更加广泛的争议。

出于种种原因,有人对斯金纳顶膜礼拜,也有人对斯金纳不屑一顾。。

但那些仅凭虐女儿的谣言就将斯金纳视为恶魔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可现实是,揭开迷信真相的大心理学家,却无法摆脱人们迷信他虐女儿的谣言。

*参考资料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Wikipedia.2018.06.22

B.F. Skinner. Baby in a box. Ladies Home Journal, Oct,1945.

The basis of superstitious behavior: chance contingency, stimulus substitution, or appetitive behavior?

雷托.U.施耐德著, 许阳译. 疯狂实验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理查德·格里格著. 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25748.html

上一篇:不爱吃“苦”?你可能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下一篇:污染河流13次起火却被视为骄傲,烧掉了1280亿他们才终于痛醒
收藏 IP: 183.240.20.*| 热度|

1 郑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