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老师,您怎么能没信心呢,您看一天比一天好,我还期待您好起来给我们讲课呢。”
“周老师,我明天得上课,必须得回去了,不能陪您了。您要乖乖的,不要拔管子,很快就好了。要是想我了,就让小白打电话给我,我就来看您哦。”
……
握着老人家柔软但皮肤松弛的手,望着他眼中的泪水,我也哽噎着说不出话。就这样絮叨了很久,还是不得不离开了,一路上,也没跟师弟说什么,只是向车站走去。
周老师病了,这次病得有点儿严重,我们在国内的学生,无论是在上海、广州、太原,还是南昌、宁波,都去看望了。大家感慨万千,是啊,周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虽然我们都没有继承老人家的衣钵。
在路上,收到师弟转发的周老师女儿发给我们的短信:“帮我转告,我们家人都很感谢,并很感动!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情意!爸当年并未想到会得到这么多。现在在他生病时期,弥留之际,感受到师生情意,相信他下辈子还愿意做老师!”
看着,我流泪了。毕业10多年了,只在2001年回去看望过老人家一次,平时的问候也很少,更枉论其他了,我们给予的真的少到几乎没有。重病期间,我们去看望,虽然他不能表达更多,但是从他努力地说话和做手势,可以体会到老人家的发自内心的高兴。
我们说:“周老师,您好了,要给我们画幅画啊,我们装裱了挂起来啊。”
“不行了,没力气了。”
“您的自传写了多少,要赶紧写完了,我们给您出版,再办个大型的发行仪式哦。” 我们又说。
老人家竖了竖大拇指,眼睛睁大放出了光芒。
我们很开心,以为说到老人家心坎儿里了。
“真好,是什么书啊?”很虚弱地问道。
原来是以为我们给他汇报我们出版书的情况呢,眼睛放出了光亮。后来我们解释给他听,是要给他出版自传。
他摇摇头,说:“出那个有什么意思?没意义!”
我说:“有意义,给年轻人看看前辈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激励我们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周老师,教给学生做人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对不对?”
他说:“对!做人重要。”
我又问:“您的自传,写到哪部分了?高中还是工作?”
他说:“没多少,写不完了。”
我说:“怎么会写不完呢?一定要写完。我们还等着拜读呢。”
然后,我告诉他,师弟出版了一本专著,我也跟别人一起编著了几本书,也出版了。他很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这就是老师,学生的成就是他快乐的源泉。
于是,我又告诉他,5月份在深圳举办的一个学术会,邀请我去做一个报告,这几天还得准备呢。虽然跟周老师应邀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讲学相比,这个报告不值得一提,但是为了让他高兴,我也不管什么了。当他得知另外一个师弟也早已是教授,还担任了副院长,也是很高兴地做鼓掌状(手上带着输液管,不能随意动)。
这就是老师,从没打算从学生这里得到什么回报的老师。
这种感受我从内心里可以体会,作为教师,我们不都是这样的吗?
从内心中为学生的一点进步和成就高兴;
可以容忍学生们犯的各种各样的错;
从来没打算要求学生有什么回报。
我想也许在我生命的尽头,不后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足够了。
(注:照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无商业用途,谢谢作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