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一直有个东西梗在喉头,忙得没时间说。今天总算有点空,写出来,跟大家聊聊。
我们家的宝宝3岁半,去幼儿园1年了,也算学了不少东西,晚上回来后,很喜欢跟大人们玩,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游戏跟大伙儿玩一遍,我们也觉得算是锻炼宝宝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尽量配合。
前几天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宝宝是老鹰,姥姥做母鸡,其他人拉成一列做小鸡。她跑的很快,不一会儿就把姥爷这只小鸡抓到了,安排到一边站着;过一下,又把我这只小鸡抓到了,把我也安排到姥爷旁边,两人拉起手站好。说是开始烧烤,老鹰和母鸡及其他未被抓到的小鸡一起过来点火、扇风。宝宝这只老鹰跟母鸡和小鸡说:“一会儿我们分享烤好的小鸡。”差不多烤好了,大家装模作样地分享烤鸡。
当时我的感觉异样,倒不是被烧烤了,而是觉得这个在传统游戏上的烧烤创新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弱肉强食是不是就是这样传达的呢?还有其他一些乖乖的感觉,也许是我想多了,孩子本身不会想那么多。
此后一两天,宝宝跟我们玩抛接皮球的游戏,两人相对站好,一人将球抛出,另一人接住,再回传给对方。姥姥跟姥爷一组,没几下,姥姥被电视剧吸引,玩游戏不太专心,被宝宝发现了,让姥姥站到一边。稍微等了一下说:“姥姥不乖,不许玩了。”姥姥也乐得被解放,就站在旁边看电视,未几,坐到沙发上看电视了。宝宝立即跑过去说:“不许坐。”不用问都知道为什么不许坐。姥姥说:“姥姥做饭累了,腿疼,得坐着歇会儿。”宝宝还算通情达理,说:“那就要坐好。两脚并并拢,手放这里。”然后把姥姥的脚并拢摆好,两只手分别放在膝盖上,规规矩矩地坐好。然后回过头来再跟我们玩皮球。
这些规矩一定是在幼儿园学的,因为在家从来没有这一套。在幼儿园很多时候应该是规规矩矩地坐着的,当然有游戏、吃饭、睡觉,其他时候包括讲故事、做手工、搞清洁等,大多数是坐着的。也许老师要求严格,程序化管理,比如进门就上厕所小便、洗手,中间的喝水、上厕所也是定时的吧(这是我的猜测),所以孩子们不敢跟老师说上厕所解大便,有时会有宝宝拉在裤子中,其实老师也没有禁止孩子们报告上厕所,但孩子们就是不敢。
这样培养的孩子能不乖吗?肯定都很乖。但是是不是真的乖呢?未必。
孩子们在幼儿园受到了很多约束,就期盼着回家后的自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晚上出去散步也是很开心的事,要是拿上自行车骑几圈就更开心了;遇到同龄的小朋友,可以一起使劲跑,没目标的跑,也可以高兴的咯咯地笑个不停。在家里可以大声地说话,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是不困,大人们都坚持不住,要是不强行安排睡觉,她可以玩到12点甚至更晚。跟她妈妈黏糊糊地,哼哼唧唧,撒娇释放。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宝宝是否合适到幼儿园去,但是大家都是工薪阶层,不可能不上班在家做全职妈妈;即使能,那样也会脱离社会的,孩子以后怎么生存啊。真是矛盾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