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小时候得过的普通传染病,可能导致男性无法生育?

已有 10437 次阅读 2018-7-9 21: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想必在生活中很多人不免会遇到这情况:

  和别人一样的体重,为什么自己看起来偏就胖了十斤以上?

  别人则会云淡风轻地安慰道,脸大是天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

  更惨的是,明明生下来脸小,却因为后天的各种因素让脸胖起来了。

  

  其中,就有这么一种普通的传染病会让我们的脸突然变胖。

  没错,它便是流行性腮腺炎,称为“流腮”或是“猪头肥”。

  如果你儿时得过这种病,恐怕还难以忘记下面这样的情形:

  无论是吃东西还是喝水,甚至就连简单的吞口水,腮帮子都会肿痛到让你哭得呱呱叫...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腮腺炎算不上什么大病,可以在短期内治好。

  但它仅次于麻疹和水痘的高传染性却也足以令人我们恐惧。

  猝不及防的是,腮腺炎病毒可能会潜伏20年以上才被察觉,并对男同胞们产生极大的危害。

  诸如媒体上报道的“壮小伙难当爸,竟是患过腮腺炎”、“18年前患腮腺炎让30岁小伙难以生育!并发症危害大”等绝非危言耸听。

  

  据统计,我国就有将近三成无精症男性曾因腮腺炎引发附睾炎

  其中,部分还会引起睾丸的生精细胞损害,甚至导致他们成家后不能生育后代。

  不只如此,流行性腮腺炎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暂时性或永久性地耳聋等。

  一种看似普通的呼吸道感染病,背后居然隐藏着如此大的风险,实在令人害怕。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于副粘病毒科,人类是它唯一的宿主。

  与大多数病毒一样,我们的免疫大军一旦疏于防范,它们就会迅速潜伏在人体内。

  较为特殊的是,它能通过直接接触、液滴扩散或受污染物体进行传播。

  具体来说,被感染者不经意呼出的一口气,又或是一个喷嚏,都可能使它们感染另一个人。

  

  通常,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和青年,发病的高峰期是在6-14岁左右。

  它常常在幼儿入托、新生入学、新兵入伍等情况下暴发流行。

  并非所有感染了腮腺炎病毒的孩子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症状很轻,甚至轻到察觉不到是腮腺炎。

  

  一旦爆发之后患儿的腮帮子肿胀起来,像被打肿脸的胖子。

  与此同时,它还会伴随着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男孩来说,它可能会导致蛋疼。但一般及时去医院治疗之后这些症状就很快被治愈了。

  与水痘类似,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基本等同于终身免疫了。而且它的易感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可即便在这两者兼备的情况下,请不要以为成年后就万事大吉了。

  

  成年人同样会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而且病情往往更加严重。

  他们的腮帮子会不断地肿胀,像有股力量在奋力拉扯。

  这不仅会让脸肿得像猪头一样,还会痛得令人满地打滚,彻夜难眠。

  只要一吃东西,腮帮子就有会胀大或疼痛,有时甚至会鼓出来。

  与此同时,成年人还常常会误将它和其他唾液腺疾病混淆在一起,导致延误治疗。

  

  成人患腮腺炎,不只是变大还变形了

  我们人体内的唾液腺,主要分为这几部分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以及各种小唾液腺。

  其中,腮腺位于人耳前的两颊处,是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而在我们舌根底下的两边则叫做颌下腺和舌下腺。

  它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泌唾液,并且通过各自的管道将口水从两侧巴掌肉上和舌头下的小开口排进嘴里。

  

  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唾液腺导管的口水流量会暴增到平时的数十倍。

  因此,一旦这些位置发生病理性变化,便会让我们的腮帮子受尽折磨。

  就算没有腮腺炎病毒或致病细菌在从中捣乱,一些小意外也会让它们失去控制。

  比如当导管里偶然进了异物或者生了结石的时候,某个通道就会变得狭窄。

  但无论通道堵成什么样,它们只管玩命地把口水往外送,从而导致堵塞,引起包括腮腺在内的唾液腺结石病。

  

  而不幸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情况就不一样了。

  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

  紧接着,它会进入血液,殃及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

  病毒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液,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

  病毒血症时未受累的器官,如脑膜炎、肾、心肌、胰腺和生殖系统等。

  

  腮腺炎病毒

  这可能会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暂时性或永久性地耳聋等并发症。

  如今,研究者发现它最大的危害便是对男性造成的伤害。

  有数据显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有25%会合并病毒性睾丸炎。

  其中,又有20%~30%会引起睾丸萎缩,导致少精症。

  一旦影响到双侧睾丸,更可能会导致无精症的出现。

  

  精液分析显示精细胞缺失以及过量的白细胞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流行性腮腺炎引发睾丸炎的概率是极小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小时候得过腮腺炎后的男性生育能力会受到影响,甚至已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无精症患者。

  

  腮腺炎病毒侵犯男性生殖系统的时候,是很大可能会攻击生精细胞的。

  我们很难察觉的原因是它不会影响到男性雄激素的分泌。

  

  精子从它们的起源作为生殖细胞迁移到它们从输精管出口的动画

  睾丸内主要有三种细胞:生精细胞、间质细胞、支持细胞。

  其中,生精细胞比较脆弱,最容易遭受到入侵者的破坏;

  负责分泌雄性激素的间质细胞则耐缺血能力较强,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患者仍能进行正常的性欲和性功能。

  等到20-30年后,当他们有生育需求却迟迟未能生育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是少精症或无精症患者。

  这时,患者前往医院治疗时大多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

  所以医生呼吁患者在腮腺炎病愈后半年到一年内,应再去检查是否出现睾丸炎,以便及早干预。

  

  不过,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通过按时接种疫苗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世界范围内接种最广泛的便是莫里斯·希勒曼研发出三阶MMR(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当然,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相继研发出了各种不同的腮腺炎疫苗。

  但因MMR疫苗的副作用较浅,且能有效降低发病率,一度被认为是最佳的防治手段。

  自1963年该疫苗诞生以来,欧美国家的流行性腮腺炎患病率大大降低,甚至几乎要被消灭了。

  

  莫里斯·希勒曼

  可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又开始卷土重来了,并集中爆发在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身上。从本世纪初算起,美国大学校园内就爆发了数百起疫情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16年约有4000例病例报道,是2015年发病例数的3倍,达到了近十年的最高值。

  2017年年初,新西兰大规模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仅在奥克兰就已经有1000多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

  研究人员不得不担心如今MMR疫苗对近年暴发的腮腺炎患者已无免疫作用。但目前尚无任何证据显示现在疫苗效果比半个世纪之前的差。

  

  而我国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防范工作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状态,通过安排18~24个月时接种第一剂麻腮风MMR三联疫苗,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两次注射疫苗也是可将发病率降到最低的手段。

  但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与欧美国家不同,它主要是在学龄儿童以及散居儿童中呈暴发流行趋势。

  

  究其原因,大多是家长缺乏对疫苗的认识,过度担心疫苗的安全性造成的。

  实际上,疫苗作为一种药物,是存在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

  但其发生概率是非常低的,大多数注射疫苗的孩子是不会发生的。

  不因噎废食便是对自己以及后代最大的保护。

  不然,一个小小的疾病便可能令人断子绝孙。

  *参考资料

  Epidemic parotitis.Wikipedia.2018.03.22

  WHO: Mumps vaccin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pril 2006. Retrieved 18 April 2006.

  Atkinson, William (May 2012). Mumps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12 ed.). 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黎漓,吴成秋,刘富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5):629-631.

  汤健闻,柳智豪.我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概况及其免疫预防[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43(03):51-57.

  陈楠楠.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34-235.

  杨军,张义强,吴红.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59-60.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23136.html

上一篇:毒品婴儿:背负父母的吸毒孽债,一出生就要戒毒
下一篇:整容技术发展史:我们为什么要整容?
收藏 IP: 183.240.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