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得罪整个天文学界又何妨,他为见冥王星一眼,已赌上26年职业生涯 精选

已有 10580 次阅读 2017-12-9 21:5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如果成立一个太阳系偶像团体,那么九大行星中,冥王星必然是人气最高的一位。


虽然2006年,冥王星已被驱逐出了九大行星家族,惨遭“降级”为矮行星。

但它的人气却丝毫未减,反而急速飙升。



现在离冥王星被踢出“家门”已有11年。

但由无数科学家组成的“冥王星护卫队”,仍不放弃为其正名。


这其中,最执着的莫过于天体学家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没有之一。

现在谈起冥王星被“降级”的事,他依然感到无比愤怒。

他将这个决定形容为“愚蠢的”,“这不仅在科学上是错误的,在教育意义上也是错误的”。

这些毫不留情面的谴责,可得罪了不少同事与同行。


艾伦·斯特恩(右)


不过,作为一名忠诚的冥王星捍卫者,他仿佛没顾虑那么多。


有人说斯特恩太过偏激,但如果了解他为冥王星倾注的一生心血——“新视野号”,便能理解他的执着了。


新视野号”是史上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以周期长部门小经费少难度系数极高著称。


“新视野号”渲染图


此外,这次行动可谓一波三折,多次惨被拦腰截断。

还是斯特恩带着团队又是游说、又是募捐、又是签名请愿,反正各种花样都使尽,才得以使计划在艰难中开展。


排除万难,经过26年的探索与坚持,新视野号才成功掠过冥王星,带回珍贵的资料。

这无疑是最艰难却又最热血沸腾的“追星”计划了。

“Pluto”与迪士尼的布鲁托纯属巧合


“Pluto”是罗马神话中的冥神,传说中他可以隐身,使自己难以被发现。


在现实中,冥王星“Pluto”也是这样一个存在。

到1930年,克莱德·汤博才靠超越常人的细心,发现了这颗距日极远、光芒暗淡的行星。


这距离人类上一次确定太阳系的最远行星——海王星(1846年发现),已有近百年历史了。


克莱德·汤博


虽然,冥王星自此取代了海王星,但因位居太阳系边缘,人类对他的好奇仿佛也就此停滞了。

它就像九大行星中的“孤儿”,在寒冷、空旷且漆黑的太阳系边缘孤独地运行着。


就连当年的旅行者2号跟冥王星擦肩而过,都懒得回头看它一眼。


1989年,旅行者2号在拍了一组海卫一的清晰照片后,本可“顺便”拜访一下冥王星。

但由于项目科学家对冥王星完全不感冒,便命令旅行者2号直接朝太阳系奔去了。

旅行者2号拍摄的海卫一Triton


然而在冥冥之中,这颗看上去总被忽视的行星,却有着不一般的好运气。


1989年,冥王星抵达了近日点,它仿佛就在召唤着人类前往探索。

因为只要在冥王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利用木星的重力,就能让航天器少花费几年的航行时间。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则需要等下一个两百年(冥王星绕太阳一圈要花费248个地球年)。


杰拉德·柯伊伯


除此之外,还如有神助般在1992年,天文学家首次在柯伊伯带(Kuiper Belt)发现一颗小行星。


早在1951年,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就推测,在太阳系的边缘还存在着一个由天体组成的区域。


只是这个区域(柯伊伯带)离地球太远,受到的太阳辐射十分有限,所以这些沉浸在黑暗中的小天体实在很难被观测到。

柯伊伯带像一个巨大的甜甜圈


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第一颗小行星被发现后,柯伊伯带的其他小行星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

天文学家预计,这一区域的小行星总量可能超过10万颗


如果说,一颗冥王星无法激起科学家们的探索兴致。

但探测冥王星外,再附带一下附近神秘的柯伊伯带,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天文学家便开始疾呼,迫不及待地想启动冥王星计划了。


小时候的艾伦·斯特恩


当时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艾伦·斯特恩就是位行动派,对探索冥王星最为兴致勃勃。

虽然没有官方组织在背后支撑,但斯特恩还是与一群年轻人自发组成了一个“冥王星地下党”。


当时,这群追星党就常聚在一起探讨冥王星计划。

在星体互掩时绘制的第一张冥王星地图,和靠哈勃望远镜第一次观测到冥王星地表,都有他们的功劳。

“地下冥王星党”拍摄的冥王星


在20世纪90年代末,NASA探索冥王星的计划“冥王星-柯伊伯快车”就被提上了议程,计划在2004年发射。


然而没过多久,NASA就宣布计划取消,原因竟是研制经费超支了。


这消息一出,“地下冥王星党”则变身为“冥王星护卫队”,与众多天文学家表示强烈抗议并开始四处游说。


当时,美国行星学会甚至还发起了一个“拯救冥王星计划”,最终才使NASA被说服。


年轻的艾伦·斯特恩


但为了缩减经费,NASA只能举行一次方案征集竞赛,要求花费不超过5亿美元,且2015年前飞抵冥王星。

这个消息让斯特恩精神为之一振,作为“地下冥王星党”一员,他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马不停蹄地,斯特恩就带领着所在的西南研究院团队,开始了申请与筹备工作。



只是NASA 开出的条件,对斯特恩领导的团队实在苛刻。


设计方案是一再改进简化,甚至连租用最便宜的俄罗斯运载火箭都考虑在内,仍远超出NASA给出的经费范围。

当时,他的对手就是4家著名的科研机构。

其中喷飞推进实验室(JPL)可谓最大的劲敌,曾成功探索过除冥王星外的太阳系七大行星,深受官方信任。



就在斯特恩陷入困境之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就找到了斯特恩。


此团队本也是斯特恩的竞争对手,但却同样陷入困顿,现希望与他联手,结盟打败JPL拿下冥王星计划。


两个团队的合并必然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花火,最终成本被压缩到可以接受的7亿美元。

作为项目的领导人,斯特恩也给他们的探测器取了一个充满寓意的名字——新视野号(New Horizons)


然而,就在斯特恩团队胜利在握时,NASA却也无能为力了。

因为当时布什推出了新的财政预算案,宣布取消冥王星计划,转向扶持木卫二任务。


当时,为了探索神秘的冥王星,无论是JPL还是新视野团队,都暂时不计前嫌地共同游说熟识的议员。

这才使国会最后通知NASA,必须继续冥王星探索计划。

经过一番角逐,NASA终于在2001年11月29日宣布:新视野团队打败劲敌JPL团队。

新视野团队这个花钱最少、仪器最精简的方案成功拔得冥王星计划头筹。


然而,胜出却仅意味着挑战刚刚开始。

因为谁也想不到,仅过了3个月,布什政府就再次出尔反尔地取消了冥王星探索计划。


但这能难倒斯特恩吗?

虽然他“反对把冥王星计划和推销相提并论”,但他确实从小就是位推销高手,极其善于表达。

这一次,斯特恩为了冥王星决定走群众路线,向世人“推销”这次计划。



他们建立了一个请愿网站,用8种国际流行语言,恳求全球人民“为地球发声”,“为冥王星发声”。


在斯特恩的游说下,该网站最终收集了1万多个签名。


连美国国家科学院都特地出手,将探索冥王星及其所在柯伊伯带列为最优先探索任务之一。

艾伦·斯特恩在新视野号前


经过一年多的拉扯,政府才在2003年2月正式敲定新视野号的探索项目。

此时,距离探测器发射升空的最佳时间*,只剩不到3年时间了。


比起旅行者号的12年,新视野号的这点时间根本不够用。

看着斯特恩拼尽了全力拿下的项目,很多人还反而还嘲笑道:“这不可能完成”

*注:“新视野号”的发射时间需控制在2006年1月11到27日。因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美国太阳系的探索计划就普遍采用木星“借力”的方法。在穿越木星轨道时,利用木星清空轨道的巨大力量,让探测器等被其“甩”出去获得新的加速度。在27日以后,“借力效果”将大幅减弱。如1月29日发射,就要比计划晚近一年到达目的地;如晚于2月2日,则完全无法“借力”木星,要足足12年才能抵达冥王星。


话没说完,2004年底钚-238的储量不足,就差点使整个计划流产。


因为要远离太阳,探测器无法依靠太阳能供电,需搭建一个小型核反应堆


还是在斯特恩一轮又一轮的紧急游说下,才从其他项目中非正式挪用到了钚-238。



除此之外,多灾多难的新视野号就算是到了万众瞩目的最后发射,也没少发生状况。


第一次是地面突刮强风,第二次是控制中心断电,使发射两度推迟

直到第三次发射,斯特恩和无数冥王星粉丝才顺利与新视野号挥手告别。


后来斯特恩回忆时都感叹道:“如果新视野号是只猫,那它可能已经死了——因为就算是猫也只有9条命而已”。

收到新视野号发回照片瞬间,注意斯特恩的表情


飞行了整整9年,“新视野号”一步步地靠近冥王星。

2015年7月13日,探测器终于发回了那张让全世界为之沸腾的经典照片。


原来一向被认为寒冷、孤僻的冥王星,其实是一个“手捧爱心”的萌物。



不过,考虑到成本问题,“新视野号”对冥王星匆匆一望后便继续向更深的柯伊伯带前进。


预计在2019年1月,新视野号将飞掠2014 MU69(比冥王星还要暗淡十万倍),创造人类探测器拜访过最远距离天体的新纪录。

2014 MU69


从1990年到2015年,斯特恩将生命中最黄金的25年,都献给了冥王星。

为了冥王星,他几乎付出了职业生涯的全部。


不过新视野号这一路过来的曲折和磨难,在斯特恩眼里都不算什么。

因为最让他恼火和史料未及的,还在后面。


IAU投票现场,只有428人参与,而整个IAU共有一万名会员


新视野号刚飞离地球不久,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就通过投票方式,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


它从此变成了编号为134340的“矮行星”,地位一落千丈。

而且根据IAU的定义,“矮行星”并不能算是行星



当时斯特恩就将这个决定形容为“极度愚蠢的”、“错误的”、“可笑的”和“胡说八道的”。

他反问道:“如果矮行星不能算行星,那么吉娃娃就不算是狗了?”




更讽刺的,还是斯特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使用了“矮行星”这一词。

他完全想不到,这竟成了“敌人”打压冥王星的论据。


从2006年底起,斯特恩就为冥王星的地位四处奔走,可谓操碎了心。

他曾多次组织科学家们上诉和提案,要求IAU修改行星的定义,最近一次还是在今年的2月份。


而且这些年来,他对冥王星一心一意和死磕到底追求,已经得罪了不少同行。


2006年“新视野号”发射前,2015年“新视野号”到达冥王星后


说艾伦·斯特恩是地球上最爱冥王星的人,是丝毫不夸张的。

他这一生对冥王星的痴狂,也使身边的人都称呼他为冥王星先生(Mr.Pluto)


是他的不放弃,才让我们领略到这更广阔而又具有人情味的美丽。



*参考资料

李腾.飞往冥王星:26年的探索与坚持.中国新闻周刊[J].2015.07.29

Eric Hand.Feature:How Alan Stern's tnacity,drive,and command got a NASA spacecraft to Pluto.Science.2015.06.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88952.html

上一篇:世界频现怪异“野人猴娃”,病毒经蚊子传播已残害无辜婴儿
下一篇:震惊世界的“九一八”文物盗窃大案
收藏 IP: 121.32.145.*| 热度|

13 代恒伟 高建国 张士宏 曾荣昌 李曙 张鹏举 杨正瓴 文克玲 李颖业 赵状 鲍海飞 闫钟峰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