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儒林外史》中有过这么一段奇葩的历史:
考了四五十次科举的范进终于中举了,他听到消息之后却喜极而疯。
某天,当他正散着头发,满脸污泥在那站着胡言乱语的时候。
他的丈人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使劲一个巴掌就打下去了。
范进立即昏倒在地,众人上前替他摸胸口,捶背心。
不过半日,他竟渐渐醒过来,两眼发亮竟也不再发疯了。
而这“一巴掌治好了癫症”的说法竟也在人们之间流传开来,甚至还有人效仿。
但这个简单粗暴的治疗方法几乎是无稽之谈,从未被证实过有何科学的依据。
不过若是真的,这又能使那些不幸患上精神性疾病的人免受多少痛苦与折磨呢?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想必没有多少种疾病能比精神病如此让人揪心。
辗转千百年过去,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相当原始的想法之中。
几千年前,古老的欧洲就已经留下了对精神病的记录,那时的欧洲人将患者看作是魔鬼上身。
病者的全身意识错乱,就好像是见鬼了一样,哭笑不休,四处乱窜见人就扑咬上去等。
即便是它们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具有攻击性,但行为举止也极其怪异,经常自言自语,出现幻觉等。这也加剧了正常人对其恐惧。
与此同时,他们在病态心理的作用也会出现血腥的自残行为,以及用各种残酷的自我了断。
当时人们认为,移走头盖骨后留下的孔径有利于“恶魔出逃”。
千百年间,我们这种精神性的疾病依旧一无所知。
但无论在中西方都将它看作是神秘力量在作祟,纷纷想要除之而后快。
过去,人们一般采取诸如移走头盖骨、用火红的铁钳烫肉体、绑在架子上鞭打、用开水或冷水浸泡、旋转疗法等方式对待病人。
用特别烫或特别冷的水淋浴、泡澡医治精神疾病
他们为了这些残忍方式按上一个好听的理由:驱赶病人心中的魔鬼,使他们清醒。
但结果几乎都是病人被这些残酷的手段折磨至死。
当时最为人道的方法莫过于将许多病人被关在阴暗狭小肮脏的地下室中,任由其自生自灭。
使劲旋转可减轻压力造成的“脑充血”
当然,人们渐渐地想要用更加人道的方法对待患者,却往往源于错误的认知弄巧成拙。
比如说在西汉文物《五十二病方》篇中,就曾记载秦汉时期中,就大约有用狗屎等来治疗癫疾的存在。
这是因为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精神上的疾病是污秽的象征,而“以秽去秽”的思想也就使得如此荒诞的做法产生。
兴许出于好意的人们,抱着试试的心态,却反倒也加剧了他们的痛苦。
历史上类似的这样荒诞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毕竟这种连医生们费尽心思都搞不懂病因的疾病,人们也只得发挥各自的想象与猜测。
只能说这些荒诞的做法却又不失为是在病人绝望之地中生出的积极尝试。
电休克疗法
直到19世纪,人们才逐渐科学地正确认识了这些精神疾病。
大多数的精神疾病都是由于脑部的异常导致的。
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人们也能够开始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段时间也走了不少弯路,其中鼎鼎有名的就是电休克疗法和胰岛素昏迷治疗法。
胰岛素的发现
可以说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研究就是胰岛素的发现。
1928年,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了,一位叫塞克尔的澳大利亚医生也精通于此。
某日,他被请去医治一位著名女演员。
而这位演员竟既患糖尿病又吸毒成瘾, 且精神严重混乱。
为了治疗糖尿病, 塞克尔给她服用胰岛素使其血糖降低。
塞克尔
而当胰岛素注射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血糖过低而出现休克现象。
当他给病人加大药量之后,病人果然出现休克。
但神奇的是,当病人重新醒来之后,其精神错乱症状明显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
塞克尔注意到这一现象之后,虽不明个中原因却大胆地尝试在严重精神病患者中使用大剂量的胰岛素。
不出所料,病人们的病情得到了改善,胰岛素休克疗法就此诞生。
这一成功的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尽管医学界怎么也解释不通其中的原理,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它用在了精神病人身上。
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治疗手段,危险到人们总是将它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因为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抽搐,同样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一次次休克之后随时可以被死神夺去性命,再也醒不来了。
更令人心痛的是,非但没人找到这种治疗方法的机制,反倒是有人认为这种方法竟不比普通安慰剂的效果好。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曾经的精神病疗法恐怖奇葩,庆幸现在出现了许多精神病药物免去了病人不少的痛苦。
这也算是人类在与精神病疾病斗争中迈进了一大步。
尽管如此,但事实上现代精神病药物也同样是靠瞎碰,至今多数药物的原理依旧未知,显得相当原始粗暴。
氯丙嗪立体结构图
就拿最广为人知的抗精神性疾病——氯丙嗪来说,用“瞎猫碰上死耗子”来形容它用来治疗精神病的历程也不为过。
追本溯源,它是从吩噻嗪一类的物质衍生出来的。
但早在1883年,这类物质衍生物就已经合成出来。
由于其中含有能杀害虫子的化学物质就直接被人们用作是驱虫剂、杀虫药等。
直到30年代,人们发现这类物质的衍生物之一异丙嗪有一定镇静作用的。
皮奈尔·胡格奈特
于是,一位法国医生皮奈尔·胡格奈特(Pierre Huguenard)就尝试对它作一些处理之后。
在保证病人的安全下,将它用来强化麻醉剂,并取得了成功。
这一尝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这类物质的强烈兴趣。
它里面的物质是否能在没有麻醉的状态也让人镇静下来呢?
顺着这一思路,另一名外科医生亨利·拉伯德发现这种化合物能使人基础代谢下降,组织耗氧量降低,器官活动减少等。
人工冬眠
而它在合适物理环境下,可以引起“人工冬眠”来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真的让人镇静下来了。
在他的建议下,1950年,RHONE-POULENC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拥有类似功能,但具有更好稳定性能的化合物——氯丙嗪。随后,它广泛应用外科手术上,起到了很好地镇静效果。
1952年,精神病医生Delay和Deniker在临床研究中看到了这一现象。
他们深思熟虑,氯丙嗪既然够正常人在没有注射麻醉之时也能如此镇静。
而且当药效消失,整个人还能好好的,几乎不影响身体的健康?
那么对那些狂躁不安的精神病人是否也能他们安静下来呢?
他们为此发现欣喜若狂,便同样大胆将其用在现实的精神病人中。
果不其然,经过反复试验后,竟然成功改善了患者经久不衰的癫狂现象。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尽管医学家对氯丙嗪在体内的作用原理毫不知情,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它拿来给精神病人服用。
就此,从驱虫药演变而来的氯丙嗪也成为了精神病药物疗法的开拓者。
整整5年之后,科学家才发现,人的大脑里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物质,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多巴胺
氯丙嗪的主要作用原理正是多巴胺受体阻塞,从而减轻精神病人出现严重错乱的现象。
这样间接和意外的出现方式却也并不影响它今天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重要地位。
而今,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精神病药品被开发出来了。
无独有偶,大多数精神病药物竟也总是以类似氯丙嗪诞生的方式出现。
大多数原理其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多数精神性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与此同时,它们也减少了患者受症状影响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大大地消除了人们对这一疾病的恐惧。
而这些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积极尝试,不正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放弃这些被老天捉弄的精神病患者吗?
*参考资料
付春凤.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李亚明. 精神病药物的历史命运[J]. 科学文化评论,2006,(02):28-3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