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之二——西子湾和打狗英国领事馆
高雄的行程中包括的旅游景点就是西子湾和打狗英国领事馆。
西子湾总让我想到西湖,仿佛具有那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风情。
打狗英国领事馆,总让我觉得好笑,怎么叫这么一名儿啊?是原本这样呢还是后人不喜欢英国人而叫的呢?
到了西子湾后,就沿着弯折的石梯上向山上走,到半山时,就见到了这座红砖建筑,大名鼎鼎的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的来历: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产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语,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这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称。日据初期,日本人认为“打狗”这个地名不雅,便将之改为发音相近的“高雄”(日语发音为“taka-o”)。
再说说这座领事馆的历史: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第三年又增加台湾的打狗港(即今高雄港)。英国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在此处的哨船头小丘上,设立领事馆,处理关税及商务。这栋西洋式建筑是英商天利洋行所建,由英国首任驻打狗领事郇和承租(下图就是这位领事的简介)。是台湾现存西式近代建筑中的第一号洋楼,同时也是清代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困守镇北,是高雄市弥足珍贵的古迹。
现在这里是高雄史迹文物馆,陈列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等,这些说明或展品让人感到分离,算了,不说了,要不真成祥林嫂了。
走出展厅外,仁立于城门,令人感叹时空的转换,颇能激发历史省思之情,但是真正能省思历史的又有几人呢?一楼开设这种不知内容为何的概念馆,不过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红砖的外观、竹节下水管这些清朝末年的建筑特色。
沿着领事馆的周围走走,发现它确实建在峭壁上,从这悬崖边上不太结实的餐桌上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还有些雕塑之类的人文景观。
更值得远眺的是著名的西子湾。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在清朝初年期间,名为“洋路湾”、“洋子湾”,又名为“斜湾”;北靠万寿山,南隔高雄港与旗津半岛相望,是一处以黄澄沙滩、碧蓝海水浴场、迷人的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湾澳;浑然山海衬着繁忙进出高雄港的各国船只,可谓最具港都特色的风景区。西子湾的夕阳是台湾八大胜景之一,可惜我们虽是下午观光,但没看到夕阳,看到了这高高耸立的灯塔。
长长的防波堤是西子湾的标志,可以感受到徜徉堤上,海风吹拂,眺望海洋的那种心旷神怡。
防波堤北侧是西子湾海水浴场及建于1980年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园。
堤外就是高雄港第一港口船只进出的水道,大小船只棋布在海面上,大船入港衬着呜呜船笛的景色在眼前历历上演。
高雄港曾经是世界第三大港,但现在只位于第十三了,然而那各式的船只和塔架仍然显示着生机。岸边是各式各样的建筑和码头,那个高高的绿色外形像个“高”字的建筑就是高雄的地标——高雄85大楼,仅次于台北101的台湾第二高楼。
出的领事馆大门,毗邻的就是十八王公庙,香火鼎盛,具有“雕楼画梁”的闽式建筑风格。
美丽多情的西子湾就这样留在脚步匆匆的身后了,有缘下次见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